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学月刊》2005,(10):F0002-F0002
浙江省宁波市慈湖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位于千年古县城慈城镇,为宁波市教育局直属高级中学,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月刊》2005,(12):F0002-F0002
浙江省宁波市慈湖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位于千年古县城慈城镇,为宁波市教育局直属高级中学,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宁波市慈湖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位于千年古县城慈城镇,为宁波市教育局直属高级中学,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慈湖中学创办于1902年,是一所文风昌炽、传统悠远的百年名校。向以校风正、师资好、治学严、质量高著称四邑。办学百年,人才辈出,可谓桃李满天下,共向社会输送了27000多名初中、高中及中专毕业生。校友中的著名人士有:陈布雷、应昌期、陈叔同,李庆逵、朱祖祥、郁文、庄辉、施金苗等。近几年,学校严抓教育管理,规范教育行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全国、省、市各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连续三年高考上线率超过宁波市平均…  相似文献   

4.
在"克己复礼"诠释史上,"克去己私,复返天理"的思路虽具有典范性意义,但在宋儒杨慈湖那里遭遇了挑战。慈湖从心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赋予"克"、"己"、"礼"等概念新的内涵,提供了异于传统的颠覆性理解。慈湖对"克己复礼"的全新阐释在阳明后学那里得到了积极回应,他们对该问题的理解与慈湖有颇多契合之处。由此可见,经典文本具有开放性,通过思想家们创造性的解读,往往可以生发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简,字敬仲,自号慈湖,浙江慈溪县人(即今慈城)。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卒于理宗宝庆二年(公元1141——1226年)。与同时镇海舒广平(璘),奉化沈定川(焕),鄞县袁絜斋(燮)皆宗陆九渊(象山)之学,而且同在南宋孝宗淳熙时代(公元1127——1279年),故号称四明淳熙四先生。杨简,孝宗乾道年间进士及第,初官浙江富阳主簿,遭母丧去官,后历任浙江嵊县、江西乐平知县,以兴学训士闻于朝,乃召为国子博士。旋被贬于广西全川,复起用为兵部郎。宁  相似文献   

6.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4):F0002-F0002,F0003
<正>慈城中学是江北区人民政府投资1.5亿元兴建的全日制公立初中,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古镇开发新区。于2007年11月动工,2009年9月1日正式开学。慈城中学占地面积689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466平方米,绿化率35%。整个校园秉承"传承创新,同源同构"的设计理念,兼具东西方建筑特色,融传统与现代风格于一体。每一栋建筑都以江北区、  相似文献   

7.
杨简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的高徒。《慈湖诗传》是杨简在《诗经》方面的论著,是宋代直接宣扬理学思想的《诗经》研究著作,也是废序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在《诗经》名物训诂方面有独到贡献。杨简怀疑《诗序》对诗篇的解释,用心学等思想解释《诗经》,导致了对诗义的随意曲解。  相似文献   

8.
童年的摇篮应修人原名应麟德,字修士。“五四”以后,改名修人,以后曾用丁九、丁休人,修修等笔名。一九○○年二月七日,应修人诞生在慈溪县赭山应家河塘村一户小康之家,乳名阿瑞。应家河塘村现在归属宁波市慈城半浦公社后垟大队,距离风景幽丽的慈湖和红土绿树的赭山都只有五、六里路,这里山清水秀,风物宜人。村前村后都是澄清明亮的河流,真有“清江一曲抱村流”的况味。应修人的故居位于村东,那是一栋座北朝南的三  相似文献   

9.
慈城剪影     
走进慈城,处在花径深处古色古香的小城便在我眼前赫然出现了。"慈城史上曾为县治,创建于唐朝,是目前我国江南地区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县城。"踏在林间小道上,听导游姐姐解说,清脆的声音叮叮当当洒落一地。  相似文献   

10.
借读千年     
浙江省政治特级教师陈方梁老师多次来到慈湖中学,对学校印象深刻,有感而发,作《借读千年》一文。因吴校长的缘故,几次去慈湖中学。或工作的名义,或纯粹地游玩。一次,我很认真地对吴校长说,你有房子吗,我想借这里读几天书。吴校长很爽快,愿以自己的居室相与,我却一直未能成行。这是当代人的通病,顾虑太多,牵绊太多,缺乏舍弃一切的勇气。很想做的一件事,却总是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让现实成了梦想。  相似文献   

11.
<正>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简称"赣州一中")是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的省优秀重点中学。创建于1898年,始名为"致用中学堂",1953年改校名为赣州市第一中学至今。创办之初,学校就成为赣南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摇篮,1953年7月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联系的全国三十所中学之一,并被列为江西省三所重点中学之一。1995年、201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  相似文献   

12.
回顾近百年的中国教学法历史,"做中学"教学法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范型。它一直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影响着近百年来中国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做中学"教学法在中国近百年的演进历程可以概括为:引介与改造→批判与异化→重估与更新。反思"做中学"教学法"一波三折"的命运,可以窥见我国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审视"做中学"教学法的价值,有助于我们在学理上辨清这一教学法的可为与难为之处;而透析来自教学实践对"做中学"教学法的诸多重要诘问,则会让我们进一步认清这一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困境。辩证地看待"做中学"教学法的价值及其限度,并于实践中审慎运用它,是我们对待这一教学法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13.
学校特色是历届校长长期坚持的、师生共同坚守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追求。考察重庆求精中学118年的办学历史,它的校园文化是对一种精神的提倡:"精益求精"。翻开历史长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校历届校长和教职员工对"精益求精"的追求。1891  相似文献   

14.
慈城科举文化源于慈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因慈城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而兴盛,并成为连接古代慈孝文化和近代儒魂商魄的桥梁。因此,对慈城科举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前身为1912年创办的崇真学堂,1938年设立中学部。解放后更名为后塍高级中学,1999年通过省重点中学验收,2013年搬迁至新校区,恢复"崇真中学"名称。同年5月,张家港市梁丰教育集团成立,崇真中  相似文献   

16.
苏锦绣 《教育》2015,(10):68
福安第一中学的前身宁郡中学堂创建于1902年,是福建省第三所、闽东第一所官办的中学堂。嗣后,由于时局动荡,学校曾三易校名,三迁校址。1941年,更名为"福建省立三都中学"。又几经变迁,1954年7月,学校更名为"福建省福安第一中学"。百年风雨的洗礼使福安一中成为闽东的名校,百年积淀的博大而深邃的文化底蕴凝化成为拼搏进取的精神。福安一中以一面高考红旗、二枚国际中学生数学奥赛金牌、三"名"品牌策略、四位省文理科高考状元和五次荣获福建省数学尖子摇篮称号的辉煌成就而闻名于省内外,成为闽东普通高中办学的一面旗帜。学校先后获福建省第十、十一届文明学校,省先进教工之家,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  相似文献   

17.
《四川教育》2012,(10):F0002-F0002
时光回朔百载,1912年,一所学堂在川东诞生,这就是今天的邻水县鼎屏小学。校园坐落在邻水县城淡山之麓。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29人,教职工171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96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学校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当地早期共产党人的活动中心。1926年,中共邻水县临时特别支委在该校建立。其办公地址现已成为“永久保留文物”。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0月6日,汨罗市弼时中学举行百年校庆。弼时中学始建于1912年,当时为任氏族学,任弼时、任作民、任凯南、任理卿、任湘、任邦哲等十多位著名革命家、科学家、实业家、教育家曾在此求学。1968年正式创办初中以来,学校办学成绩斐然,被教育部定为"百县农村综合改革实验学校".其"数学自学辅导法"被中央教科所肯定,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被教育部认定推广。几十年来,从这里走出的各行各业人才已遍布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创办于1871年,前身为晓明女子中学、第六女子中学和市六中学。学校继承百年校园文化,遵循"晓知明理,多才多艺"校训,注重素质教育。2003年,市六中学更名格致初级中学,学校传承格致中学"格物致知,求实求是"的精神和"理科见长"的特色。在践行"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目标的过程中,学校以课程为载体,着力强化数学学科,使数学成为学生普遍喜欢的学科,成为在市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学校办学成效显著,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相似文献   

20.
正刘鹏举校长云浮中学校长,党委书记。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倡导内涵发展,文化强校的办学理念,大力开展责任教育,先后荣获"云中名师"、云城区"高考工作先进个人"、云浮市"优秀教师"、云浮市首届"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云浮中学始建于1914年11月,原名云浮县初级中学,校址在原云城书香圣地的泷东书院。1916年改名为云浮中学,1976年2月被广东省文教办公室确认为县级重点中学,2000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是云浮市首批重点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