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将教育理想和班级管理的理念运用在心理班会的设计和实施中。心理班会真正发挥作用,既要加强课堂设计的主题意识、活动意识、辅导意识和效果意识,也要注重班主任心理辅导技术的提升。心理班会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心育意识和心育水平,班主任的心育素养也将是未来心理班会发展的最主要抓手。  相似文献   

2.
肖艳丽 《班主任》2014,(5):33-34
班会说课是班主任依据学生成长需求、身心发展阶段特点、教育理论,对班会背景、班会目标、班会内容、班会过程及方法等进行创造性设计与阐述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3.
杨丽芳 《学苑教育》2012,(22):28-28
团体心理辅导课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需求所设计的活动,它不同于课堂的传授知识,也不同于主题班会和其他德育活动。由于该课程性质的特殊性,教师的指导语言要有一定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德者,本也.毋庸置疑,在德与才的问题上,德居于首要位置,是人的素养中最基础、最核心、最紧要的因素.对于学校而言,德育贯穿于各个课程体系中,初中思品课堂是学校重要的德育阵地,学校系列德育活动是德育的有效手段,同时,每周的班会活动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将初中思品课程与班会活动整合,以公民素养为焦点,力求改变班会主题缺乏主体性、系列性,内容具有随意性等问题,更好地提升班会活动的育德功能.  相似文献   

5.
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其他活动一样,召开主题班会也需要作精心的准备,设计好其主题、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体现主题班会的针对性和教育性。注重主题班会的设计□江苏周国润1注重实情,班会主题设计要做到二“要”。一要独特、新颖。青年学生思...  相似文献   

6.
微班会是微型主题班会的简称,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围绕一个主题,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因时间短、主题小、形式多样、解决问题及时等特点,微班会受到了班主任的青睐。精心搜集和利用素材,巧妙设计活动,及时总结评价,是班主任开展微班会的有效策略。当然,班主任在开展微班会的过程中需谨慎选题、精心组织,把握好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观摩了很多主题班会,其中绝大多数是展示、评比活动中的主题班会。用主办方的话说,这些主题班会“代表了本校(或本地区)主题班会的最高水平”,笔者概称它们为精品主题班会。在观摩、欣赏这些主题班会时,观摩者时常被环环相扣的活动设计、精致加工的师生语言、新意迭出的精彩片断所吸引和打动,然而,在感慨、感谢和赞美的同时,笔者认为,展示活动中呈现的精品主题班会陷入了“表演化”误区,如果将这些活动作为范本加以推广,对于提升中小学德育实效性而言并不见得是好事。本文拟对主题班会表演化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指导学生组织、设计、主持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主题班会的实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本文从主题班会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反思阶段阐述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9.
试论利用主题班会实现班级教育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题班会活动是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提高对主题班会教育作用的认识,有利于建设班集体。选择恰当的班会主题和合适的类型,就是确定教育的目的,确定班会的灵魂。班主任要注重发挥主题班会的积极作用,学会设计和组织主题班会,实现班级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0.
对小学主题班会课程的构建作为研究的重点,对其创新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核心目的是通过小学主题班会课程体系的优化创新,构建科学性的班会活动,帮助教师进行课程化的课程构建,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主题班会设计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1.
吴有仙 《湖北教育》2002,(11):22-22
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今天,班会活动无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而具有独特的优贽。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均可通过亲自参加班会活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一个成功的主题班会必须提前设计好活动方案,只要把方案做好了,主题班会才会开得有声有色。好的主题班会方案是基础,优秀的主持人是使方案成功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0月,《体验式班会设计》(第一版)问世,成为全国首届体验式班会、家长会大赛的指导用书,也是很多班主任的"第一本班会书"。随后,罗京宁老师继续带领班主任们研究体验式班会,改变第一版时的模块化结构,利用46节班会将德育的主要问题与学生发展6大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对应起来,编撰成《体验式班会设计》(增补版)一书。新书将心理技术运用于班会之中,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  相似文献   

14.
正班会目的:通过班会活动,一是引导学生感知规则,了解规则;二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并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三是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班会准备:上网搜集素材,设计讨论问题,下载诗歌《谁说没有规则》,制作多媒体课件。班会过程:师:今天班会活动讨论的主题是《让"遵守规则"永驻我心》。  相似文献   

15.
赵丹妮  胡晓 《成才之路》2022,(11):37-39
当前的中小学生命教育主题班会存在目标模糊、形式单一和主题局限等问题.以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为基础设计生命教育主题班会,可有效破解上述问题,唤醒学生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关怀能力并值得被爱的人.教师要以关怀伦理为基准,进行生命教育主题班会的主题设计、目标设计和活动设计,采用榜样典范法、对话...  相似文献   

16.
班会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形式,班主任要根据学段德育目标,精心确定适合学生的主题,用心设计班会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合理安排可利用的资源,真正地践行"适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一、班会班会是学校工作的重要阵地,是班主任用于管理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德育教育、劳动教育、能力教育等各种教育活动的主阵地,班主任指导学生,采取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班会的实效性,利用班会使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就要做到班会的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1.科学性科学性是班会的生命,没有科学性的主题班会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班主任在组织设计班会时,既要体现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两种作用相结合,才能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把…  相似文献   

18.
主题班会是中学班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解中学主题班会开展的情况,提高主题班会开展的实效性,对广东省梅州市的237名中学班主任和679名中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梅州地区中学的班主任和学生对主题班会都有正确的认识,且能有效开展主题班会,但仍存在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准备不足、班主任缺乏总结反思意识、班主任缺乏开展主题班会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中学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班会是德育教育的深厚土壤及有效载体,同时,班会的开展是现代班集体建设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改革班会课堂管理模式,达到提升班会课德育效能的目的,是学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改革班会课堂管理模式提升班会课的德育效能》为题,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班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班会育人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既要坚持传统,又要实现创新,尤其是体现班会模式设计的创新、内容创新、措施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班会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