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超市·财经     
本书共8章,系统详细讲述了上班族边打工边创业的好处、上班族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创业前期如何筹划等等,相信读者阅读之后定有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之感!本书适合于对创业感兴趣的所有人群,特别是准备创业或正在创业的上班族,既可作为上班族创业的专门指南,也可以作为创业研究、学习用教材或参考。《边打工边创业》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肖建中定价:30.00元  相似文献   

2.
今年春暖花开季节,我去日本探亲,随身带的一本书是《中国青年报》原驻日记者苏海河送我的《回眸东京》,苏海河也是这本书的编者之一。在日本读这本书,有一种亲切感。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中日两国互派常驻记者35周年而编辑的这本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98年8月出版。全书分《追昔篇》、《渊源篇》、《专访篇》、《经济篇》、《社会篇》、《人情篇》、《揽胜篇》、《史览篇》,55篇文章出自48位记者之手,共26万字。第一批中国记者7人,是根据中日双方在北京和东京两地互设廖承志、高碕贸易办事处和互换…  相似文献   

3.
陈芳 《中国记者》2012,(10):56-57
二十年,三本书 中国记者:从《城记》到《采访本上的城市》再到《拾年》,这三本书之间是个什么样的逻辑? 王军:在北京分社工作的十多年,正赶上北京掀起了两次大规模的拆除.我在思考改造和保护之间的矛盾、这段历史及其背景,这些孕育了《城记》.  相似文献   

4.
现场新闻的采访是指记者置身事件性新闻的现场环境中,伴随事态的发展进程同步进行,边观察、边叙述、边提问、边倾听的采访方式。在现场采访中,记者与现场当事人的感受是同步  相似文献   

5.
采访随笔     
老练春雨蒙蒙,湖山笼罩在烟云雾气中.那是在波兰政府代表团访问我国停留在北京的时候.这—天,波兰部长会议主席西伦凯维兹和他的夫人,还有别的几位波兰贵宾们,由贺龙副总理陪同,冒着雨来到颐和园,他们的游兴很高.一路上,谈笑风生,可把记者们忙煞了.记者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的,四处打听,边走边记,生怕漏掉了什么.有一个年轻的女记者,别人叫她小陆,钻劲很大,不时在向左近的人探听情况.贵宾们走到长廊里,她又向翻译问起什么事来.贺龙副总理回头看  相似文献   

6.
收获成长     
本书讲的是家庭教育,讲的是孩子们的成长。对家教我没有研究,说不出所以然。但本书作者樊华是一名记者、沈阳晚报的一名年轻记者。记者是我熟悉的行当,我就从记者、从年轻记者成长角度说几句话。  相似文献   

7.
记者群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透支健康”已成为这一人群最大的问题。今年1月,中国医师协会对北京1182名记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身体完全健康的仅有28人,占参与体检人数的37%。在1182名接受体检的记者中,有84.2%的记者有疲倦感,72.1%的记者反映工作压力大,62%的记者没有正常睡眠,一半的记者视力较差,同时也有近5成的记者经常感到全身酸痛。慈济体检机构负责人韩小红针对以上数据称,记者群体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危险的亚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8.
大梦告醒,牛群离去,几百万善款的去向是他留下的一个谜团。自始至终,这一切是在慈善的名义下进行的。曾有慈善界人士对记者担忧地说,中国的慈善事业本来就很脆弱,好不容易才有牛群这样的名人来热心支持,所以你们这次能不能对牛群手下留情?——而我们发表此文的初衷,正是为了真诚地支持、保护我们的刚刚发展了十年的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9.
曹罡 《视听界》2001,(5):58-58
从高校退休的邻居张教授是个特别认真仔细的人。一次他突然问我:“你们记者的‘身后’是什么?”我一时被问得糊里糊涂。他见我搞不明白又笑着说道:“你们在搞新闻报道,常常有个记者对着镜头作一段开场白。”“那叫现场报道,”我插嘴解释。他说:“对!就在这个现场报道中,十有八九的记者都说,‘我的身后’怎么怎么着。”张老怕我不信,边说边拿出他的记录给我看:某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淡》播出的《悉尼——另一个赛场》,报道北京在悉尼申奥情况。记者张洁面对镜头介绍说:“观众朋友,我‘身后’就是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的价值体现在时效性方面。而这种时效性需要记者抓住新闻发展的动态。在日常的采访工作中,很难避免遇到突发事件。在新兴媒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唯有现场播报才能够保证媒体长久的生命力,而这也是体现记者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方面。突发事件性质不同,牵扯到的人群利益也就不相同。记者在报道突发现场的时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报道不及时将会影响民众对媒体的信赖度。本文就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做好现场报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7月的北京格外炎热,在颐和园,来自华北制药集团金坦公司电气仪表组组长齐名正拿着单反相机给身边的劳模拍照.虽然他个头不高,但当天身着的粉色T恤衫恰巧与导游撞衫,人群中格外显眼.记者看到,便开玩笑地说,“齐师傅,不知道的人肯定以为您才是劳模的导游呢.”齐名和身边的劳模听到,一同乐了起来. 这是记者第一次见到齐名,虽然他看起来性格腼腆不爱说话,但一举一动又流露着热情和乐观. 说起齐名,不得不提及一些数字:工作23年,带领团队先后获得156项科技成果,4项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综合效益3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2.
改善读者结构,改善消费人群结构,最大限度地吸引广告。北京广播电视报今年开始免费向北京城市居民赠阅240万份报纸。此举在报业经营上堪称是一个具有胆识的举措。北京广播电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陈克学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13.
马亮 《新闻实践》2012,(10):38-38
十来年前,因为一本《温州悬念》,知道了胡宏伟这个名字,写这本书时,他正在新华社做记者。直到今年,胡老师做了《相对论》的特约评论员,这才有了不少的接触。  相似文献   

14.
陈朝义 《新闻窗》2010,(4):99-99
电视采访是记者为调查了解新闻事实并发挥其内部联系而进行的职业活动,它在整个新闻采访、写作、制作、播出等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在采访中,记者置身于新闻现场环境,伴随着事态发展的进程边观察、边提问、边倾听。  相似文献   

15.
仲启明 《记者摇篮》2001,(10):24-24
现场采访是指记者置身事件性新闻的现场环境中,伴随事态的发展进程同步进行,边观察、边叙述、边提问、边倾听的采访方式。在现场采访中,记者的表情与观众的感受是同步的,情绪随着事件现场的时空变化而起伏跌荡。记者的言行举止操纵和影响着观众,调动着观众的情绪。那么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该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把新闻事件圆满地报道给观众呢?  相似文献   

16.
据了解,报道北京残奥会的6000多名媒体人士中,有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47名残疾记者.他们传播的人群和转播的视角是独特的,带给人们更多的感动,体现着"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理念.……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中央电视台记者跟随科考队在塔里木河下游寻找楼兰文明遗址时,在罗布泊咸水泉边发现了一峰野生双峰驼的踪迹。返回北京后,我们把发现野生双峰驼踪迹以及专项科考的事情向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领导作了汇报,得到大力支持。4月6日,在北京一切准备妥当后,我和记者雷波、章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用脚写的。”这是在全世界新闻同行中广泛流传的一句至理名言。有一个记者,用他采写的震动了全世界的一本书,为这句至理名言做了最好的诠释。这个记者就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这本书就是《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  相似文献   

19.
笔者是个半路出家的记者,当年决定人记者这一行,是因为受一本书的影响,这本书就是新闻记者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由此,笔者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新闻的生命力来自基层,要成为范长江那样的记者并不难。  相似文献   

20.
本书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关于国际新闻采写经验的综合性文集。新华社经验丰富的高级记者、高级编辑和优秀中青年驻外记者共40人为本书撰稿,作者在文章中记叙了亲身经历的50年代至80年代的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介绍了在世界五大洲各国进行国际新闻采访和撰写国际新闻、评论、专题报道的经验。本书由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主编,新华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