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范文意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作文,也是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在小学语文习作教育中,范文是指老师从学生中选择的,或者从其他资料中摘取的习作.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习范文,这种学习可能是内容上的、题材上的、表达手法上的、格式上的等等多方面.作为小学习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范文广泛地运用于小学课堂中,但范文的使用究竟有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此外,范文的使用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影响,而这一点常常被广大教师忽略.如何有效地利用范文,使学生的习作水平有质的提高呢?本文将从课内教材范文、课外范文这两个角度来讨论如何让范文的使用更为有效,最后还将谈到在范文使用过程中应该避免的问题.将这三个构建在一起,形成有效使用范文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年级学生是学习习作的初始阶段,教会学生习作方法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结合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从"抓住重点,范文引路;单元入手,各有侧重;读写结合,尝试练笔"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大教育家朱熹曾经指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可见,巧用范文,由仿到创,这是学习习作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范文进行仿写,引领蹒跚学步的中年级孩子其乐融融地踏上习作之旅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各年级的习作训练中一般都会安排有一篇例文或精彩片段,这些例文或片段都是根据习作要求提供的行款规范的初中学生作文,是用学生们的口气、初中生的语言来写他们生活的。范文的存在让学生在模仿与运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提醒暗示学生的作用。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利用范文去指导学生的写作,  相似文献   

5.
仿写是中年级习作训练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中,以"听写"切入,以范文引路,引导学生大量仿写,仿句式、仿顺序、仿结构、仿情感,注重突破传统,力求创新。实践表明,指导学生从仿写起步,无疑是提高中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6.
中年级习作教学十分关键,教不教?怎么教?是困扰许多语文教师的问题。本文试着从教师作文教学实践的角度,呈现简单而又有效的习作教学策略。记录生活、游戏活动、模仿范文以及作前作后阅读等教学策略,能切实有效地让学生不惧作文,甚至喜欢作文。  相似文献   

7.
习作教学难,中年级习作起步阶段的教学更加难。三年级习作刚刚起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是中段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中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加强习作指导为了迅速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达到自己预期的教学效果,不少老师在习作指导课上或拔高要求,或大包大揽,事无巨细,一一为学生充分考虑,务必使学生能洋洋洒洒写就一篇自己认为比较理想的习作。到底应该如何对这些刚在写作的道路上蹒跚起步的学生进行习作指导?  相似文献   

8.
中年级语文教学的最大难题就是习作指导,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特别强调了“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由此可见,中年级习作重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重在让学生有话可说,无话不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我从小就坚持写日记,语文成绩一直很好。”  相似文献   

9.
在作文指导课中适当地运用范文引路,能为学生习作起到"拐棍"的作用。但教学实践中,我们有许多教师在使用范文上显得很盲目。本文中我就结合最近听的作文指导课谈谈自己对如何合理使用范文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关系到高年级的习作教学.作为教师,在这一阶段如何使学生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轻松地踏上习作之路.  相似文献   

11.
习作目的: 小学中年级属于学生习作起步阶段,写一件活动是中年级学生习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虽然学生天天在做各种各样的活动,但是由于缺乏教师对活动作文的有效指导,真正让他写的时候却依然语言空洞,叙述如记流水账,习作有畏难情绪.本次习作教师意在利用一个纸盒和一张纸条,搞一个简单的活动,同时通过现场同步习作指导,让学生学会把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活动及自己的感受用真实的语言有序地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习作训练一般从中年级开始。中年级作为低年级与高年级的“纽带”,习作教学也自有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3-4年级重在减少束缚,使学生自由表达。中年级习作教学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学会表达,自由表达?这里谈几点看法。一、培养兴趣乐于表达中年级习作教学是在低年级说话写话的基础上过渡到“习作”,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与信心,注意消除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和对习作的厌恶感。因此,在中年级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3.
抓住学生装饰黑板这一契机,让其写一篇习作,并将"这一篇"作为范文,开展习作指导。具体的教学步骤是:让学生用一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特长,引出范文;学生研读习作,讨论范文;小作者交流创作心得,反思范文;教师站在高位"画龙点睛",总结范文。  相似文献   

14.
一、把握好习作的时间 在什么时候习作最合适?这应该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前思考的第一个重要问题.以往的课程安排总是在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某天上午或下午有两节连堂的语文课,称之为"作文"课.每每上这两节课,学生总会唉声叹气,思维的弦被绷得紧紧的.课堂上学生更是硬着头皮,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将文章凑齐.更有甚者,有些学生为了应付习作,早早找来几篇范文,老师一布置题目,他们马上就把范文抄在作文本上,交差了事.这样的教学,没有将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让学生被动地进行习作,完成的习作肯定是套话、空话、假话.  相似文献   

15.
习作教学中,只呈现范文结果是不够的。教师要在呈现范文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本次习作知识的生产过程,聚焦本次习作的重点,实现教评一致的有效指导,这样才能发挥范文的最大作用。只有这样的范文,才是好范文。  相似文献   

16.
从说话写话到习作,对刚迈入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过渡,更是一个飞跃。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做好观察积累、活动体验、诵读感悟、习作指导和评价这几个方面,让小学中年级学生轻松快乐地习作。  相似文献   

17.
动作思维是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础。尤其是中年级以下学生,离开了动作思维,习作就会语无伦次、空洞无物。反之,如果教师注重发展学生的动作思维,学生的习作能力就会稳步提高。这是学生年龄特征形成的规律。以下就谈谈我的体会。一、表演动作,培养言之有序的能力要求学生写某种活动,通常老师都会作比较细致的动作指导。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动作思维的训  相似文献   

18.
学习过书法的人都知道,模仿名家书法是初学书法者快速入门的最好方法。在小学中年级作文片段练习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根据中年级学生基础薄、知识窄、积累少等实际学习情况,运用仿写的方法进行作文训练,根据单元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精选一篇或多篇范文,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消化范文,按照范文提供的观察认识人和事物的方法开展实际体验,然后对自己熟悉生活场景,运用适当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拟出作文提纲,进而完成作文习作。小学阶段的作文学习,大致要经历低年级说话写话、中年级片段练习、高年级谋篇布局三大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  相似文献   

19.
一2003年3月,我面临一个难题———将要公开执教一堂作文课。虽然有过校级乃至地区级的作文兴趣活动课的教学经验,虽然有过一年中指导几十篇学生习作发表的经历,但我仍有很多困惑:1.应该说,一开始对现场作文指导的教学结构都是含混不清的。40分钟,要不要安排写?如果写的话,评议的环节怎么处理?2.从我以前的作文教学来看,是“玩”一段,写一段,改一段。至于说指导,更多的是点燃学生表达的欲望及对学生作文反复评改打磨。课堂上往往多见学生的活动,几乎没有技巧的指点。这是现场习作指导吗?3.如何去体现教师的指导?这里涉及到范文的使用。如果…  相似文献   

20.
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刚刚起步,如何在起步阶段正确指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我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收效甚好。一、激发兴趣,想说敢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激发兴趣,要不断告诉学生,作文并不困难,无非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作文不过是在纸上用笔说话而已。激发习作兴趣首先要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营造浓厚的说话氛围,千方百计让学生想说敢说,教师相机帮扶,力求把想说的说得具体、说得有条理,习作自然就能水到渠成。激发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