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近代中国贫弱的年代里,张謇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念,毅然兴办女子教育,使地方女子不困于无学之苦。张謇注重女子精神品格的陶熔,就是将学知识、学技能与女子自身的精神面貌、生存状态、品行修为融为一体,并扩大到家国和社会,有改变女子生存样貌和社会风气的意图。然而张謇毕竟是近代中国新旧递嬗时代的人物,他的女子教育思想和主张,不免带有旧时代的痕迹,没有超脱传统阃范的范畴,更没有达到女权的高度,但他的思想和实践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
传统与现代: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中的张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状元张謇在家乡南通"办实业、兴教育、举公益",成就卓越,惠泽时人与后代,被誉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作为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精英,张謇对中国的优秀教育传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继承,同时又以开放的心态拥抱现代性。张謇"会通古今,兼具中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体现了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所进行的融合与选择。他的经验对于当前我国的教育问题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謇的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教育救国”又是张謇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张謇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传统教育、科考经历和晚清社会的剧烈变迁,以及他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共同构成了其“教育救国”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4.
清末状元张謇在家乡南通"办实业、兴教育、举公益",成就卓越,惠泽时人与后代。张謇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深受中国传统教育弊端之累,因此他的教育价值观更多从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得到启发,"人文以化成天下"为其核心主张。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先驱,张謇开风气之先,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他将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教育与实业迭相为用,打破了中国传统人文教育的一统性,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新纪元。张謇的教育价值观,结合现代教育观念和传统文化精神于一体,不仅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且对于解决当今中国教育领域的一些问题,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张謇精神,将张謇故居、南通博物苑设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张謇教育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有很多契合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应重点关注张謇教育思想和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在契合点,通过灵活运用张謇教育思想,点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相似文献   

6.
《张謇教育文论选注》是教育史,它通过对张謇教育情怀、实践与思想的梳理、解释,呈现了南通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历程,并且折射出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情境和脉络;是教育学,它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彰显出张謇"村落主义"理念的伟大抱负和鲜明特色,也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的启迪;是教育家评传,它采用多种方式对张謇这位伟大教育家进行多视角的解读,让张謇可贵而独特的教育人格在对其文论的选注中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7.
在为推进近代中国教育转型作出努力的同时,张謇创造性地把现代教育理念融于传统“父道”之中。张謇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良好家风的传承,是对自身科举经历和教育探索的反思,是对近代民族危机和西学东渐的警醒。他最早提出“体德智”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借古鉴今、中西兼顾、言传身教、知行并进的教育方法,把家庭教育全过程地贯穿于其子张孝若成长的各个环节,对今天的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清末光绪年间甲午恩科状元,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教育思想是深刻而丰富的,他的农业教育思想同样是丰富而深刻的。今天我们探讨研究张謇的农业教育思想,很有现实意义,对我们办好农业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借鉴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张謇的实业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是“国泰民安”。以及为实现“国泰民安”所从事的实业和教育活动。其实业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张謇的实业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张謇的研究从他在世时既已开始,尤其是近十年的研究更是成果丰硕。这些研究主要体现在张謇的政治思想和活动、经济思想和活动、教育思想和活动以及文化和慈善公益活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张謇师从张裕钊学习古文法始,张裕钊的学识、人品给张謇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淡薄功名利禄、爱国之心,对张謇的思想形成影响极深,为张謇的务实、进取奠定了思想基础;张謇的”父教育母实业”思想发扬了恩师的“讲求时务”的教育思想:张裕钊勤练书法的精神为张謇所学习,尤其是楷书上的指点,使张謇的书法终成大气。  相似文献   

12.
张謇和蔡元培同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教育现代化的先驱.虽然他们两人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面临的是同样的社会状况,但是由于年龄、资历和受教育背景的差异,他们在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中,选择了不同的路径,表现出不同的教育思想.比较张謇和蔡元培在教育思想上的异同,发掘他们凸显各自特点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对于我们思考和解决当前我国现实存在的教育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张謇对儿童教育的探索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是我国最早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儿童教育家之一,他的儿童教育观开了一代新风.张謇的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与创造性,是我国儿童教育的启蒙者;张謇亲力亲为,创办了370多所学校,是我国近代儿童教育的践行者;张謇创办了通州女子师范,是我国女子师范教育的开拓者;张謇始终把对儿童的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贯穿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是我国早期儿童素质教育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14.
张謇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謇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他在江苏南通的教育实践成就卓,极富特色。他较早地提出了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创造了“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促进实业”的成功模式,反映了教育从边缘走向经济中心这一历史发展的趋势。张謇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就近代张謇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探讨张謇体育教育思想与实践在近代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挖掘张謇体育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精髓.张謇构建的中国近代比较超前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和近代社会体育教育体系以及两者比较完美的结合,成为20世纪初中国体育教育史上发展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开拓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季子九录·教育录》编年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季子九录&;#183;教育录》是研究张謇的教育思想和活动的重要史料。当初编辑之时,因疏于考证和校定,致使对一些文稿的成文时间注释失实。后《教育录》被整合进《张謇全集》,编年问题依然存在。2000年3月,张謇研究中心启动了对《张謇全集》的补遗和校定工作,但仍然存在错、讹、衍、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征程中,张謇是一个伟大的开拓者,是一个公认的英雄。但是,由于中国早期现代化环境的恶劣,以及主体自身的传统文化包袱过重,张謇又不得不扮演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解读《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研究》一书,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正是这种“当代史”的需要,要求张謇早期现代化实践的历史再度发言。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素有“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张謇先生的教育思想影响着通州近百年来的教育发展。“三生德育”作为张謇“大生”思想的赓续,不仅是对张謇教育思想的创新,更是区域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在整体推进“三生德育”项目建设中,通州区绘就了“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活泼生长,让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满新意,让每一次生长都能被看见”的育人新画卷。  相似文献   

19.
张謇,我国近代著名的企业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在“兴教育、办企业”中,秉持忠孝仁爱之德,凸显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黎民百姓以及民族兴旺,并将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与西方的创新精神进行有效结合,进而形成具备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立足新时代,高职教育应将张謇企业家精神引入校园,为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共同进步做出贡献。对此,文章从张謇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内涵出发,探究其对现代高职教育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张謇实业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张謇的实业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思想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目前我国走职业教育与经济良性互动之路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