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标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时时尊重学生的见解心得,呵护学生的创新体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入手,活化课堂的生成因素,把阅读教学中的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作为学生展示自我,弘扬个性的空间,允许他们用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时机展现——或鉴,或赏,或议,形式不拘一格。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师生的互动对话,鼓励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2.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标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时时尊重学生的见解心得,呵护学生的创新体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入手,活化课堂的生成因素,把阅读教学中的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作为学生展示自我,弘扬个性的空间,允许他们用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时机展现——或鉴,或赏,或议,形式不拘一格。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师生的互动对话,鼓励自由表达。(片断一)你将成为人民心目中一座不朽的丰碑。语文教育正是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诱导学生跟着感觉走,对文章进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灵…  相似文献   

3.
<正>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发学生的表现欲,注重情感、美的体验,促使其表现自我,享受成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鼓励学生通过思考,拓宽视野,丰富情感,发展个性。阅读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及个性的全面发展。我们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4.
感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支撑点.感悟,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文本的内在情感;感悟,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张扬个性;感悟,更可以引领学生多元发展,使得学生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身的心灵感悟,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的意向.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要不断更新,要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地位,满足学生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普遍聪慧多才、爱好广泛,比较注重自我,但同时也存在学习焦虑、抗挫能力弱、对网络依赖等问题,他们自信又比较脆弱,敏感而多少有些自私”.这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其个性的变化,多从学生的角度和需求出发,进行换位思考,移情体验,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要求学生注重情感体验,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弹性过程,是学生情感体验与认知发展的的有机融合.二者相辅相成。情感教育始终在教学过程中调节着学生学习的积极心态.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想优化物理教学结构,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和综合素质,必须注重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习是一个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与个体感悟的动态、发展的过程.感悟教学应是理想语文课堂的应然选择.感悟教学是指在教学场域内,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感知体验,积极激发学生的情感联想,促使学生通过感悟和体验来获取语文知识与间接经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进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的一种整体性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在语文实践教学中,可以采取引导学生感悟学习的措施:涵泳品味,以读促悟;创设情境,激发感悟;联想想象,深化感悟;鉴赏点评,升华感悟.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语文就是生活,语文教学应该充满智慧和活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丰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真正做到把每个学生都视为一个独特的自我,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实施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文章从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强化个性发展意识;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提供发展个性的时空,确保每个学生受益;让学生处处体验成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等方面,阐述了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老师应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读出各自独特的体验。多样的形式,释放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同的语调,不同的感觉,喷涌而出,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从而让学生在自由诵读中张扬多姿多彩的个性,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情感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理念,是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同时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情感教育注重对学生独立健全的个性的培养以及自我情感调控能力的发展,通过语言、动作、暗示等手段来引导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爱戴、敬仰、喜悦等丰富的情感体验,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3.
浅谈音乐欣赏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欣赏是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意识又是当代社会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中之重.这种理念摆脱了传统教学束缚个性发展的窠臼,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提出了挑战.这必然要求教师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创新意识,并注重发展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审美力、想象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从而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都有哪些途径呢?为了借鉴已有成功经验,我搜集了多个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出  相似文献   

15.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的要求.作为一种阅读结果的"情感体验"是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心体验"来实现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从而实现学生阅读体验的个性化形成.  相似文献   

16.
赵丹萍 《考试周刊》2008,(21):23-24
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代表着自我的一种个性化.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情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教师也应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塑造并保持自我丰满的教学个性,以求得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在语文教学的核心板块"阅读与写作",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达,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基础知识、体验文字情感,在写作中实现准确、流畅的自我表达。一、立足阅读,夯实学生的基础阅读是学生  相似文献   

18.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开放性的课堂,以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为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自我成长。心理课的问题设计有别于一般学科。其问题的导向不要求统一答案,不纠缠正确与错误,注重的是学生真实的情感、实际的需求和发自内心的话语。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创设体验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体验,自我探索,自我发展.在体验中理解、掌握、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下面谈谈本人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注重"三体验"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徐伟涛 《考试周刊》2012,(82):52-53
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作者从语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感悟体验的重要意义谈起,说明注重感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从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根据不同语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在阅读理解中领悟读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三个方面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体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