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向与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型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地理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成的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二者互称为正、逆向思维,且存在可逆关系:已知条件(始态)正向思维←→逆向思维 答案(终态).正向思维就是“循规蹈矩”,从已知到未知或从始态到终态思考问题.而逆向思维则是反其常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从终态思考问题,或许会使问题无比简单、轻而易举,会使解题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蓝耿 《课外阅读》2011,(12):296-296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  相似文献   

5.
<正>每个思维过程都对应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等。习惯上把由此及彼(由因索果)的称为正向思维,由彼及此(由果索因)称为逆向思维。在合成题、推断题、计算题等的解题过程中,应用逆向思维可获得巧妙突破的效果,本文就逆向思维的具体应用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正逆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  相似文献   

7.
逆向思维顾名思义,与正向思维相反的思维过程。一个人的思维可分为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形式,它们处于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逆向思维也就没有正向思维,没有正向思维也就没有逆向思维,它们相辅相成。逆向思维是指由果索因,知本求源,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着手的一种思维。它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思...  相似文献   

8.
逆向思维顾名思义,与正向思维相反的思维过程。一个人的思维可分为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形式,它们处于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逆向思维也就没有正向思维,没有正向思维也就没有逆向思维,它们相辅相成。逆向思维是指由果索因,知本求源,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着手的一种思维。它是数学思维的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化学教学中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的正向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而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转移时,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新建立心理过程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由于这个原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它相反的思维过程。在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联想。但在由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方向的转变过程中,逆向思维并不是准确地以相反程序重复正向思维的途径。从一种正向思路转向逆向思路是思维灵活的一种表现,这种可逆联想思维往往可能导致科学创造。因此,可逆性联想能力的建立和培养,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根据学生的实际信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重点加强如下几方面的训练。一、利用正道向问回的泥出.建立双向联@所谓逆问题指的是:保留正问题的主要内容,变原来的未知部分…  相似文献   

12.
《新作文》2007,(9)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中指出:每个思维都有一个与它相反的思维过程,在每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联结(联想)。数学中的双向思维比比皆是。教学中若从正向理解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学生逆向思考,往往会跨进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当人们习惯于正向思维,尤其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时,逆向思维往往会产生新的境界,因此结合教学挖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势在必行。本文  相似文献   

14.
逆向思维就是与正向的途径和程序相反的思维过程.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反过来想一想”或者“倒着想”.它常常与事物常理相悖,起到出奇不意的效果.中考物理中可应用逆向思维达到巧妙解题,现举几例让同学们从中品味.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的过程中存在着双向思维的联结。正向思维是指思维活动按照事物发展的方向进行,而逆向思维是指思维活动从一个方向转向相反方向。初中数学总复习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它既不是对以往学习内容的简单再现,也不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新内容,它应以帮助学生掌握好“双基”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双向思维能力为重点,梳理3年所有的教学内容,整体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由于中学生双向思维能力弱,特别是逆向思维能力较弱,而数学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式的思维定势会严重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加上经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建心理过程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因此,如何强化学生的双向思维能力是总复习阶段的难点。  相似文献   

16.
<正> 目前多数成人学员只习惯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却很薄弱,因此讨论一下逆向思维及其培养和训练,切实提高思维素质,是非常必要的。一、逆向思维及其重要性逆向思维是近代心理学中才出现的属于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指思维活动从一个方向转向相反的方向,即从正向思路转向逆向思路。人的思维具有可逆性。若AB的思维过程属于正向思维,则BA(或AB)的思维过程属于逆向思维。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的问题具有头等重  相似文献   

17.
思维的可逆性,意味着心理过程中思维方向的改变,即从正向(顺向)思维转向逆向(反向)思维.在心理学研究中指出:每一个思维都有一个与它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联结(联想).如果我们把A→B的连续思维看作正向联结,并称这个心理过程为正向思维,那末,就把相反的连续思维B→A看作逆向联  相似文献   

18.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思维活动从一个方向转向相反的方向,即从正向思路转向逆向思路,若A→B的思维属于正向思维,则B→A的思维过程则属于逆向思维。加强逆向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能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获得巧妙、迅速地判断、解答问题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一、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探求解题方法的思维过程中,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相辅相成的。求异思维与学生的创造能力密切相关,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他们创造力的关键,而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例1比较、、的大小。分析:比较分数的大小,一…  相似文献   

19.
一“爬”与“跳”关系的训练“爬”的训练就是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表现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时,根据其难易程度,将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有目的地分解成若干简单的思维活动,即设计一定的思维“台阶”,让学生按“台阶”一个一个地往上“爬”.例如:甲、乙两人共有人民币240元,已知甲的2/3正好等于乙的2/5.求甲、乙各有人  相似文献   

20.
一、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从方向上可分为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所谓正向思维是指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许多中间量和中间环节求出未知量的思维过程.而逆向思维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