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真实情境任务,以学生一次课程阶段考试为事件,对学生的反事实思维进行探究。研究采用Gjesme和Nygard编制的成就动机量表修订版和自编的反事实思维问卷对某镇普通中学210名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成就动机对反事实思维有影响,成就动机高的人更容易产生上行反事实思维而成就动机低的人更容易产生下行反事实思维。  相似文献   

2.
安蕊  宁晓利 《考试周刊》2016,(14):146+89
反事实思维是对已经发生了的事件进行可能性假设的过程,产生的可替代的情况比真实发生的情况要好的被称作上行反事实思维,而产生的可替代的情况比真实发生的情况更糟的被称作下行反事实思维。下行反事实思维具有情绪功能,它的产生会给人们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应对负性事件的方式来消除负性情绪,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采用量表测量法,以巢湖学院心理健康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预警出的100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探讨其反事实思维的特点表现,研究表明:被预警大学生的反事实思维在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预警库内大学生反事实思维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大学生被试反事实思维的数量(p<0.05);预警库内与对照组被试在上行、下行反事实思维的表现上均出现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被试在指向自我与指向他人的反事实思维分数上不存在统计学相关(p>0.05)。  相似文献   

4.
使用反事实思维任务、反事实推理测试(counterfactual inference test,CIT)、Stroop色词干扰测试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isconsin card sortingtest,WCST)考察抑郁症状个体反事实思维能力与执行功能。结果表明,被试负性事件自发反事实思维能力与执行功能测试成绩显著负相关(p〈0.05);正性事件自发反事实思维与诱发反事实思维能力与执行功能测试部分指标显著相关(p〈0.05);CIT得分与执行功能检测结果无显著相关。提示反事实思维能力受损是抑郁症的特质特征,并与个体执行功能的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5.
直觉性决策是指由当前情境唤起的、对该情境的自动化和情绪化的笼统反应,这种反应与相关经验的内隐记忆具有高度一致性。分析性决策是指以逻辑规则为基础的、有意识的、理性判断的决策过程。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之间存在顺序替代、反顺序替代以及平行作用三种关系。这三种关系的具体表现受到情境线索、元认知情绪以及人格特性的影响。今后应进一步探讨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发生顺序替代和反顺序替代的具体条件,同时更加深入探讨情境、元认知情绪以及人格等因素对直觉性和分析性决策之间关系的交互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选取大二学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被试的职业决策能力用8次团体辅导进行干预,时照组不予干预.用职业决策效能量表(CDMSE)在干预前后进行评估,用团体辅导效果评估表在干预后对实验组进行主观评估.实验组接受干预后职业决策效能各维度分数显著高于其前测得分(t=2.65~4.17,P<0.05),同时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后测得分(t=2.55~4.43,P<0.05).结论,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能力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教学中,决策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是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高中生物学教学决策活动中事实、猜想、结论与评价等四个阶段及其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阐述利用决策活动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策略与方法,并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3x2x2x2(年龄x性别×有无物质奖励X团体一个体)四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创设四种“找不同”的实验情境,抽取二、四、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考察年龄、性别、物质奖励和团体压力对小学生坚持性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四年级是小学生坚持性发展的转折期;三个年龄段中坚持性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团体压力的影响显著且与年龄交互作用显著;物质奖励的影响显著;四种实验情境下小学生坚持性差异显著.其中在团体有奖励的情境下坚持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9.
基于布鲁姆的认知分类学和PISA测评框架,结合专家评定法,构建数学能力、认知水平和问题情境的三维数学高阶思维能力测评框架,依据测评框架开发相应的测试题,并对Z市11个区县的28 153名八年级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进行测评。结果表明:数学能力维度问题解决得分最低,认知水平维度评价得分最低,问题情境维度不同情境下高阶思维表现无显著差异;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存在显著差异,B水平与A水平学生间差异显著且高于D水平与C水平学生间差异;女生的数学高阶思维能力比男生略高,但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由于割裂了思维的心理过程与思维结果的逻辑形式的关系,情境探究成了思维形式的“空壳”。学生面对情境必须经历分解情境事实、选择情境事实和综合情境事实等思维心理过程才能生成知识要点,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事情的发生】上周五,教导处组织相关评委对全校写字比赛作品进行等级评定,按原活动方案分年段评比出团体优胜和个人名次。其中,三年级段中三(1)班得分为43.5分,三(3)班得分为40.0分,是全段得分最高的两个班级,按照30%评奖比例,评为“写字比赛团体优胜班”。  相似文献   

12.
决策是人认知活动的过程性结果,教师决策关涉的事项或问题本身抑或决策过程关涉伦理皆可称之为教师伦理决策。其中,教师伦理决策多与学生管理关联,关照学生成长是教师决策成为伦理决策的关键维度。真实的学校情境中教师进行伦理决策主要倾向于坚持"结果至上"的结果论思维抑或"动机为先"的非结果论思维,辨识这两种思维存在的正当性需要具象...  相似文献   

13.
文章使用职业决策剖面量表和职业决策状态问卷,调查了高职院校毕业前夕学生职业决策剖面特征与决策状态的关系,结果显示:毕业前夕学生意识到职业决策的紧迫性,敢于为自己的决策负责;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未形成最后的决策,超过一半的学生没有形成初步的职业方向;职业决策状态不同地被试在信息收集、控制点、努力投入、做最后决定的速度、拖延决定、依赖他人、妥协意愿等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理科学生与文科学生在依赖他人、取悦他人和渴望理想职业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学生在依赖他人维度上的得分高于男性学生,在渴望理想职业维度上的得分低于男性学生。高职院校应该提前职业辅导课程开设时间,推进个性化的职业决策辅导,并抓住关键剖面特征开展职业决策咨询。  相似文献   

14.
决策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思维活动,社会科学中各学科对其有不同的解释。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决策活动是认识论运动的最高环节———决策思维,是主体以事实和价值认识为基础的超前思维,认识决策的哲学认识论基础,对于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掌握决策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后悔是针对不好的或相对不好的行为结果而产生的反事实思维所诱发的一种复杂的负性情绪。影响后悔的因素有许多,该论文研究采用博弈的实验范式,研究责任对大学生博弈决策后悔的影响,通过控制被试对负性博弈结果所负的责任大小,分析三种责任水平下,被试的相关情绪体验。研究结果发现,被试主观评定的后悔强度、责任感和反事实思维上,三种责任水平均有显著差异,责任越大,相关的情绪体验越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团体辅导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方法:通过发放问卷筛选出存在职业决策困难的学生.经访谈确定实验组和控制组成员.实验过程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干预,控制组不进行干预。结果:团体辅导可以促进大学生对自我的了解.提高自信心,明确职业方向,提高职业决策能力。结论:团体辅导可以作为大学生职业辅导的有效方法。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职业规划团体辅导是一种更明确、更具体、更有针时性的职业辅导方案.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的今天,除了从小加强学生们的知识文化学习和技能学习外,同样要加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及个体社会化的培养.因此,本文作者提出要加强学生的反事实思维的教育.本文介绍了反事实思维的概念及反事实思维教育的概念,详细阐述了它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加强学生反事实思维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客观情境的反映,没有情境就没有语言的意义,语言的交流活动离不开情境。情境作用于人的感官、影响人的大脑和心理活动,那么,创设怎样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表达呢?情境是怎样作用于人的大脑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呢?笔者在口语交际《谈谈姓名》(苏教版四年级下)这一课中,观察了不同教学设计下的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得  相似文献   

19.
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是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提升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在干预组接受6次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以后,在评价自我、规划制定、目标选择、信息收集、解决问题这五个维度上得分均有显著的提高,这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后悔是只有在决策中基于反事实思维才产生的一种消极的特殊情绪.本文主要从后悔的定义,后悔的主要理论成果,后悔的研究范式、影响的后悔因素及后悔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