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杨越 《记者摇篮》2005,(12):41-42
标题如同文章的“眼睛”,地位至关重要。标题写得好可以使整篇作品为之增色,甚至让一篇平凡的文章立即鲜活起来,收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作为广播新闻基本体裁之一的广播通讯.其标题的意义更是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2.
标题之于新闻,等于眼睛之于人。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读者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一则好标题,犹如一块磁石一般富有吸引力,令人爱不释手,相反,若标题平庸乏味,读者就不想看,好新闻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可见制作好标题是多么的重要!画龙点睛,新闻的眼睛如何点呢?笔者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多年,看到大量好的标题。这些标题,归纳其制作方法,大致有以下五种。一、设喻借代,形象深刻。此法有比喻式标题和借代式标题两种。比喻式标题,例如《大老齐成了“香饽  相似文献   

3.
很久未读中国青年报,一天傍晚拿到报夹,信手翻来,一版一版地看下去,那富有魅力的标题吸引了我。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中国青年报的编辑在,“眼睛”上是下了功夫的,标题生动形象,活泼多姿。 1、比喻式标题。翻开最近时期的中国青年报,总的感觉是版面活、内容活、标题活。标题活起来的重要一条,是借助了一个修辞手段——比喻。如8月30日头版的通讯《扑不灭的太阳能之火》,是写青工陈喜德冲破阻力研究太阳能利用的事迹。作者把这位青工比喻成一团“太阳能之火”,而且是“扑不灭的”。这个标题既生动形象,又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色。8月16日头版消息《康生是造神闹剧的红衣大  相似文献   

4.
如果我们对9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报作一粗略的浏览,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曾经风靡一时的“炒作”这星那星的篇什,在报纸上明显减少,几至寥若晨星,而昔日为老总们困顿的言论,却异军突起,蔚为大观。这表现在:一、为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各报相继扩版、增版,纷纷办起评论专栏。如《中国电视报》的“荧屏思考”、《湖南广播电视报》的“一周论语”、《辽宁广播电视报》的“视听茶座”、《福建广播电视报》的“一家之言”、《吉林视听导报》的“一吐为快”、《甘肃广播电视报》的“新世说”、《山东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5.
除了预告,还要记录众所周知,广播电视报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准确、及时、详尽地预告下周各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引导听众。观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然而,广播电视报是否就只能够具有这样一种主功能,而不能够在其他方面有所作为呢?我们通常说的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的“补充和延伸”,是不是只要有了预告功能就算全部完成了“补充和延伸”呢?这个问题长时期困扰着广播电视报界的同仁们。近些年来,有不少报人已经开始一系列的尝试。比如有的主张广播电视报不必受“带电”的限制,只要读者欢迎,在四项基本原则下什么都可以刊登。于是,一…  相似文献   

6.
有人很形象地比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有人说“文好题一半”,“文察于目”。这些都说明标题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报纸为了鼓励编辑记者出好标题专门设立了标题奖,电视这些年随着专题性节目的不断增加,标题也理想瞎被看重。标题的创作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好标题能使一篇内容散乱的手目统归起来有一个明确的主旨和中心,使一篇内容本来不错的节目锦上添花更添秋色.一部不怎么样的专题节目取一个好标题有时也能起到一俊遮百丑的效果。电视专题节目的标题,产生于书目的构思、拍摄、编辑、制作等一系列创作过程之中。它是记…  相似文献   

7.
无论何种报纸,都以头版为要。广播电视报当然也不例外。笔者从事《南通广播电视报》头版编辑工作数年,就如何办好广播电视报头版有一点粗浅的体会。一、力求贴近性。“广播电视报”这一名称,就决定了它必须以广播电视为依托,也就是行话所说的必须带“电”。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求广播电视报务必贴近广播电视,如果说广播电视报的其它版  相似文献   

8.
人如果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就会生活在黑暗和痛苦之中,画龙不点睛,龙就会失去神采,所以我们常常把文章的标题比作“眼睛”,足见标题的重要性。报纸上的新闻稿件如果没有一个好标题是很难引起读者注意的,一条形象、直观、准确的标题不但能吸引读者还可以为新闻增值。党报的新闻标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面部”多“眼睛”少,也就是说突出了面上的内容而忽略了点上的精华。作为一名编辑,在精于编稿的同时更要学会擦亮新闻的眼睛——制作标题。“眼睛”与“面部”的关系一篇稿件拿到手后,首先应认真地通读稿件,吃透其中心内容,从中提炼出文章所要表…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广播电视报是小报。那么,广播电视报这种小报能否作出“大文章”呢?回答是肯定的。早在50年代,伴随着人民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广播电视报的前身——广播节目报应运而生,其宗旨是,依托于广播,服务于广播和听众。这给了广播电视报与生俱来的优势。而今,在广播影视事业如日中天,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应该说,以这样最现代化的传播媒体为依托的广播电视报是有着非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报是紧随广播电视其后而出现的一种依附于声屏的信息传播媒体。这种超出任何一种报纸的依附性,给广播电视报牢牢地定位在声屏上,要紧紧围绕广播电视作文章、搞宣传。然而,广播电视报又是一张文化生活类的专业性报纸,它有与广播电视完全不同的传播方式和自己独立的办报方略。正是这种既“依附”又“独立”的性质,使广播电视报在广播电视的传媒中成为独树一帜的第三种媒体。因此它有着与广播电视完全不同的功能,这就是正  相似文献   

11.
有人把版面比喻为报纸的“脸面”。新闻标题就是这个脸面上的“眼睛”。因此、怎么样修饰眼睛,以期“以一目尽传精神”,对读者富有吸引力,就成为作者和编者的基本功之一。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读者每天打开报纸,首先映入眼内的就是新闻标题。醒目、形象的标题,能使读者立即产生共鸣,并吸引他读下去。记得人民日报曾登过一条《咖啡杯里有“危险”》的短文,它像磁铁般具有吸引力,使我顿时萌生了看下去的兴趣。古人云“题好一半文”。一篇好的文章,如能配上好的标题,犹如画龙点睛,锦上添花。1983年河南日报登过《郑州长途汽车站究竟是谁家的天  相似文献   

12.
柳杨 《声屏世界》2001,(11):47-48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振东在1998年常务理事会的报告中指出:“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的补充和延伸,是广播电视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它依附于广播电视又独立于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报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报,广播电视的面儿有多宽,它的面就有多宽。”这一说法。为广播电视报的宣传报道又一次作了界定,打破了广播电视报以前“带电作业”的狭窄理念,为广播电视报指出了以广播电视为中心,在补充中丰富,在延伸中升华的创造天地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报的“外包装”,不外乎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画版、做题、图片。另外,现代电脑技术的运用也将使报纸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上有所突破。画版:即进行版式设计,确定每篇文章、每个标题、每张图片,甚至一个小报花在版面中的位置。就象画  相似文献   

14.
广播电视报姓“电”.先有广播电视,才有广播电视报.这好比皮肤和羽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广播电视报背靠广播电视,要以广播电视节目为依托,深化、延伸、补充广播电视宣传,形成“声、屏、报”三位一体的立体宣传优势,这也正是其有别于其它报纸的地方.许多读者买广播电视报,也主要是为了解广播电视播出信息,以便安排好收听收视,防止漏听漏看.所以,城市广播电视报要扬独家优势,紧紧围绕中央、省、市三级广播电视节目,把文章做足做透,大量刊登这方面的新闻报道、节目预告、剧情介绍、幕后情况、演员风貌、声屏知识等内容,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小言论的标题,如同一个人的眼睛。好的标题就象一双水灵灵的眼睛,能传神,能传情;不好的标题则象一双干涩的眼睛,无光采,无神韵.文章写得好,标题作不“活”,不能先声夺人,读者可能也就不再往下看文章,玉被璞掩,不为人识,岂不可惜! 好的小言论标题,应是议题或论点精练、鲜明、生动而又概括的文字体现,做起来需要刻意经营.作“活”标题,一是要善于把长题变为短题。标题短了,醒目、易记、上口;长了,就会给人们一种沉闷感.人民日报《今日谈》有一篇小言论,标题是《“轮”?》.说的是一位同志怨气颇盛地说:“我在这个单位十来年了,差不多的都提升了,这次也该轮到我了.”作者通过议论、批评了这种不辨贤愚、不分良莠地按人头、年头“轮”着提拔干部的错误观点.这个标题、仅有一个字,但作者巧妙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广播电视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它像一株株小草,在党委机关报、晚报和各种专业报纸的夹缝中茁壮地成长。怎样提高广播电视报的办报质量?笔者认为,首要的是把广播电视报如何刊载新闻的问题解决好,让新闻在广播电视报上唱主角。这是因为,报纸是“以刊载新闻为主的面向公众发行的定期出版物”(《新闻学简明辞典》第83—84页,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从这个定义出发,广播电  相似文献   

17.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精髓,是新闻内容形象的概括。因此,有人把标题比喻为新闻的“眼睛”,有着“居文之首,勾文之要”的作用。一则好的新闻标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过目难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标题的吸引力、说明力和感染力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利用修辞手法,有的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不一而足,本文拟就标题制作中使用方言的现象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昔日风光今不再“广播电视报的好日子过去了!”——如今,广播电视报的同仁每到一起,往往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样的感叹自有对过去的欣慰和留恋——曾几何时,广播电视报真是个不愁嫁的“皇帝女儿”。电视节目单编排妥当,再加上点影星逸事、文体趣闻、副刊散文,往报摊上一撒,报贩们保证是踊跃地卖广播电视报!十几万、几十万的发行量几乎都是  相似文献   

19.
科技论文的标题及其拟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论文的标题及其拟定王士敏,陈玉堂,李穆对于标题,人们给予了各种形象、生动的比喻。有人说它是“文章的旗帜”,也有人称它为“文章的眼睛”……说法虽然不同,却都道出了标题在文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科技论文来说,标题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其读者的阅读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收音机、电视机的进入家庭,广播电视报正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如果说现在收音机,尤其是电视机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基本生活资料,那么依附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广播电视报从目前看还远末成为家庭的基本生话资料。怎样才能使广播电视报成为家庭的“基本生活资料”——即广播电视报真正成为一份家庭化的报纸呢?本文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时策。一、广播电视报首先应是家庭休闲报有些研究人员把广播电视报的读者群总结成这样几种人:“放学回家”、“赋闲在家”、“机关茗家”、“企业居家”,他们既喜爱读书看报,又是喜欢听广播看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