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了培养临床医学八年制高质量医学人才,文章选取2013级八年制"侯宗濂医学实验班"33人和2014级五年制"教改医学实验班"17人,分别用传统教学法和TBL教学法教授学生,对TBL教学方法在八年制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设计性实验模块是医学机能学实验主干课程之一,已成为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我校对机能学设计性实验做初步探索,加强培养了医学本科学生综合运用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就机能实验教学推行创新教育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我校中职护理教学中开设的《医学机能学基础》这门整合课程,给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带来了诸多方面的优势,达到了淡化学科界限,促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系统医学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故中职医学教育中,机能学课程整合优化,可谓是一项非常具有实用性和必要性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师海蓉 《考试周刊》2012,(66):10-11
机能学实验教学是医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均能起到重要作用。总结医学机能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的对策,并结合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特色进一步完善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机能学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价体系"融入中医药类高等专业技术人才机能学课程实验教学之中进行了探索。本文以机能学实验室教育教学为研究范围,在我校机能学实验室日常管理和教学中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尝试。对我校生物安全评价体系与机能学实验课程结合的途径进行了介绍,在中医药类高等院校构建机能学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科研创新能力是高层次医学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往,医学教育只重视临床技能培训,忽视科研能力培养。通过拓宽人文、理工科知识面,采取启发式教学,开设探索性实验,实行基础导师制,鼓励和开展课外科研活动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八年制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学习负担和压力是影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障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外科研实践要求,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教育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目标,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机能学教学而言,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做好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基础工作。关于如何做好机能学教学中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实施始终是当前医学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对综合性实验教学在机能学教学中的实施进行研究时,首先分析了综合性实验教学在机能学教学中开展的主要教学方式,其次分析了综合性实验室教学在机能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最后探讨总结了综合性实验教学在机能学教学中的具体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面向21世纪的医学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对我国目前沿用的以课程实验室为主体的实验室体制进行改革,探索实验室建设的新路子。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院撤消原隶属于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的课程实验室,组建了综合性的医学机能学实验室,使实验用房、仪器、设备、试剂、经费和技术人员等资源多学科共享,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改善了医学机能学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减少了学生实验形式和内容的重复,增加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动手机会,开发了学生的智能,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了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正针对眼视光学专业学生"医学科研方法"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该课程教学的构想并进行了实施。问卷调查显示,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增强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科研方法"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医学科研方法"是温州医科大学七年制眼视光学专业基础必修课,讲授医学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循症医学的概念和应用、科研论文的准备和写作等内容,培育学生对医学科研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激发8年制医学生学习《医学免疫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自学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将现代教学理念引入中南大学首批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方式大大刺激了学生学习免疫学的热情,锻炼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受到学生教师的一致好评。但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七年制教学是目前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临床见习是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的重要转折。在七年制医学生儿科见习教学中,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训,重视职业素养、医患沟通能力、医学英语水平、科研意识技能等培养,提高见习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我校医科法语双语教学有着悠久历史,为稳固推进这一教学特色,通过最近几年和对八年制医科生法语教学改革,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外语教学模式,以保证医学双语教学的实施,培养出适应全球化与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适合哈尔滨医科大学长学制医学生早期科研训培养模式,对哈尔滨医科大学2010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早期科研训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探索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早期科研训练考评标准,系统制定出适合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早期科研训练可行性实施方案。通过对2010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和指导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和指导教师认为,该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及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更多地掌握基本实验技术,使早期科研训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改革思路,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探讨提升"公共关系学"教学效果的路径和方法,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反哺体系,突出科研、教学、学生三者之间联动系统,开辟第二课堂,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循证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和研究生必修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强。本文根据当前"循证医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以"学习共同体"理论为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学生对"循证医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其以后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探索"学习共同体"理论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土工试验技术的发展,传统试验仪器很难满足当前"土力学"实验教学的需要,因此开展以科研促进"土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显得非常必要。依托科研项目和省重点实验,将先进试验仪器和实验方法引入实验教学实践当中、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实验课的理论教学中。通过近两年实验教学的实践,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4项和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荣誉称号2项,指导学生发表科研论文7篇,编写实验手册9本,制作实验教学课件5项。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拓宽了学生视野,并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基本素质、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科研反哺教学,达到了教研相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998西安医科大学□张东芳/司晓娥医学院校七年制新生何以淘汰率高□教改纵横年开始,我校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至今已有两届毕业生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实践证明,七年制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好,底子厚,从事科研、临床实际工作的能力强。七年制高等医学...  相似文献   

18.
融创新精神于实践教学 注重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医学是一门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精髓,也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近年来,我校根据本科和七年制培养目标,以实验教学体系创新、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机制创新、临床教学方法创新的“三个创新”为主线,探索“综合实验课程—虚拟性和开放性实验—学生科研第二课堂”的三者结合,坚持“基地建设—质量监控—评估制度”的三维并举,实行“见习医生日志—临床实习课程—模拟诊疗法—‘1+1’考试模式”的多管齐下,加强学生动手意识、操作技能和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构建了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新模式。一、积极开展实验教…  相似文献   

19.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实验教学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建构系统化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科研反哺教学"是打破陈旧的实验教学内容,设计综合性实验的重要手段。将开设两年的课外实践创新项目中的创新性实验"人类苦味受体TAS2R38基因多态性分析"引入到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中,作为综合性实验项目,从人类PTC尝味的表型鉴定到单倍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联系,丰富了实验教学的项目类型,激发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科研反哺教学的合理性及地方高校因应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杰 《教育研究》2012,(3):53-56,70
科研反哺教学,是指高校集中资源提升学校科研实力,并努力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从而促进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事实表明,科研反哺教学不仅在理论上说得通,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学校科研实力的提升,既有利于吸引更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也能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在对高校进行分类指导的时候,要谨防"教学—科研"二分思维,将科研仅仅作为高水平大学的专利,削弱甚至剥夺地方高校的科研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