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志源 《天津教育》2023,(31):132-134
<正>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全面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县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具体策略,已经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全面丰富课程教学内涵、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和促进学生道德修养培养的主动选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全面重视课堂教学与县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合的探索工作,以助力学生更好地发展。本文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县域红色文化资源的意义和具体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莉 《广西教育》2022,(28):32-34
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述基于“1423”协同育人模式的“四融合”课堂教学策略,同时以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法治专册为例阐述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正>法治教育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课程指导中融合法治教育目标符合培养小学生法治意识的要求。本文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策略,旨在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叶毅芳 《亚太教育》2022,(2):115-117
福安市拥有浓厚的文化积淀,如红色革命文化、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畲乡民族情等,各种丰富的乡土资源融合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课程更加生动丰富。结合不同乡土文化资源,让课堂活动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5.
孙凯 《天津教育》2022,(12):29-31
<正>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承担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重任,作为思政课在小学的主要教育内容,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具有时代性和技术性比较强的优势,有助于提升小学思政课的实效性。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将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一、运用网络平台,丰富教学资源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生活的学问,也来源于生活,因此生活处处是资源。网络的发展使课堂教学有了大量可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对红色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渗透意义进行分析,提出红色文化基础上小学思品教学中的有效措施.力求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活动、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开展案例教学等方式,使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引导、感化与激励作用,为思品教学提供新资源,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7.
高善文 《天津教育》2022,(13):171-173
<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教育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特别是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阶段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是广大学子生长过程中的关键性课程,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德育,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将道德与法治课堂与党史教育有机融合到一起,并且深入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出党史育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邯郸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分布较广,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但邯郸红色文化资源与邯郸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融合程度较低,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尚待挖掘.为使邯郸地域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到邯郸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应该开设红色文化资源课程,浓厚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丰富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育内容,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道德与法治课程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课程阵地的延伸、课程资源的融合,构建开放融合、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引导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亲身体验、同伴合作、自主探究,融合劳动实践。  相似文献   

10.
张继艳 《新教师》2023,(1):76-77
<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着眼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思想品德的培养,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材之中、教学过程之中。而地方红色资源是宝贵的文化遗存,它分布于各个地方,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地方红色资源,将地方红色资源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让学生从小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巩固学生红色革命意识与爱国情怀,强化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作为现代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法治代表了当下社会群众共同认同的核心秩序。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我国现代社会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反思过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是基于一种现代教育情况下对于法律意识与道德完善的一种普及性教育活动。而儿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接班人,有必要也有义务了解我国社会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思考。在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科学合理地考虑到处于儿童期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还必须以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方式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达到"以法育人"与"以德育人"中双重教学方法共同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的结果,从而为我国教育领域中道德与法治的融合思考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育人规律、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着眼于学生的道德成长、价值引领和行为引导,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以此来切实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社会价值。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教学心得与教育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阐述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地方文化资源融合道德与法治课程,丰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素养培育效用.本文对融地方文化资源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和策略展开分析的同时,以人教版教材为支持,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提出基于课程特点渗透地方文化、创设情境、深化课堂互动、走进地方生活四点策略,旨在为教师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5.
曹凤莲 《家长》2024,(4):104-106
<正>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关键课程。在新课改理念持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实践证明,立足家校合作模式开展生活化教学,有助于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特点,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此,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措施。生活化教学理念,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生活案例,分享一些生活感悟,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43):125-126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是公民素养的教育,它与道德教育相交融合,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素养,引导学生做知法明理的好公民。文章从五个方面阐述小学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在体验中学习法规;在生活中感知法律;在案例中敬畏法律;科技助力传递法律温度;在活动中提升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方向,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在新时代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课标为纲、以育人为本,锚定育人目标,深化教育主题;挖掘育人价值,优化情境设计;找准育人方式,强化设问质量;提升育人效能,活化过程评价。构建教学评一致新教学框架,打造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新常态,不断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本文聚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专项研究,分析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丰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隐性教育的实施价值进行分析,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举措。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加强隐性教育,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相互接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李振华 《天津教育》2023,(28):153-155
<正>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具有突出的思想引领作用,可以全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中,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创设更直观、更多元的育人情境,也有利于随时根据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体验的变化而有效拓展数字化课程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活动监督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主传承并创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本文从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备课设计,突出本课程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