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强 《上海教育》2000,(11):32-33
面对社会的变化,学生的思想、心理变化以及现代教育要求的深化,我们发现不少班主任在工作中感到困惑。有些班主任在教育中经常出现“误诊”现象。在处理偶发事件和日常工作时,由于对学生心态缺乏了解,往往出现错误判断,作出错误对策,容易引起师生情绪对立,矛盾加深。同时,由于不健康心理因素而引起的厌学、恐学、说谎、偷窃、打架、情感脆弱、轻生等问题,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鉴于这种情况,如何改革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和效益,以适应新形势、新情况。这不  相似文献   

2.
笔者长期从事学校校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对问题学生接触不少,在问题学生的教育方面颇有感触。笔者的工作和担任班主任的教师不同,由于校医工作的特殊性,接触“问题学生”大部分是在卫生室里。有的是因打架致伤而来的,有的是对青春期知识的困惑或是有心理问题等来寻求咨询的。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必须大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是班主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杭州、宁波两地心理热线的分析对比,提出班主任要着力应对青春期困惑、人际交往困惑、考试焦虑、不良情绪这四类学生最主要的心理困惑,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并对班主任如何更好应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标准对班主任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要求.作为一个班集体的领衔者"班主任",需要时刻以生为本,尊重并关心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的提出得到了许多教师的响应,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班主任对这一理念理解错误,出现了"班主任缺位"现象.比如:①认知缺位.不少班主任错误地认为尊重学生的一切行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使学生出现错误的行为也不加以制止.②精神缺位.不少班主任只是趋于某种功利心理而从事班主任工作,对班主任的工作产生一种倦怠心理.③行动缺位.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重说教轻体验,没有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行要求学生去执行简单、粗暴的教育行为.这种种现象表明了班主任在工作中,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本文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谈一谈作为特殊群体的班主任,需要做好以下几类角色.  相似文献   

5.
心理偏差是人人都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过如果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出现了心理偏差,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育人的效果。班主任能否自觉地克服心理偏差,是班主任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问题。班主任的心理偏差常常表现在:1.首因效应这是班主任在一个新班的起始阶段,对某个和某些学生所得到的最初信息因素所引起的心理效应,即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如果这种印象固定下来不再变化,就会成为心理偏差。2.光环效应亦称“目晕效应”、“晕轮效应”。特别是以偏概全,一方面的优点,弥盖了缺点;一方面的缺点,弥盖了优点,造成了教育中的心理偏差。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时期是心理发展的巨变期,此时期生理急剧变化造成心理的冲击、成长的烦恼、自我发展与社会挑战的交接等,使他们的心理充斥着各种矛盾、冲突、困惑.我们都知道,解决心理问题必须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而一个学校一般才配置一个心理辅导室,辅导教师平时很少和学生直接接触,因此是很难建立信任的,而且这种主动的信任更难.由班主任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是最合适的.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有客观上的优势,因此班主任利用好工作便利、主客观等优势,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心理上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是小学教育活动开展的主体,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不能只注重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应该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艺术修养以及心理健康,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的出现反过来也会影响到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制约着小学生的发展,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有必要引入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入,可以解决小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成长。文章主要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开展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提升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新时期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在三年的班主任教育工作中,曾经给学生解决了不少心理方面的问题,积累了一些经验。那么,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一、背景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流动人口在深圳经商或务工,他们在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把子女带到身边读书。流动人口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在语言、生活习惯、家庭教育、文化基础等方面与城市学生有一定差距,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流动人口子女在心理、行为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笔者长期在深圳的城乡结合部担任老师,作为班主任,经常会碰到这些学生群体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在班主任工作中对这一课题做了  相似文献   

11.
张海斌 《新疆教育》2012,(21):138-138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对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班主任在自己的工作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和困惑,只要我们本着教育孩子的目的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跟学生、家长沟通,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朝着科学、规范、多样、有效的方向发展,学生心理素质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但在此过程中,诸多障碍、问题、困惑也开始出现。不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无法深入开展。困惑之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中小学生,面向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层面,工作的侧重点是大多数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整体发展。但是,在实际教育中,不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把眼光聚焦在少数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身上,把心理教育看成是解决少数有心理障碍学生的…  相似文献   

13.
张红 《班主任》2012,(3):5-7
2011年“我该怎么办”栏目探讨的12个问题,呈现了一幅惟妙惟肖的班主任日常工作全景图。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老生常谈的问题——常规管理秩序建立与集体建设的不易: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缺乏安全意识、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在班集体中存在着小团体现象;也能看到时代变迁带给教育的新挑战——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情感发展冷漠、单亲家庭背景下容易出现的心理偏差;同时也鲜明感受到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现实,班主任老师工作上的力不从心或者困惑重重——常规班会如何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效应?性教育如何开展?  相似文献   

14.
刘永启  陈风波 《教师》2013,(3):11-11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易陷入“误区”,心理上会产生不少的矛盾和斗争,引起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和精神障碍。这时候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从山东省莱州市柴棚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就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转化工作进行分析,并谈谈笔者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等卫生学校的老师、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都在谈着同样的话题:"今天我们的学生到底怎么啦?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如何来处理?"中等卫生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四、五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景浩 《教学与管理》2004,(11):24-26
在几年的班主任教育工作中,曾经给学生中解决了不少有关心理方面的问题,积累了一些经验.那么,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呢?现总结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周文教 《现代语文》2010,(4):159-159
面对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及心理的变化,还有现代教育要求的变化,不少班主任在工作中感到困惑和迷茫。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兴起,我们要逐渐认识到学生的有些问题并不全是思想品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处理。即使是思想品德问题,其解决办法也要赖于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班主任又是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现代教育对班主任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心理辅导技能.现在许多学生在行为中表现出的种种异常如:多话、好动、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工作有其优势,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而心理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呵护者,具备专业的心理专业知识,如果班主任与心理教师两个角色相结合,会发生何种化学反应呢?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职学生培养模式也日益引起教育界的关注。与本科生相比,失败、困惑等复杂心理使得很多高职大学生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在心理、学习、学校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适应性困惑。本文从转变学生观念、加强自我认知教育、强化管理模式、开展社会实践等方面对高职学生角色定位教育方面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方案,确保高职学生顺利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藏区的地理环境较差、人口稀少、教育资源有限,并且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藏区高中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其对待教学事业应拥有责任心、爱心、凡心和慧心,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发挥班主任的管理和引导职责,从长远的影响上对学生进行学术、思想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教育。一、责任心藏区的地理条件不好、人口密度低,且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