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个故事曾经被大学新闻系的老师重复地讲过无数次:美国《纽约时报》的著名记者泰勒,初做记者时还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小青年.有一天编辑派他去采访一位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他到了剧场,发现布告牌上写着那位女演员因故停演的通知.“戏停演了,对演出的采访报道自然也就无从进行了.”他这样想着,于是就打道回府睡觉去了.半夜里,编辑部得知纽约的许多报纸都将在头版登出那位女演员自杀身亡的消息,而仍不见泰勒的报道发回,便打电话催问.而从睡梦中惊醒的泰勒却天真地问道:“戏停演了,还写什么?”编辑听了之后气恼地说:“像这样一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突然被取消,本身就是新闻;取消演出这件事的背后还可能隐藏着更大的新闻……”  相似文献   

2.
兰岚 《新闻窗》2007,(4):117-118
西方新闻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纽约时报著名记者迪姆士·泰勒初涉新闻行当时,去采访一个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到剧场后发现演出已经取消,他就回去睡觉了。半夜,他突然被电话铃声惊醒了,编辑告诉他:其它各报都在头条位置登出了这个女演员自杀的消息。编辑气呼呼地说:“像这样的女演员首场演出被取消,本身就是新闻,背后还可能有重大新闻。[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西方新闻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纽约时报著名记者迪姆土·泰勒初涉新闻行当时,去采访一个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到剧场后发现演出已经取消,他就回来睡觉了。半夜,他突然被电话铃声惊醒了,编辑告诉他:其它各报都在头条位置登出了这个女演员自杀的消息。编辑气呼呼地说:“像这样的女演员首场演出被取消,本身就是新闻,背后还可能有重大新闻。记住:以后你的‘鼻子’不要再感冒堵塞了。” 这个事例说明,新闻敏感对于记者来说是多么重要。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  相似文献   

4.
据说《纽约时报》记者泰勒,接受编辑部采访一位名演员演出的任务。到剧场发现挂牌取消演出,便回家睡觉了。谁知,深更半夜,编辑气冲冲地把他叫醒,告诉他说:“其他报纸的头条新闻是这位女演员自杀,你却空手而回。须知,取消演出的本身就是新闻,它的背后可能还有新闻。”这位编辑告诫他说:“记住,以后你的鼻子不要再感冒堵塞了。”(黎信《谈西方记者的基本功》)无独有偶。最近听说蒲城尧山中学出了个全市理科高考状元,名叫史鹏,已被清华大学录取,我同县电台几个记者前去采访,原本带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框框…  相似文献   

5.
热情与灵感     
一位青年记者去农村采访回来,写了一篇感情真挚、很有文采的目击短新闻。要说这篇稿子的内容,的确很简单,也很平凡。写的是一位农民帮助患病邻居抢时播种的事。这样一件看似平凡的事,记者却写得娓娓动听,十分感人。当问及他的采访体会,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只要对生活充满热情,不冷漠,新闻本身就会给你以灵感。”新闻就是要写得使读者感兴趣。而要让读者感兴趣,记者首先对自己要写的事件和事实感兴趣。社会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和创造着这样那样的“事实”。无穷无尽纷纷繁繁的“事实”中,有些一看就感到重大和新鲜,这样的新闻应该说是容易  相似文献   

6.
热情与灵感     
一位青年记者去农村采访回来,写了一篇感情真挚、很有文采的目击短新闻。要说这篇稿子的内容,的确很简单,也很平凡。写的是一位农民帮助患病邻居抢时播种的事。这样一件看似平凡的事,记者却写得娓娓动听,十分感人。当问及他的采访体会,他说了这样一句语:“只要对生活充满热情,不冷漠,新闻本身就会给你以灵感。”新闻就是要写得使读者感兴趣。而要让读者感兴趣,记者首先对自己要写的事件和事实感兴趣。  相似文献   

7.
采 访是获得新闻的基本手段 ,不论写作技巧多么高超的记者 ,如果他不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采访者 ,他也不会写出好的新闻。最有价值最有独创性的新闻作品往往都是来自成功的采访。总结十几年的新闻采访经验 ,对新闻采访技巧作一简单论述。技巧之一 :采访动机要正确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把握好采访动机。为某一个人去“吹捧”的采访不宜搞 ;带着“敌意”的采访不宜搞 ;拿了人家钱的采访不宜搞。因为你带着这三种动机去采访 ,就不可能采访到真实、有价值的新闻。为吹捧某一个人去采访 ,那你就可能只看成绩不看缺点 ;带…  相似文献   

8.
有个笑话,说是有个初出茅庐的记者,第一次出门采访,到处缠住人家问“有没有新闻”,结果,无论问谁,人家都一律回答说:“没有”。新闻这东西,奇妙就奇妙在这里,一般的人的确难以发现它的存在,非得待到别人的报道发表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也是新闻啊!”新华社老记者杨瑛曾经谈到过去我们的政法记者到公安、司法部门去采访,热  相似文献   

9.
初为记者,往往都有这样的感受:无论采访或写作,多少都带有一些盲目性。或者面对一大堆新闻事实材料,只觉其新鲜,却不知写什么,怎么写;或者认为事实材料都一般,没什么可写;或者等人家“送”题目等等。所有这些,其实就是一个缺乏新闻敏感的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和增强自己的新闻敏感呢?  相似文献   

10.
要把稿件写得充实,关键得有丰富的材料,而丰富的材料来自哪里呢?这就要记者、通讯员到发生新闻的单位、地方去了解,有计划地去进行材料的搜集,这就是采访。“先搜集材料,越多越好。”(老舍语)日本一位著名的记者这样说过:“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累两千行素材。如果用一百行素材写一百行报道,就会失之肤浅。想写出深刻的报道,必须用两千行素材垫底。”(辰浓和男:《用脚去寻找》)采访技巧,是新闻采访经验的结晶,是记者智慧地获取新闻材料的一门学问。新闻界的行话说:“七分跑(采),三分写。”采访是新闻报道的第一道工…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新闻学著作曾经引用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位新来报馆的年轻记者,总编辑叫他去采访一个婚礼。他事先煞费苦心地对此次采访作了种种可能的设想和较充分的准备。但是,当邪天他走到新郎家门口打算进去采访时,看门人却告诉他——婚礼不举行了,因为新郎跑了。于是这位年轻记者垂头丧气地回到报馆,向总编辑报告自己采访失败的原因。总编辑听罢,拍案叫道:“新郎跑了这件事本身不是比原来要举行的婚礼更大的新闻吗?你为什么不马上采访?”这一说,那名年轻的记者才恍然大悟。缺乏新闻敏感,使这位青年记者贻误了一次采访良机。新闻敏感,西方又称“新闻鼻”,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  相似文献   

12.
一位记者写了篇报道,不料竟引起一位记者的不满,说是那个记者“吃过了界”,不该采访他分管的行业。"吃界",在新闻单位内部是一个敏感而又头疼的问题。因为,新闻单位特别是省(市)以上较大的新闻单位,似乎都有一个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很多记者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得到一些线索往往都是别人采访过的,或者是被别人写得不能再写的东西。面对着一些老话题、老毛病、老问题、老现象,一些记者很难再推陈出新。笔者认为,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记者应学会“翻新”,面对“旧闻”要不断努力地尝试着新的发现,寻找新的不同的切入点,使“旧闻”变“新闻”。  相似文献   

14.
有心与无奈     
郑若麟和王海曦应被视为有心的记者,一位是上海《文汇报》驻巴黎记者,一位是中新社记者。二位在国务院副总理、上海市长朱镕基四月率团访法时采访了这个团,写了一些报道。但最能显出他们是“有心人”的稿子,当推4月21日《文汇报》上发表的那篇“巴黎专电”,题目叫《巴黎采访朱镕基记者瞠目遇三难》。——能在采访时归纳出“三难”来,显然是动了脑筋的,郑、王二位堪称“有心”的记者无疑。有心,应当说是记者的一个基本功,就新闻五个W来说,或新闻的“快新短活”等要求来看,都需要上心的记者才能胜任愉快,否则,凡事稀里马虎,糊里糊涂,是决计写不出好的新闻作品来的,到手的新闻可能会失之交臂,眼皮底下的“活鱼”可能会倏尔溜走,以致叫苦不迭,追悔莫及。这就用得着笔啊本子啊之外的功夫,——用心的功夫了。但光是用心,是不是就会造就一位好记者呢?难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而事实需要通过采访去发现、了解和鉴别。现在有一种现象,一些通讯员(包括一些老一些的新闻干部)重写作,轻采访,他们有一些不重视采访的“理论”,在此需要澄清一下。第一,“新闻要快,要讲时效性。采访是个慢功夫。耽误时间,影响时效性。”固然,有不少新闻是要抢,要快的,但是,这里有一个大前提是不能忽略的,这就是首先要保证真实。你写的新闻很快,当天发生,立时就发稿,次日就见报了,但是,如果这样的新闻是假的,掺了“水分”,人家不相信你,甚至由此对别的新闻产生怀疑,这样快出来的新闻还有什么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有家省报在全体记者会上,提出个“记者的采访作风究竟怎么样?”的问题;对下农村的记者还问到:近年在社员家吃过饭没有?是在基层写稿还是在招待所写?写了稿子和当地领导、群众见面没有?过去记者进村习惯给老乡挑水,扫院子,现在有谁还在这样做? 这些“问”,记者们都是怎样“答”的且不说,单就如此寻根究底地检查采访作风,就很值得赞扬。我们的新闻采访作风,有着优良的传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到工作第一线去,到事件发生的现场去,切实掌握第一手材料,尽可能多地搜集各种情况,然后,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稿。我们的记者历来都是这样做  相似文献   

17.
王世枚 《军事记者》2003,(11):64-64
大框框与小框框有一个故事:一歌星要在某市举办演唱会,该市某报派出一名记者去采访,不料记者空手而归,领导问其原因,他抱怨道:“那名歌星被人谋杀,演唱会被迫取消。”领导一听勃然大怒:“歌星被人谋杀不是更好的新闻吗?”这个故事让人忍俊不禁,但却给新闻工作者以启示和教育。在此,笔者想引用“大框框”和“小框框”的概念进一步说明。“小框框”就是记者事先获得的采访线索,“大框框”就是新闻记者发现和挖掘一切新闻事件的观念。显而易见,这名记者采访时只带着小框框,而没有带大框框,因而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报道新闻的机会。小框框之外有新…  相似文献   

18.
记者、通讯员采写新闻,与被采访者面对面交谈,并随手记在采访本上,似乎是正儿八经的采访了。有人觉得只有经过这样的“正式采访”,才能写出新闻来。其实,好多不错的新闻往往是从“非正式采访”中发现的,有些还是“正式采访”中发现不了的。从不带采访本的闲谈中发现新闻。“记者除了睡觉,都在工作”。平时不露身份,利用坐车、散步、等人的时间与人闲聊,可以发现很多有价值的新闻。有一次,我路过一个乡,为了今后采访方便,请乡长把各村书记、村长的名单写给我。他写了好一会,只写出三分之二,又去找秘书帮助补充。我就问:“怎么,这些人你不知道?”他说村级班子刚调整,换了一半人。但我认为正因  相似文献   

19.
翻开每日的报纸,我们很容易发现诸如“记者昨日获悉”、“记者昨日从某某处了解到”、“记者昨日看到”等等,看似时效性很强、实则并无新意的新闻.因为这些“昨日”大多都是记者硬贴上去的.新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新鲜,而写新闻要有新闻由头则是最起码的原则,因为没有新闻由头的“本报讯”与其说它是新闻,倒不如说它是理论文章或工作报告更确切一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记者常常会错过采访新闻的最佳时机,以就是发稿的新闻由头已成了明日黄花,而这些新闻现在看起来仍有一定的价值.怎么办?这就需要记者再回到事件中去,了解它的新变化、新发展、新动态,找到新的新闻由头.这时才能开始撰写“本报讯”.但有的记者却不愿意这样做.为了省事,也为了提高所谓的新闻时效性,他们往往把自己的采访时间(昨日),当作新闻发生的时间.殊不知新闻发生的时间与他们何时去采访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在记者的主观采访行为发生之前,新闻  相似文献   

20.
偶与一位故事片导演碰在了一起,其时有会说话儿的朋友发挥道:一个弄故事片的,一个弄纪录片的,两个大腕儿聚一块儿了。我便急忙陈述:不敢比,人家是“艺术家”,我们是“宣传干部”。 虽然拍纪录片也苦心穷智地去模仿、找寻“艺术手法”,但自己的根本不能忘记。记住这一点心里特踏实。 打十六岁起,我就当上了这“宣传干部”——县广播站记者。春耕,去写良种与密植,播完种又去写抗灾保收;秋天,再去写交公粮。县委书记开大会作报告,便去录了音放给全县人听。由于家乡在神农架,翻山越岭成了出门采访的基本功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