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望足迹     
没有人能踏雪无痕,走过了就要留下足迹。蹒跚学步时留下的是凌乱和莽撞,踌躇满志时留下的是矫健和自信,彷徨失意时留下的是痛苦和无奈,你的足迹就是你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父亲今年整整六十岁了,六十载岁月的沧桑在他的额头、双鬓、手指以及那放慢了许多的脚步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然而,比起同龄的前辈,父亲的身体的确算得上硬朗。感谢上苍的恩赐,更重要的是因为父亲生来具有的那份乐观向上、能屈能伸、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刚烈秉性。能拥有这一秉性,也许与他坎坷艰难的人生旅程有关系吧。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一位独步画坛的艺术大家,他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传奇生平。他创作了几千幅难以磨灭的美术作品,他的作品单幅的价格如今已达数百万元。他就是出生在宁波市鄞州区塘溪沙村的沙耆。今年五月,西子湖畔繁花锦簇,纪念百岁沙翁的"志愿无倦—沙耆早年油画艺术展"在杭州西湖美术馆举行。沙耆坎坷而又波澜迭起的人生,因为艺术而光彩照人。沙耆,原名引年,又名贤菖,与我国书法泰斗沙孟海同族。生前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他早年在上海昌明艺专、上  相似文献   

4.
王德惠 《职业圈》2011,(22):68-69
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要怎样去?你有真正的考虑过这个问题吗?这个问题可能困扰了你我一辈子,直到离开的瞬间才知道,这就是人生!  相似文献   

5.
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要怎样去?你有真正的考虑过这个问题吗?这个问题可能困扰了你我一辈子,直到离开的瞬间才知道,这就是人生!  相似文献   

6.
挫折是财富     
树要长大,就要接受风雨的洗礼,人要成熟,就要接受挫折的考验。 挫折指的是人生路上的坎坷,有的可能来自于疾病,有的可能来自于人际关系……年轻人遇到它,可能会显得手足无措,因为是第一次。而年长的人面对它就会显得从容一些,因为经历过挫折,知道面对挫折时惟一的出路只能是沉着应对。  相似文献   

7.
双雪涛是近年来在东北沈阳崛起的"80后"小说家,双雪涛的作品与同代作家的青春文学相比内涵更加丰富。他的工人子弟的身份自觉,使他在同代作家中别具一格。在双雪涛的小说里,他自觉地站在工人子弟的角度去看待在时代变革之中遭遇挫折的下岗工人,展示出了社会转型时期产业工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在伊斯兰堡国际伊斯兰大学就读的新疆青年张强说,他的一位当地的同学晚上骑摩托车没带证件被警察拦住了,但当警察发现车上载有一名中国学生时,不仅没有处罚,而且还和这位中国留学生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很多时候巴基斯坦让人感觉到‘中国’两个字就是证件,就是通行证,”张强说,“你再往城郊、乡下走走,人们总会围着你,和你握手、照相——这是老巴表达友好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寇丹 《文化交流》2004,(4):29-31
王世襄先生在年届90时(2003年),荣获该年度全国杰出文化人物奖。这一年,他赠我的一幅书法中有“我身仍半属湖州”一句(见图),这就使我与他攀上老乡关系了:他,确是长住北京的半个湖州人,而我,却是长住湖州的半个北京人。他在中国高层圈和海外汉学专家中,为世人瞩目,他的人品道德,在我心目中真愿意称他是“平民国宝”。元代戴表元有首写浙江湖州的诗:“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而王老步戴诗韵的首句,就是“儿时依母南浔住”,你道他儿时怎么会在湖州南浔镇度过?原来他的外祖父金焘是南浔人,清同治十…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前不久,看到原广州市一位市长面对“鲁豫有约”的镜头说:几十年来,有的人与自己在工作中合作得很愉快,有的人在愉快的合作中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他表示,他最珍惜的是后一种--在长期的工作中收获的那种真挚的感情。来自各个领域的外宣干部在一起交流时,大家也都有一种深切的体会——无论工作遇到多少挫折都无法松懈,这是一种真正的欲罢不能。作家魏巍在描述志愿军战士的散文中写道:“他们谁也不能后退半步,因为他们知道身后就是自己的祖国。”很多外宣工作者之所以在各种困难中坚持,也许正是从这一点上认知自己工作的特殊意义的。当我们看…  相似文献   

11.
他曾经是个天之骄子,曾经是个千万富翁,然而,莫测的世事让他一夜之间成为一个一无所有的破产者。在从人生的高峰跌入谷底后,为了生存,他做起了最难做的保险行业。然而,仅仅两年半后,他又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以一年175万元的保险业绩成为中国寿险第一人,并很快又以良好的业绩和职业道德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MDRT(美国百万圆桌会议)的顶尖会员。他受邀在全国的金融、保险、证券、房地产的各个行业演讲自己的营销理念和人生顿悟。他的成功,激励着各个行业的人群。这不仅是一个行业的奇迹,更是一个人生的奇迹。完成这个传奇经历的就是年近不惑的蹇宏。  相似文献   

12.
人的一生中,总有厄运和挫折横亘在各个关口,勇士和庸夫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会向苦难低头。被高压电流斩断双臂的王争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用灵巧的双脚书写出精彩人生:他用脚写出的书法获过许多大奖,并能熟练操作电脑和手机;他成了浙江大学的博士生,并获得该校最高奖学金——"竺可桢奖学金"和"宁波市十佳青年"等殊荣;前不久,  相似文献   

13.
逸名 《文化博览》2005,(4):10-12
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对于毛泽东、蒋介石来说,是他们人生的最后岁月.历史把他们的希望与遗憾、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忧伤交织到生命的最后. 1972年3月,在台湾上空的浓重阴云中,蒋以86岁高龄出任第五届"总统",悲壮宣誓:"只要毛共及其同党一日尚存,我们革命的任务不会终止,纵使我们必须遭受千百挫折与打击,亦在所不惜,决不气馁."但"英雄"垂暮,他的精神已支撑不住他的宏志.  相似文献   

14.
王建中 《文化学刊》2008,(1):148-152
著名学者彭定安先生用3年时间写出一部百余万字三卷本的长篇小说《离离原上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古诗形象地表现了这部小说的主旨,因为它讲的是当代知识分子"枯"与"荣"的故事。作品主人公欧阳独离是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透过他的欢乐与痛苦、奋进与挫折,作品反映的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在当代文坛,像《离离原上草》这样多角度、全方位表现一代知识分子的佳作,还是很少见的。  相似文献   

15.
薛韬 《职业圈》2006,(8):49
新安商人唐晖有个经商理念,那就是“惠人利己好成功”。凭着这一条,在创业初期,他曾创出运营一年,以200万成本赚回200多万利润的经营神话。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赚钱,所以我赚钱。如果我不能保证你赚钱,那么我也不会赚钱。”在进一步解释这句话时,他说得更到位:必须创  相似文献   

16.
微观点     
《职业圈》2014,(34):10-10
王传福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你把人仅仅看作劳动力,他就只能打工。但你把人看作创造者,他就是工程师师。比亚迪的企业战略,其实从根本上就是要破除中国人力资源只能走廉价、低端路线这一迷信。  相似文献   

17.
一 他是个作家,在郊游了几天后回到寓所.仆人将近几天的邮件交给他.有一封字迹陌生,是个女人的笔迹,信封和信纸都没写上寄信人的地址,甚至连个签名也没有.他觉得奇怪,仔细看--"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这句话写在顶头,算是称呼,算是标题.他不胜惊讶地往下看信:  相似文献   

18.
接班问题     
我的忘年交关先生是某局局长,即将退休。他来征求我的意见:"上面想让我从局里推荐一个接班人,你说,我的三个副局长,哪个合适呢"我虽不喜欢官场,但官场的游戏还是略知一二。我反问道:"你是想退休以后,让人拿你当人待呢,还是拿你当狗屁"他把眼一瞪:"当然希望当人待了!"我说:"我明确地告诉你,你的三个副局长,一个也不行!""为什么"我说:"如果你选择副局长,第一,你就是给他出了力,让他坐在你的位置上,他也会认为这是自己熬出来的,不会感谢你;第二,副局长们窥视这个位置已  相似文献   

19.
每到周末,很多厦门人都喜欢来到一个叫"铁路文化公园"的地方,沿着曾经有火车风驰电掣般飞驰而过的老铁路,感受一种在生态中体验文化、体会人生的况味。 当然,这只是厦门森林旋律的一个小小音符。如果你来到厦门,如果你居住在厦门,只要你用心聆听,你会发现,这首绿色的旋律其实是一曲带有浓浓闽南风味的交响乐。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心理挫折承受力是影响医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经常而内在的重要因素这一层面出发,分析了医专学生心理挫折的成因及其表现,并提出以心理挫折为突破口,通过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开展挫折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等策略,提高医专学生的心理挫折承受力,从而增强医专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