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1年底,为整合新华社记者在世界各地采集的新闻信息资源,适应世界多媒体时代发展的需求,新华社党组果断决定,建设一个先进、实用、高效的多媒体数据库,进行新华社进入新时期以来一场最深刻的生产力组织形式调整。六年来,经过新华社技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运用世界最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完成了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包括待编稿库(对内服务系统)和成品稿库系统(对外服务系统)两个系统的建设,除了要对全社的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新闻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外,还要把从国内外搜集到的有价值的图片资源、历史资料、网上和外报外刊…  相似文献   

2.
引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作为目前中国传媒业最大的多文种多媒体数据库,存储和管理着大量的新闻信息数据,随着数据量的飞速增长,多媒体数据库提供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出现了一定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正> 一、新华社多媒体待编稿库项目背景 新华社作为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承担着对内对外新闻服务的重要任务,多媒体待编稿库是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对内服务的核心,是新华社编辑、记者采写稿件的总集合。这些稿件通过总社各专业编辑系统、各社办报刊编辑系统、分社编辑系统、各种移动发稿系统以及公众互联网的电子邮件系统等采写、传递、存储到多媒体待编稿  相似文献   

4.
随着以"三网融合"为代表的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全面启动,新闻及相关行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新闻行业能否保持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与行业标准化程度关系密切,加强中文新闻标准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具备对文字、图片、图表、音视频等多媒体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能力,拥有目前中国媒体领域最大的多文种、多媒体数据库,具有海量信息存储、集纳能力。新华社在要整合自己的资源,打造多媒体业态,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需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作为"融合剂"。  相似文献   

5.
随着以“三网融合”为代表的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全面启动,新闻及相关行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新闻行业能否保持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与行业标准化程度关系密切,加强中文新闻标准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具备对文字、图片、图表、音视频等多媒体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能力,拥有目前中国媒体领域最大的多文种、多媒体数据库,具有海量信息存储、集纳能力。新华社在要整合自己的资源,打造多媒体业态,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需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作为“融合剂”。  相似文献   

6.
<正>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汇集全社文字(中英西法俄阿葡七种文字)、图片、视音频、图表、报刊等全部资源和社会上其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资源,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多媒体、多文种新闻信息综合数据库。它通过新华社内部网向总社和国内外分社编辑记者提供服务,通过因特网向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华社根据不断变化的传媒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多媒体新闻,通过建设多媒体新闻采编发统一平台,充分整合新闻信息资源,实现新闻信息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在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和用户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新华社在数据库建设所需的技术、人才、市场、体制等方面还有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之处。如何学习借鉴同类数据库的长处,进一步加强研究和规划,建设有新华社特色的一流的多媒体数据库及采编发系统,是新华社事业发展的一个紧迫任务。为了促进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和发展,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办公室和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将于近…  相似文献   

8.
在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分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利用新华社现有技术架构,建设国内采编系统,提高分社对新闻信息的编辑、编译、调阅、审改以及签发的效率,增强分社对图片、图表以及音视频稿件的处理能力,使分社更大程度的共享总社待编稿库、多媒体数据库等资源,是国内分社采编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10年,物联网等新兴战略产业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具备对文字、图片、图表、音视频等多媒体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能力,拥有目前中国媒体领域最大的多文种、多媒体数据库,具有海量信息存储、集纳能力。在讨论物联网技术在新华社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整合自己的资源,打造多媒体业态,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需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作为"融合剂"。本文对物联网的发展、框架和应用进行了浅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华社技术系统的实际,提出了几个重要的物联网标准研制点,比如:RFID接口标准、EPC编码标准、信息传输网络标准和物联网安全标准等,为物联网走向应用和推广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多媒体新闻信息编辑系统在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的全面试用,新华社新闻信息产品一改形式单一,文字、图片和图表相分离的陈旧面貌,正式迈入融文字、图片、图表、音频和视频为一体、互动的多媒体新闻信息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引言 认证授权计费系统简介 认证授权计费系统是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和中国全球图片总汇的子系统,简称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它采用统一架构设计,内外网分别部署,功能上有所侧重。对外侧重于管理用户访问信息产品的权限,对用户使用的信息产品进行定价、计费和统计,为签约摄影师和第三方机构提供分成信息查询。  相似文献   

12.
李翔 《电子出版》2005,(6):14-15
要很好地制作多媒体产品,许多问题和技术都必须考虑,如音视频的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的高效实现、大容量数据信息的存储问题、多媒体操作系统的设计、多媒体数据库的数据管理和存取检索、超文本和超媒体的应用,等等。其中,超文本和超媒体  相似文献   

13.
亮点之一:开放式新华社多媒体演播中心不是纯意义上的TV演播室,而是根据世界性通讯社的特点,与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相链接,能够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多媒体,多语种稿件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片总汇于2002年底正式运行,它定位为"整合社会图片资源,共创双赢互利局面",并将所有图片资源统一到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info.xinhua.org)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突飞猛进,一方面,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它们的推动下,建设多媒体数据库的技术条件日趋成熟;另一方面,文字、图片和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新闻信息、日益受到社会的欢迎,为适应这一趋势,新闻业界建设多媒体数据库的需求与日俱增,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在新闻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些国际或国内的新闻机构已经或正在开发建设多媒体新闻数据库.本文就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内容检索等方面的技术作一个简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正> 12月3日下午,中国标准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房庆和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负责数据库工作的专家在新华社交流考察“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及自动化标引基础研究”项目的准备情况,新华社副社长何东君会见了房总工程师等,并向他们简要介绍了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新华社北京5月11日,在汶川地震一周年前夕,新华社多媒体中心正式启动运行,为新华社开展多媒体融合报道提供有力保障。11日上午,新华社社长李从军、总编辑何平在总社新闻大厦为多媒体中心揭幕。李从军指出,构建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是新华社适应数字化时代新闻信息传播发展趋势、有效应对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由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贵州省分中心承担建设制作的"贵州仡佬毛龙节"、"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堂安侗寨"等6个多媒体资源库通过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验收。此次通过国家中心验收的6个多媒体资源库是文化共享工程贵州省分中心2011年度向国家中心申报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项目,分别是:贵州仡佬毛龙节多媒体数据库、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堂安侗寨多媒体数据库、贵州彝族撮泰吉多媒体数据库、贵州  相似文献   

19.
2009年5月11日,在新华社多媒体中心正式启动仪式上,李从军社长指出,构建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是新华社适应数字化时代新闻信息传播发展趋势、有效应对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那么,什么是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又怎样构建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呢?就此,谈一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1月24日下午,新华社与中国网通集团公司在京签订供稿营销服务协议.根据协议,新华社的文字、图片新闻,经济信息,短信、彩信、WAP,以及音视频新闻等多媒体新闻信息产品,将通过网通的宽带网络及时传播给海内外用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