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老师该如何给与孩子们轻松和谐的课堂,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自身的学习、实践和探索,试从平等对话、激发情感、师生互动这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做法和想法。课堂上,教师要试着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语文课堂,目的在于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人性在这种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尽情释放、洒脱驰骋。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那句老话,要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小天地,生活中的语文才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我们探索让生活中的语文走进课堂,再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大课堂。一、立足生活,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要让学生从教材中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就要求语  相似文献   

3.
中职语文教学呼唤绿色课堂。绿色课堂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能给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促进优质高效课堂的构建。绿色课堂崇尚自然和谐、民主互动、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构建绿色课堂,一是要让它成为师生和谐交流,实现学生自由、主动、健康发展的乐园;二让它成为师生生成互动、放飞学生个性的沃土;三要让学生美读,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理解文本蕴含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但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而且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也进行了新的阐述和定位:课程不能把学生与生活割裂开来,而应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应使学生与  相似文献   

5.
和谐发展,不仅是时代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实现和谐发展教育的关键是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和谐课堂的要素要具备三动(主动、互动、能动)和三性(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用EEPO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积极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下面谈谈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利用EEPO有效教学模式构建和谐有效课堂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境界,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格调。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学习心境,促使学生真情自发、思想自由、方式自主;营造开放的语文意境,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互动的课堂情境,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本”互动:创设自觉的发展环境,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会学生用语文的眼光看待生活,鼓励学生用语文的方式表达生活。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与语文的关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构建"生活化"的语文学习环境开展"语文化"的生活实践,让语文与生活同行,课堂与精彩相伴。  相似文献   

8.
和谐课堂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提高,情感受到感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改变课堂评价方式,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只有在和谐的课堂中,学生才能愉快地学习,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指出: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语文课堂,旨在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个性在这种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尽情释放,洒脱驰骋。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下,教师该如何构建轻松和谐的新型课堂,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从民主、激励、师生互动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自主性。作为教师,如果能创设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氖围,就能让学生“苦于学”变成“乐中学”。和谐的课堂氛围离不开心理环境的构成。这种心理环境是由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和教师教的心理环境形成的互动.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语文智慧课堂?简言之,就是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它是教育思维和教育情感互动的产物,是师生智慧互动共生的过程与结果。①其教学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超越知识、共同走向智慧的过程。思维是语文智慧课堂的核心,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智慧。因此,语文智慧课堂应当是学生思维生成、发展的场所,应当努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为此,语文  相似文献   

12.
语文环境课程是指学校通过语文教育环境潜在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语文教育经验。与纯客观、纯自然的环境不同,它注重施受双方情意、价值取向乃至人格的互动与感应,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一种积极的倾向与体验。它是环境育人规律在语文教学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许宝忠 《语文天地》2011,(24):45-46
语文智慧课堂,是指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它是教育思维和教育情感互动的产物,是师生智慧互动共生的过程与结果(吴永军,《关于智慧课堂的再思考》,《新课程研究》,2008年第4期)。思维是语文智慧课堂的核心,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智慧"。因此,语文智慧课堂应当是学生思维生成和发展的场所,应当努力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为此,语文教师的所有课堂行为,尤其是教师的提问,要具有  相似文献   

14.
要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课堂缺乏生气和乐趣、师生生命力湮灭这一现状,教师应构建生态课堂环境。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它注重学生自我发展、关注学生潜能发展、立足学生发展全面、弘扬学生个性。它要求课堂环境和谐自然,师生的心理环境自由开放,学生的交往环境呈现多边互动状态。在生态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与学生的生命内驱力融为一体,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生命姿态得以自由绽放。  相似文献   

15.
陈红英 《教师》2013,(14):33-34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语文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进行情境互动、问题互动、合作互动等有特色的教学,提升课堂效率,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能够整合教学资源,增添课堂情趣,增加语文感染力,丰富学生体验,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语文课堂变得别样精彩。  相似文献   

17.
要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课堂缺乏生气和乐趣、师生生命力湮灭这一现状,教师应构建生态课堂环境。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它注重学生自我发展、关注学生潜能发展、立足学生发展全面、弘扬学生个性。它要求课堂环境和谐自然,师生的心理环境自由开放,学生的交往环境呈现多边互动状态。在生态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与学生的生命内驱力融为一体,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生命姿态得以自由绽放。  相似文献   

18.
传统机械、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倍感枯燥,甚至反感,背离了教育规律。现在我们基于现代化教育理念,打造多元互动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提升语文素质,让语文课堂"动"起来。  相似文献   

19.
姚凤霞 《新疆教育》2012,(12):58-58
新课标下教师该如何构建轻松和谐的新型课堂,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语文课堂,旨在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人性在这种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尽情释放、洒脱驰骋。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正>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并逐步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来,构建了一个课堂"教"与"学"的和谐平台,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并能够促进数学教学内容的展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