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茜  朴基成 《兰台世界》2016,(12):115-118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之一。该书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早期神仙道教在巴蜀之地的起源与发展,是我们研究早期道教地域性特征的可贵资源。以《华阳国志》为文本,详细考证了神仙信仰、巫鬼信仰、黄老道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五斗米道"在巴蜀之地的起源与发展,揭示了巴蜀早期神仙道教的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大一统”思想,就是重视和推崇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优良传统。“大一统”思想,经过历代传承,已升华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成了中国历代史家评史的标准和写史的基调。东晋史家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部史书。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史志之一。它记载了从远古到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0)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全书12卷,从内容看,可分三个部分:第1-4卷,着重记述了巴、蜀、汉中、南中各郡的自然…  相似文献   

3.
说“论赞”     
“论赞”,是中国历代书籍和文章中的一种定型化的文字体式。包括史书中的论赞以及这种论赞的衍生物——其他作品继承和仿照史书的论赞体所作的论赞。 史书中的论赞,指史书纪传篇之末所附的评语。其名目很多,《左传》称“君子曰”、“君子谓”或“孔子曰”;《史记》称“太史公曰”;《汉书》、《后汉书》。《明史》等皆称“赞曰”;汉荀悦《前汉纪》《宋史》、《清史稿》等皆称“论曰”;《三国志》称“评曰”;常璩《华阳国志》称“撰曰”;《旧唐书》称“史臣曰”;《资治通鉴》称“臣光曰”。其他还有称为“议”“诠”“序”  相似文献   

4.
方志之兴尚矣。《周官》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说者谓即后世邑乘之权舆。然其文不曰“掌方志”,而曰“掌道方志”,故郑玄注云:“说四方所识久远之事,以告王观博古所识,若鲁有大庭氏之库,殽之二陵”,明其为口头传说,非有成书也。古人方隅地史,今日所存,莫早于袁康《越绝书》之《吴地》《越地》两传,垂二千年;次则常璩《华阳国志》,将千七百年矣。读《隋书·经籍志》,地理一类,元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期刊史上,《点石斋画报》不是最早的画报。按新闻史家胡道静先生在《报坛逸话》中的说法:“最早的画报为上海清心画馆所出的《画图新报》,第四才挨到《点石斋画报》”。如果一定要冠以“第一”的雅号,《点石斋画报》可称“第一个石印”、第  相似文献   

6.
飞花拾零     
文摘由来文摘最早产生于公元前3600年前后的苏美尔文明时期。“文摘”一词,最早在拉丁文中出现,意为“抽取”。18世纪初,出现了第一批文摘刊物。如《建设》、《环球——知识与娱乐》、《每月评论》等。这些刊物的内容包罗万象,重点是对一些著作的摘录或介绍。19世纪初,科技事业的突飞猛进,“单科学术型”的文摘刊物应运而生。菲西那1830年创办  相似文献   

7.
首届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发奖大会于1988年10月28日在成都召开。共有175种图书获奖,其中一等奖有《剑南诗专稿校注》、《全宋文》、《走向世界丛书》、《唐刺史考》、《全清散曲》、《兵书集成》、《唐宋词通论》、《道藏》、《光绪顺天府圪》、《华阳国志校补图注》等31种。  相似文献   

8.
高强 《兰台世界》2005,(9):126-126
中文“历史”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何时成为常用名词?葛懋春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一书认为,“历史”一词出于清末;梁宗强编著的《中国历史之最》一书认为,1903年“史学”课更名为“历史”课,这是我国最早出现“历史”一词,并且可能是从日本传入。  相似文献   

9.
《孝经》是儒家专论孝道的书。在儒家经典的所谓《十三经》中是部头最小的,全书不足二千言,但它却与其他“经书”一样,在封建时代倍受重视,具有深远影响。 一、《孝经》的作者、成书和流传 《孝经》一书最早著录于班固《汉书·艺文志》“六艺”类:“《孝经》一篇,十八章。”“六艺”,指“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但“六艺略”所著录的不仅是六经,诸经传记亦在其列,“六艺略”中所包括的《论语》、《孝经》,并不属于“六经”传记,显然是有意将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周报,是1609年德国出版的《报道或新闻报》。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日报,是1663年德国出版的《莱比锡新闻》。世界上首次使用“报纸”一词的,是1665年11月16日英国出版的《牛津公报》。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最早的戏剧杂志,是1904年在上海出版的《二十世纪大舞台》,主编陈去病。我国改良派狄楚青1904年在上海出版的《时报》,首创分版编辑,掺用大小字排印“时评”。我国第一家通讯社——中兴通讯社,1904年在广州创办。美商经营的天津美烟公司1906年出版的《北清烟报》(月刊),是我国最早的企业报。我国最早在国外创办的通讯社,是1908年李盛(钅圣)、王慕陶在比利时创办的“远东通讯社”。  相似文献   

12.
“编辑”这个词,按古代的解释,“编”指古时用以穿联竹筒的皮条或绳子,“辑”与“集”同。“编辑”联用就是收集整理的意思。如果按这个解释,那末我国做编辑工作的人很早就有了。《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文学史上说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散文集,相传是由孔子编选而成。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据《史记》等书记载,也系由孔子删定。这些说法虽然  相似文献   

13.
1984年3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闻学简明词典》(余家宏等编写)是部中型工具书,最近因写文章查阅该书某些词条,发现有两处失误。一、词典第216页“瞿秋白”条,写道:“瞿秋白同年(1920年)10月,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访问苏俄,最早向中国人民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真实情况”。其中“最早”一词欠妥。瞿秋白当时是与俞颂华、李仲武一道去苏联的。三个人都为《晨报》写稿,并相约各自侧重写  相似文献   

14.
报纸趣闻     
报纸趣闻一、世界报纸之最1.距今1200多年我国唐朝的《开元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2、1609年德国的《报道与新闻报),是世界上最早的铅印报纸。3.法国在1631年创刊的《报纸》,是世界上最早用“报纸”这一词汇的报。4.为了纪念美国《独立宣言》...  相似文献   

15.
1993年冬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终于在1998年5月出版了。其中竹简本《老子》(下简称“竹简本”或“简本”),是迄今为止所见年代最早、手迹最真、最为原始的《老子》,与帛书《老子》(下简称“帛本”)、今本《老子》比,它有很大不同。 (1)简本《老  相似文献   

16.
元旦·春节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旦”的意思是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谓之“元正”;晋代瘐阐《扬  相似文献   

17.
1984年3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闻学简明词典》(余家宏等编写)是部中型工具书,最近因写文章查阅该书某些词条,发现有两处失误。一、词典第216页“瞿秋白”条,写道:“瞿秋白同年(1920年)10月,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访问苏俄,最早向中国人民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真实情况”。其中“最早”一词欠妥。瞿秋白当时是与俞颂华、李仲武一道去苏联的。三个人都为《晨报》写稿,并相约各自侧重写  相似文献   

18.
媒体骚挠     
从某些方面说,媒体正在由社会的守望者变成骚挠者,比如骚挠一些城市、骚挠一些人群等。拿城市说话,最早是从《新周刊》开始的,如“第四城”、“回到北京”、“城市魅力榜”等等,其后, 《三联生活周刊》跟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明代文学史上有所谓“四大奇书”之说。“四大奇书”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四书。在这“四大奇书”中,引起争议最多和研究最为困难的当数被世人视为“淫书”、“禁书”的《金瓶梅》。《金瓶梅》一书,从最早见诸文字记载,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因所谓“淫书”、“禁书”的原因,也因为国人观念问题,导致一直以来对它的研究进展缓慢。其实《金瓶梅》自诞生后,人们对它的思想内容评价并非完全一致,有的甚至有截然相反的认识,褒扬者认为该书乃“稗官之上乘,炉锤之妙手”、“纯是一部史官文字”,贬抑者则谓之“诲淫之书”、“坏人心术”、“丧心败德”。  相似文献   

20.
《盐梅记》最早见于明末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著录,列入“能品”,题“青山高士”作。《祁氏读书楼目录》、《鸣野山房书目》并著录。看来是明中叶至明末之间的作品,但却早已失传。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记云:“青山高士,姓名、字号、籍里,今已不详;生平事迹无从稽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