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愈来愈明显。需求,它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由于消费需求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投资需求,出口需求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所占份额还比较小、投资需求可以说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预计在未来15年,投资需求仍将是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孙晓华  李传杰 《科研管理》2010,31(1):93-103
摘要:在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土企业的市场空间存在挤出效应,加之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嵌入造成用户对国内产品需求的低端化趋势,导致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本土产业部门缺乏足够的需求支撑,难以实现产业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本文以“市场换技术”战略为背景,从开放经济视角扩展了有效需求规模的概念,并在全球价值链理论框架下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双重需求结构特征,认为有效需求规模不足和需求结构低端化是抑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有效需求规模与产业创新能力存在严格的双向因果关系;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显示,需求结构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原因是本土企业长期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而无法起到激励自主研发的应有效果。因而,以突破需求因素制约为导向的政策措施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3.
葛长发 《内江科技》2008,29(2):75-76
近年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的作用一直在增强,而消费对GDP的贡献则呈下降趋势,宏观经济总体上表现为内外失衡。本文分析了我国以投资需求为主来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模式的利弊以及消费需求偏低的原因,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债市场的增长引擎在各国有所不同,新兴企业债市场的发展及强劲的增长态势受到需求和供给双引擎的拉动。国内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资产规模的迅速增长以及金融危机后各地企业的融资需求是新兴国内企业债市场发展的关键原因。继续扩大和深化新兴企业债市场需要除去供给方面的限制。同时需要改善市场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正成为我国创新产出的新引擎。本文通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江苏省各地区2012-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对专利产出的拉动作用,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产出显著提高,空间集聚性较强,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对专利产出的拉动作用具有时间衰退性。由鉴于此,为促进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各地区应提高产业创新知识共享能力、加强各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以及延长战略性新产业链。  相似文献   

6.
2005年年底国家出台新的个税调整政策,将个税起征点从800元调高至1600元。本文认为,此次个税调整不仅是一项以达到社会公平为目标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同时也是我国消费需求宏观调控、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试图以凯恩斯消费理论和相关收入政策理论为微观基础,分析个税调整对我国消费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和光热利用三类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兴产业为例,应用Z-Score风险模型分析评估了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中成长导向的稳健性。分析结果表明,新兴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选择相应的成长导向,并在不同成长导向和发展模式之间进行转换。现阶段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技术与商业化示范或规模化降低成本阶段,应该坚持以"效率导向"作为主要的成长模式,进入大面积应用阶段后,新兴产业可以实现规模、效益和效率三维度的同步成长。  相似文献   

8.
摘要: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将从根本上决定21世纪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总体竞争能力。如何应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竞争,科学确立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和重点,进而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新时期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国家政治制度结构的视角介入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提出不同的国家政治制度结构决定了不同的政府管理行为,而不同的管理行为导致不同的政策导向,进而影响到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政府作用机制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本文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构建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评价指标体系,在样本指标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DEA相结合的方法对引导基金绩效进行了较为直观、客观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新兴产业整体处在快速发展成长的阶段,但大部分企业都存在着规模效率较低的问题,需要引导基金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企业自身也亟待提高技术水平、优化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江苏省各地区2012—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对专利产出的拉动作用,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产出显著提高,空间集聚性较强,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对专利产出的拉动作用具有时间衰退性。鉴于此,为促进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各地区应提高产业创新知识共享能力、加强各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以及延长战略性新兴产业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上市公司数据,应用DEA方法,将金融支持作为投入要素,对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绩效进行了测度、评价及比较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情况。从结果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效率呈现出较大的省际差异,技术因素与效率显著相关。同时,金融体制机制运行和管理效率、金融发展的规模效应以及金融发展环境也是影响因素。金融资源作为投入要素在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长三角地区都出现了冗余情况,而该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出不足主要根源在于其成长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软科学》2015,(11):39-44
从微观层面入手,以全国八大省区的上千份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尝试从政府行为、保户风险认知程度等角度进行分析,采用理论研究与计量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探究及实证检验影响保险需求的若干因素,并进一步提出强化政府作为、增大保险有效需求、促进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3.
收入分配通过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对自主创新产生了不同的经济效应。在对收入分配前后消费者需求变化进行理论分析,及运用全国数据和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第一,收入不平等与自主创新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适度的收入差距有利于创新水平的提高,但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则将抑制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二,收入不平等提高了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而后者所引致的创新产品需求规模的扩大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动力;第三,收入不平等抑制了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使得低收入阶层对创新产品难以形成有效需求,市场规模的缩小则降低了自主创新水平;第四,收入分配改革中的"提低"和"扩中"策略能够有效地培育创新产品的市场规模,因而更有利于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陈衍泰  程鹏  梁正 《科学学研究》2012,30(8):1187-1197
首先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两阶段分析框架,探析影响新兴产业演化的四维度因素,分别为"技术维度"-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选择、"市场需求维度"-本土市场需求与国际市场的协调;"产业主体维度"-在位企业与新创立企业培育的选择;"制度维度"-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的平衡。基于此,以风机制造产业为例,分析中国1980-2011年风机制造产业的成长演化过程,并探析影响产业发展轨迹的"两阶段四维度"因素。以风机制造产业为例的研究,论文最后提出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张亚斌  冯迪  张杨 《中国软科学》2012,(11):132-146
基于非位似偏好的贸易理论研究表明,收入分布将会通过需求结构影响一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本文通过包含了需求结构因素的重力方程对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在分档次消费品双边贸易中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同一门类下不同档次产品的本地市场效应存在差异;同时,需求结构随需求规模在不同区间呈现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差异化影响,其政策含义是,适应并合理利用当前的收入分布状况和需求结构,尽快挖掘立足本土需求的内生驱动因素,减少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实现产品本地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已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不同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相关产业培育方向与发展战略的制定亦不可一概而论。通过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与成长导向评估体系,有效区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并据此选择合适的成长导向,研究结论可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导向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支持,但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本文构建了产业政策工具与产业政策功能和产业发展政策需求相适应的政策支持机制,分析框架揭示了产业政策工具与产业政策功能和产业发展政策需求相适应的政策演化机制。明确了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运行的原理,并提出通过政策的反馈修正,找到制约机制作用发挥的阻碍因素的分析方法,进一步的完善了政策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的理论结构。从需求面、供给面、环境面三个角度提出政策优化思路,以期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业演化及创业合成相关理论,从新兴产业创业合成的宏观、中观、微观方面的影响因素切入,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确立由宏观经济、市场规模、行政制度、科技金融、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人力资本、资金资本、资源整合9个维度共23个指标构成的新兴产业创业合成能力评价体系;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建立新兴产业创业合成能力评价模型,确定各指标权重,其中产业集聚区规模、协同创新、知识产权、市场成长性等二级评价指标权重较高。依据各指标的重要性,为政府提升新兴产业创业合成能力及新兴产业内企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发展新兴产业对于我国赶超发达国家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经济企稳回暖,各省在国家提出七大战略性产业的背景下,有更多精力与资源来解决结构与增长方式转型的问题。论文选取分别处于我国经济区域重要发展极的广东、江苏、山东三省,梳理其与新兴产业相关的科技资源禀赋,并分析三省的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规模差异,根据三省产业定位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货紧缩 ,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是我国乃至世界性的难题。对此 ,西方国家制定了刺激有效需求的宏观政策体系 ,他们的政策措施有效地刺激了国家的经济增长 ,对拉动总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 ,也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