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作为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影视字幕翻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及要求。以在我国热播的几部美剧的字幕翻译为例,结合美剧字幕翻译的特点,探讨严复的“信、达、雅”标准对美剧字幕翻译的借鉴意义,认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可以成为美剧字幕翻译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江宋奇 《初中生》2007,(3):34-35
文言文的翻译遵循“信、达、雅”的要求。“信”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准确地反映原文的内容;“达”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我们今天的语言习惯;“雅”指译文要优美生动,有文采。“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而“雅”是最高要求。  相似文献   

3.
严复的“信、达、推”三难说对翻译标准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信、达、雅”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信”是最基本的,指译者要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达”是指译文要顺畅,“雅”是指译文要有文采。“三难说”主次有序,既提出了“达”对“信”的制约,又提出了“雅”对“信”和“达”的影响,三者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4.
一、练前指导 文言文翻译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翻译目标:信、达、雅 “信”“达”“雅”是近代翻译家严复提出的衡量翻译外文好坏的标准,可以借用到文言翻译上。“信”就是忠实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达”就是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雅”就是有文采,文意贯通。  相似文献   

5.
严复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已提出一百余年。翻译界对“雅”的标准争论不断,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认为这一理论已经过时的人也不在少数。本文通过分析严复翻译原则的提出背景,解释“雅”的内涵意义,阐明这一原则的重要性。“雅”的理论并未过时,只是需要译者以发展的眼光对其解读,动态地理解“雅”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理论在我国翻译界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指导作用。“信”“达”“雅”三大翻译标准中“信”为首,即译文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能随意增减意思。但是纵览各式翻译发现,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信”从一种绝对的翻译标准演变成了相对的灵活的标准。勒菲弗尔认为,决定翻译的两大因素分别是意识形态和“诗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新近搜集史料,从目的论视角重寻严复“信、达、雅”之“本意”.“信、达、雅”与“目的论”存在许多契合点.“达”即“达旨”是翻译之目的,是严复三字标准的核心概念,类似于目的法则,是最高准则.“信”,并非全信于原著,而是取信于读者,与忠实法则类似.“雅”即可读性,类似于连贯法则,是服务于“达”的;“信”从属于“雅”.而“信”和“雅”均为译者为达到目的而使用的某种特殊翻译手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翻译界的老前辈严复说:“译事之难:信、达、雅。”他首次提出了翻译的标准问题。笔者认为,在各种文体的的翻译中,“信、达、雅”的标准最适用于文学翻译。作为清末改良主义的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除译过几部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名著外,他没有翻译过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但是他所提出的翻译理论对当时以至现代文学作品翻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要求译文做到忠实于原作,文字准确,语言流畅,行文通顺;体现原著风格,文字优美清新,对于严复的这一翻译理论,近代翻译界曾经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信、达、雅”这三个标准有什么不妥之处,而在于在三者之中,谁居于首位,也就是谁服从于谁的问题。三十年代有人曾就此提出在翻译中“宁错务顺”,就是宁可译文和原著有出入或者不准确,也要使文章通顺畅达。鲁迅先生则钟锋相对地提出“宁信而不顺”,译文不必强求通顺,只求把原著意思表达清楚。 时过境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剧增和翻译事业的兴旺发达,一批批外国名著被译成中文,一批批中国名著被介绍到国外。在新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对翻译的标准重新作出全面的分析和思考。下面笔者想就文学翻译中如何运用“信、达、雅”标准谈几点肤浅之见。 一、“信、达、雅”  相似文献   

9.
“信、达、雅”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翻译思想。我国翻译实践家们历来以此为翻译标准。本文通过对Three Passions I Have Lived For的两种译文《人生三愿》和《我为什么而活着》的分析与评鉴,探究了不同译者在“信、达、雅”理论观照下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及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用现代的话来说,“信”就是忠于原文,“达”就是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雅”就是译文的文笔要优美。严复当时用古文翻译,“雅”被认为是古雅。“五四”运动以来,由于白话文的发展和普及,译界对“雅”有不同看法,发生争论,因而有人提出“信”和“顺”的标准。“信”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顺”是指译文的语言要通顺。把“信、达、雅”与“信和顺”作一比较,除相同部分以外,不同处在于前者强调“雅”,强调文笔优美,后者对文笔优美不加强调。笔者认为从译作的社会效果看,还是应该强调译文文笔应当优美。因而翻译的标准还是“信、达、雅”好。“雅”不但不能从翻译的标准中去掉,而且应该更加强调才是。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翻译界多数学认为直译和意译是两种可行的翻译方法,但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严复“信、达、雅”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并从译和原的关系、译和读的关系、译艺术性三方面对直译和意译进行比较,不难得出结论:直译迷反严复的“信、达、雅”翻译原则,意译则符合“信、达、雅”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严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也是中国近代翻译的先驱。他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影响了中国近百年的翻译理论及翻译思想。本文介绍了严复的背景情况 ,并对严复的翻译标准“信、达、雅”的内涵 ,地位 ,重要性以及具体的运用方法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翻译标准是进行翻译活动的准绳,并以此衡量译文的水平,以前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毕竟有它的局限性。时代在发展、前进,必然会出现新的理论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信息等值论”应运而生,但它要靠实践来检验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之多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达、雅”是由严复首先提出并应用于实践的翻译理论,虽褒贬不一,却雄霸中国翻译界达100年之久。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翻译标准作细致的整理,以求抓住这一概念发展的历史脉络,并结合现代翻译理论对其进行多元的分析,力图在现代语境下对该理论做更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自严复提出“信、达、雅”三字翻译标准以来,有关标准问题的讨论就没停止过。本文力求以翻译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入大量例子,以论证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不忠实现象,以起“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16.
从广义上将对外传播的翻译问题划为两类:误译和过于直译,诠释对外传播翻译中“信、达、雅”三字标准的含义。并辅以实例指出,如果译员能将“信、达、雅”正确贯彻到对外传播的翻译实践中去,就能得到既有效度又有信度的对外传播译稿。  相似文献   

17.
杨露  欧秋耘 《培训与研究》2009,26(5):133-134,F0003
从被严复提出之后,“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虽不断被质疑,但它对各种英语文体的翻译都具有指导意义。商务英语是以国际经贸为背景的应用性英语,是贸易过程中人们从事交流和经贸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其文体较为正式,语言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本文以商务英语翻译为例,提出了翻译商务英语的原则是忠实和准确。  相似文献   

18.
“信”和“达”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被严复提出之后,“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虽不断被质疑,但它对各种英语文体的翻译都具有指导意义。商务英语是以国际经贸为背景的应用性英语,是贸易过程中人们从事交流和经贸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其文体较为正式,语言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本文以商务英语翻译为例,提出了翻译商务英语的原则是忠实和准确。  相似文献   

19.
黄银亚 《考试周刊》2009,(19):19-19
严复的“信、达、雅”一直被奉为中国翻译界的标准,尤其是“雅”的标准,百年来褒贬不一,翻译界各执一词。本文对“信、达、雅”进行重新解读,结合雅学以及对“雅”字翻译标准的评论,对严复求雅的翻译旨趣进行正面肯定。  相似文献   

20.
论翻译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译、意译是任何翻译理论都无法回避的一对基本概念。关于直译、意译在翻译中的地位问题,一直都是中外翻译理论争论的焦点。通过深入探讨中外重要的翻译理论,包括我国的佛经翻译理论,严复的“信、达、雅”,以及奈迭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后认为:正确的翻译方法不应当只是直译,也不应该只是意译,而应当是直译和意译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