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纯粹理性批判》解决了康德认识论的基本问题,即“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但其最杰出的贡献,在于从认识论的角度阐发了能动的主体学说,强调人在认识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只有能动的主体才能真正正确地揭示人类认识的奥秘。能动的主体是认识的前提并贯穿在整个认识过程中,影响着认识的各个方面,主要集中体现在知识的构成和形成,知识对象的建立以及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关系等方面;并且,认识的主体性根源于“自我意识”或“统觉”的先验统一性。康德的主体理论对以后的各派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认识主体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涵义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进而变得更加丰满。认识主体的复杂性在认识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信息哲学认识论所提供的相关理论、方式和方法,为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主体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对认识主体复杂性的研究有助于充分认识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我们所面对的复杂的对象世界。  相似文献   

3.
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而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思维方式变革。从认识论意义上讲,主体是指具有认识能力的理性存在者,他是信息的发送者,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占据着主动地位,而客体在主客关系中被动地接受信息,主体客体的位置不能换。而在康德哲学中,对象要去符合的知识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在认识客体时所使用的知识,而是人在认识客体之前就拥有的先验知识。作为经验存在者,对象必须去适合的就是人作为理性存在者的这种先验存在方式,即先验知识。一切现实的对象都是先验知识构造的,这样,先验知识就成了本原,对象就成了派生物。所以对哥白尼式革命不应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解读,而应从本体论的角度去解读。  相似文献   

4.
“人为自然立法”是最能体现康德哲学反对机械认识论,重视人的主体能动作用的一个命题。人是一个自觉、自主、能动、创造的主体性的存在,是其认识论中一个主要结论。康德考察说明,认识是人作为主体的一种能动活动,而不是人的被动接受;人的主体性的本质特征之一就在于它能够超越“经验自我”的狭隘性而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知识;理性的职责不是给人类提供“现成的真理体系”,而在于不断地从理论上探求人类知识也即认识能力本身的发展条件,不断批判任何企图把人类现有知识凝固化的观点和作法,从而促使人不断追求完善;追求合理性既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也是人作为认识主体而存在的最高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
在哲学史上,主体的建立使认识论的发展成为可能。从认识的过程看,主体是认识产生的发动者,认识的内容受到主体的主观影响,认识的结果以人的认识为基础。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创造性、选择性、超前认识、自我认识和重构能力上。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体观。  相似文献   

6.
在康德的认识论中,先验的认识形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导致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康德的认识论正是由于片面地、抽象地夸大认识形式的决定作用,最终走向唯心主义,因而遭到了众多的批评;另一方面,康德又正是以认识形式的决定作用为前提说明了何以能得到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并在说明的过程中系统地阐述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从认识主体的角度来考察人类认识过程,被有些人誉之为是一场深刻的认识革命。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来看,我们强调的是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但对于认识形式与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则研究不够,  相似文献   

7.
在哲学史上,主体的建立使认识论的发展成为可能。主体在认识中的重要地位,从认识的过程看,主体是认识产生的发动;认识的内容受到主体的主观影响;认识的结果以人的认识为基础。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创造性、选择性、超前认识、自我认识、重构能力上,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体观。  相似文献   

8.
事实和意义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对象。近代认识论把认识是否符合事实作为衡量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把形成关于事实的客观知识作为认识的最高目标。在现代认识论中更多地考虑人的因素,认识的主体间性等问题受到重视,对客观事实和客观知识也提出异议。意义作为另一种认识对象受到现代认识论的关注,如何达成意义的共同理解成为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知识的最基本的特性是客观性。对知识客观性的内在信仰和追求产生了认识论上的"客观主义"。从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知识与"认识主体"的关系和作为认识基础的实践这三个维度来考查,客观主义认识论与建构主义认识论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尽管面临着客观主义阵营的种种责难,从客观主义迈向建构主义,实现教学认识论的变革与超越,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正>以学生生活实践为基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同时又是教师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完成心理与认知建构的过程。一、能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深刻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明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对这一观点,我们可以进行思维的"分割",逐点加以理解。就"反映"而言,它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  相似文献   

11.
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问题,现在我国比较有影响和流行的是“主导主体说”合题论。笔者以为目前流行的“主导主体说”有值得质疑的地方,主要表现为理论本身缺乏内在的(指对教师和学生之间)同一的衡量标准。造成其理论的缺陷。“主导主体说”的基本含义是: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发展的主要因素,学生是学习和认识的主体。其实,这里引用的“主导”、“主体”是两个不同哲学范畴的概念,它们不能构成同一标准来衡量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地位与作用。“主体”是相对于“客体”,并与之构成一对的哲学认识论范畴的术语。“主体”是认识论范畴的概念,一般指有认识、实践等能动行为的载体,具体为能动的认知者(或感觉者、思维者)。“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相对于“主体”的概念,它指的是“主体”的行为对象。“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是指认识能动者与被认识者之间的一种认识关系。然而,“主导”与“主体”是有区别的。“主导”是对立论范畴的哲学概念,指矛盾对立双方的主要方面。这里的“主导”即决定性作用的含义。另外,“主导”源于传统教学术语中的“导”,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现代教学论术语的。  相似文献   

1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能动的反映论的根本观点是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点,是关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的观点。它揭示了人的实践能动性对于认识的根本意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辩证观点,就是关于认识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发生、发展,和反作用于实践的观点。这一观点说明了人的认识能动性在认识过程中的具体展示和表现。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点,多年来哲学界是做了充分研究的。对于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如何把握列宁认识论的本质,如何看待列宁认识论的现代价值,这涉及对能动反映论的历史定位问题,涉及我们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问题.反映论作为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确认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并对认识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一、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中最基本的范畴认识论,一般说来,是关于认识现象和认识活动的学问。人类的认识现象和认识活动,都是在认识者和认识对象的相互关系中发生和发展,因而,研究哲学认识论,首先便要区分认识者和认识对象,没有这种区分便不能考察它们的关系。在哲学认识论中,我们通常称认识者为认识主体,认识对象或被认识者为认识客体。在认识论理论体系中,主体和客体是逻辑的出发点,关于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过程、认识的真理性和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对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展开。  相似文献   

15.
历史认识是历史学家通过运用历史认识工具、历史认知图式和史料、历史遗存物去实现客观历史实在的重构,是史学主体通过史料中介对史学客体的能动反映.探讨史学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批判地汲取实证主义、主观主义等传统史学的精华,对史学认识过程中坚持唯物史观,并在唯物史观指导之下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察了实证主义、主观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历史认识论,阐明了唯物史观科学地处理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真正做到认识主体与客体的能动统一.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认为,自近代以来认识论的发展是实证主义的知识学取代认识论。认识论从事于认识的批判,解答认识可能性问题,而实证主义知识学则局限于经验科学的方法论,将知识与科学等同起来,取消了认识的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陷入了唯科学主义和虚假的客观主义。哈贝马斯从认识对自身的反思入手,揭示了认识与兴趣的关系,批判了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及其科学观,为奠定社会批判理论的认识论基础扫清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题,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却蕴涵着合理的内容。在认识论上,它反对了直观认识论,强调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是康德“哥白尼革命”的开端;在本体论上,它反对了只从客观看待存在的机械物质观,强调要从主体看待存在。贝克莱的错误在于把这两个方面绝对化了。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可称为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是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因为其创立了有关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被看做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最早提出者。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建构主义理论的贡献在于强调了人的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对认识个体的主体性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提高主体认识能力,是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当前在加强党员教育的工作中,应突出强调加强党员队伍的主体意识教育.主体意识即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党员主体意识教育是要通过系统地深入地对党员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提高党员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党员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批评来提高党性觉悟,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人类社会系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工作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心理学者对反映论的责难,是从对瑞士学者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性质的认识开始的,他们以为发生认识论是反对反映论的。对发生认识论性质的论述,有三种意见:第一种认为发生认识论属于反映论,但不是能动的反映论(即实践论);第二种认为发生认识论是实践论;第三种以为发生认识论是反对反映论的。但是他们往往只从主体和客体两端去考察发生认识论,恰恰忘记了作为它们中介的活动。在笔者看来,要论述发生认识论的性质,只有从活动着手。因为活动是认识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