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雕与鼹鼠     
有一个大树林子,树木很多,并且非常茂盛。有一天,从远方来了两个雕,一个是公雕,一个是母雕。那母雕今年夏季就要生小雕了。公雕见了这个树林子,便向母雕说道:"啊,这可是绝妙的所在呀!"母雕说道:"这里树木茂盛,实在是绝妙的所在呀!"公雕说道:"我是鸟王所以我居住的地方,必须特别的壮丽,要不然便不成体统了。你看这个地方,我们住着很相宜吧?"母雕说道:"这个地方很相宜,就住在此地吧!况且我不久就要  相似文献   

2.
琳达从贵金属店的地下金库里盗出了一百公斤金块,企图放在轿车里,连车一起装上货轮运往国外。团侦探得到了这一情报,迅速报告了警方。刑警立即赶往码头,在装船前将琳达的车扣了下来。"请稍等一下,你们要干什么?我这车上可没装任何违禁物品呀!"琳达抗议说。"你说谎。从贵金属店盗来的金块就藏在里面。是团侦探告诉我们的,肯定不会错。"刑警们检查着汽车,可是搜来搜去,连一点黄金也没找到。一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地纷纷加快了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领域的立法进程。然而地方在立法中行使其先行先试权时必然存在如何与科学民主立法的理念相协调的问题。需要对地方立法先行先试权和科学民主立法分别进行解读,结合现实实践要求进行反思,以实现其二者的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4.
薛海潮 《新高考》2011,(Z1):13-14
【作文题】(江苏省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请以"有这样一个地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写作指导】这是限制了文体的命题作文。解读本作文题时,应紧扣"这样"、"一个"和"地方"三个词语。关于对"这样"的理解:①突出"地方"的独特性;②"地方"不可无选择性。关于对"一个"的理解:①强调了"地方"的独特性;②明确限制"地方"的数量。关于对"地方"的理解:当然,"地方"也是开放的,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发挥空间,也是行文重心所在。譬如:①"有故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科研和为经济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三大基本职能,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教育、科技和经济形成"黄金三角",那么如何依托高等院校来发展社会经济便是高教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地方理工类高校不仅具有现代大学所具有的三大基本职能,同时又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并与地方经济、地方产业界有着天然联系的办学优势。因此,如何将地方理工类高校的办学目标与地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对这样一个提法特别有感触,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说:"教师要在课堂上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进"的地方,"有所不为"的地方就是自己要"退"的地方.在"有所为"的地方"退了"叫"缺位",在"有所不为"的地方"进"了叫"越位".  相似文献   

7.
宜宾学院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4,(2):F0004-F0004
正作为四川省唯一一个"省市共建"的高校,宜宾学院在办学理念中,鲜明地提出了要"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该理念的基本内涵是植根地方、依靠地方、服务地方,最终实现引领地方的目标。形成"一二三四"服务社会体系。"一"就是一个目标: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就是实现两个需要:宜宾学院发展需要宜宾市,宜宾市需要宜宾学院发展;"三"就是服务的  相似文献   

8.
"地方感"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中心话题,主要是指人与地方之间产生的互动体验。它是印第安文学中蕴含的特色元素。本文拟对琳达·霍根小说《恶灵》中的"地方感"进行研究,发现印第安人"地方感"的遗失是全球殖民化进程的一个特写,重构则是对印第安文化进行"去殖民化"处理。失域表示印第安人"地方感"缺失的后殖民状态,归域是通过记忆和想象重建"地方感",进而重塑自我身份、重建民族文化身份。经过失域到归域的过程,印第安民族的"地方感"再也无法回到原初状态,被赋予新意的"地方感"是动态的、离散的。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我国电影的发展之路与国家进程一样,曲折而坎坷。由于被牢牢地缚在政治斗争的战车上,电影便成了特殊气候的"晴雨表"。第一轮劫难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故事片《荣誉属于谁》:两位曾经并肩战斗的老战友,解放后转业到地方工作,因思想观念不同而产生了冲突,最终是先进思想战胜了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的重要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地方高校统战工作,应做到: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深化地方高校统战工作的服务功能;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凸显地方高校统战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根本要求,促进地方高校统战工作的健康发展;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提高地方高校统战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地方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同时,地方高校应对"工匠精神"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因此,围绕地方高校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展开研究,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以及地方高校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培育路径,以期将"工匠精神"融入地方高校人才培育战略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是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本文结合在中国石油大学的多年教学实践,介绍了"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和课程建设方面的具体成果。  相似文献   

13.
地方债务作为重要的财政工具,其使用日渐频繁与广泛。在现有财政体制下,地方债务管理的制度建设滞后于其实际使用水平,导致我国地方债务潜存着风险。除财政体制外,地方债务同时又与宏观经济调控、地方政府治理效率紧密关联,表明地方债务的制度改革既在债务管理本身,也在债务管理之外。分析我国地方债务制度的特征,探讨地方债务风险的形成机制,提出以"自我调节为主、集中调节为辅"的改革逻辑,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改革路径的同时并举。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正从"自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转向以"社会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肩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重任。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性教学,应该是地方高校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命题。地方高校旅游专业应立足地方,依托区域特色旅游资源,形成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本文以皖西学院为例,从实践性教学体系、实施途径和对策措施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质量,逐渐成为重要的教育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对钢琴基础课"双基"教学策略探究,对于钢琴基础课"双基"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对钢琴基础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深入探究地方本科院校对钢琴基础课"双基"教学策略非常重要。本文将简要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对钢琴基础课"双基"教学策略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有效的确保地方本科院校对钢琴基础课"双基"教学活动顺利的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6.
罗伯特·克里利强调"地方"属于个人,与具体的地理位置关系不大,而与个人内心的感知有关,且具有流变性的特点。克里利流变的诗歌呈现的是一个有别于受欧洲传统羁绊的诗歌新世界,是他和其他美国人共同分享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也因而成为克里利本土意识的载体。在流变的"地方"中,存在着一个不变的地方,即克里利生于斯,长于斯的新英格兰。  相似文献   

17.
地方大学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与"地方大学"相近并易混淆的概念有"地方高校""新建本科院校"和中国"新大学"等,区别它们有助于研究的针对性。地方大学经过多年外延式快速扩张后,普遍陷入多重发展困境之中,如价值困境、技术困境、组织困境和制度困境等。破解地方大学发展困境的有效策略是转型,地方大学转型有其必要性、可行性和方向性。  相似文献   

18.
自升本以来,玉林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确立"立足地域文化,突出专业特色"的专业建设指导方针,构建"立足地方需要,突出应用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传承历史文化,凸现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打造"侨乡文化特色研究团队",建立依托地方资源的实践实训平台并探索地方文化研究性学习路子,实践探索了地方院校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9.
某种程度上,"地方"在中国教育改革中的角色是最尴尬也是最难扮演的。教育改革在"地方"层面的生存与生产,可能影响或改变整个教育改革的预先设计、实际进程和阶段性结局。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中地方的生存和生产应着重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地方如何通过时间的"中"智慧、空间的"中"智慧和行动的"中"智慧,履行上通下达的改革运作逻辑;二是地方如何借助改革情面的"给"与"取",寻找"在一起"的感觉,完成改革情感的集体感染与建构;三是地方如何在以为是却并非是、以为有却并非有、以为得却并非得的诸多不确定中,博弈地方与国家、地方与学校的利益关系和格局重组。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理念下,地方高校教学模式必须适应培养新工科人才的需要。地方高校需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实施"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类专业为"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