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体育旅游的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进而分析了贵州民俗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优势,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贵州民俗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贵州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以皖西民俗体育肘阁、抬阁为个案,研究民俗体育融入现代生活存在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同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探讨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皖西民俗体育“肘阁、抬阁”的传承和发展。结果显示:社会的快速转型给民俗体育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对民俗体育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体现出多元素融合的特点。充分挖掘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探讨其融入现代生活的生成机制,才是民俗体育得以传承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进一步厘析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在南水北调地域变迁中嬗变的基础上,提出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措施: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生态民俗体育,采用现代化发展的方式发展大众化民俗体育,以此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滁州学院学报》2019,(4):54-57
安徽花鼓灯是淮河流域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这样一个代表中国农耕文明主体形象的体育文化艺术,不仅是安徽花鼓灯本身的需要,更是对民俗体育的保护。本文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契机,在民俗体育发展的基础上分析花鼓灯文化的现状及生存环境,探索安徽花鼓灯文化的传承特征和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5.
古徽州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但在民俗体育旅游开发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及田野调查法,分析了徽州民俗体育旅游的优势、发展现状,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探讨了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其能为徽州民俗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以传统武术项目和民俗项目为主,存在着项目种类单一、缺乏保护资金的投入、缺乏传承专业技术人员、保护意识薄弱、开发不完善等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法律法规保护体系、健全研究机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进行市场开发,多渠道容纳资金、利用教育资源优势,体育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课堂、完善体育非物质文化产业群的资源整合开发和继承人才队伍建设等方法加以改进和完善,从而保护开发我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以文化圈理论为逻辑起点,在对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圈类型梳理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甘肃段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分类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非遗名录中"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民俗"4大类中的部分项目内容;根据已有的相关文献,结合该区域沿线历史、文化、地域等特征,将其分为12个类别.并提出了编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设立专门的体育非遗保护职能管理机构、创新沿线体育非遗要素的生产性活态保护思路、建立体育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区等保护的多元途径.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以大别山区为个案,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能够扩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促进传统文化发展;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当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中数字弱势群体居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化传播技术融合度较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内在价值体现不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忽视受众群体差异等现实困境。应着力提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数字化技术运用能力,切实提高数字化传播技术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程度,重点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内在价值提升,积极拓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准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9.
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渗透与继承,能够有效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而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为继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学校体育教学中继承体育非物质文化进行了研究,以便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文化身份认同为视角,以甘肃省岷县巴当舞传承主体为对象,对体育非物质文化身份的认同与传承主体的构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活态性"和"完整性"中必须厘清政府、地方、社区和传承之间的关系,在地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发挥三者的优势并形成合力。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需要强调"人"的主体性、提升个体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判断的意识;赋予地方社区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更多的话语权与决策权;采用主袭方式传承与"活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有利于增强群体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文化身份的认同,有益于培养地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民文化意识",进一步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1.
刘淮保 《儿童音乐》2013,(12):67-6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属于传统口头文学组成部分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和曲艺;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等新的语境下,有着浓郁乡土情结的民俗体育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契机,而民俗体育的发展又是新的文化语境形成的现实需要。在新语境下应通过把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放在首位,对民俗体育传承人要准确把握;民俗体育产业化要适度并本着"人无我有"的原则进行;有意识地扩展民俗体育文化空间等策略来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特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原则入手,根据民俗学、经济学、旅游学等有关理论构建评价模型,并且结合西部地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苗族系列坡会群、壮族蚂蜴(虫字旁加另)节,云南傣族泼水节、白族三月街,贵州水族端节、苗族姊妹节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若干理论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辽西高跷秧歌"为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入手,对高校体育课程开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出了设想,对适合于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得出高校作为保护、传承与发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载体,其合理有效的开设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民俗学科的新生性质与新时期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赋予了民俗学者以特殊的时代责任。近几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陆续开展以及民俗学者在其中的"学者——传承人"的双重角色,则更是要求我们对新时期的民俗学者进行一个重新的定位。笔者试图侧重于从民俗学科的理论建设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指导理论与方法上的智力提供者以及新型的文化传承人这四个方面对新时期民俗学者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6.
美术教学作为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发挥着传承民族文化,延续民俗传统的重要作用,能够缓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窘境。基于此,教师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美术、传统工艺、民族文化等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从而达到静态保护、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成为民俗学界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民间传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传说是国家政府和民俗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沂源县牛郎织女传说进行解析,将有利于拓宽其传承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渐重视,不同领域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同时,随着城市化化进程的加速与西方文化强势涌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不乐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涵养,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新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为基础,就此提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提出重视传承人的保护,促进信息化传承,提高校园传承三个方面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体育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及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陕西体育类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状况、传承机制、资金投入、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探析陕西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军军 《教师》2012,(14):119-121
2010年8月在全国人大初次审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中明确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和曲艺、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要保护、传承和发展,一方面要解决生存问题,需要给养;另一方面,必须在新时代的环境中找到延续生命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