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我们重点探究的问题。全国各地也涌现出了一些成功的高效课堂模式,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等。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实际情况,并通过不断地探究和实践,认为高效课堂还应凸显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何彦飞 《教书育人》2012,(14):32-33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纵深推进的必然走向。关注并聚焦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如,江苏省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模式,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课堂"三三六"模式,开展类似活动的还有山东省的昌乐二中、江  相似文献   

3.
戏法人人会,奥妙各不同。目前,全国比较知名的高效课堂有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模式、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和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等。透视这些高效课堂,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我们可以发现,要想创建高效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有以下几个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一、高效的课堂教学目标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学,学生能做  相似文献   

4.
林华  赵晓  张兰 《四川教育》2012,(9):18-18
成都市实验小学在"以活动促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突破点,通过十余年的"活动教学"实践探索,形成了十四种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和七种学生自主活动模式"。教中学"就是其中一种学生自主课堂学习模式。在学校《培养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背景下,原有的教中学教学模式又有了新的创新。一"、教中学"活动教学模式"教中学"教学模式是指学生以团队形式担当教师角色,组织并引领课堂探究活动,在亲历教学的全过程中逐步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高精愿自探"。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  相似文献   

5.
丁爱华 《辅导员》2013,(12):59-60
<正>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我校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在打造"易简的、生本的、高效的数学课堂"中有了很大的收获。所谓"易简"出处为《易》之《系辞传》第一章:"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所谓"生本"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大量地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表现,而把时间尽可能让位于学生的"学"。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课堂教学入手,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  相似文献   

6.
纵观近几年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不管是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还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生在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正如杜郎口中学的徐利老师所说:"预习与否,预习效果如何,直接决定着展示课能否获得成功"。一、重视预习效果是课堂高效的前提从1940年起,叶圣陶先生就反复撰文倡议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生的预习,并明确指出:"预习是训练阅读的最主要的阶段。"新课标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倡高效课堂。课前预习是教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东莞市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关键的一年,报告听了很多,"高效课堂展示课"也听了很多,回头又"照猫画虎"试着上了几节课。但镇办中学如何打造自己的高效课堂,是照搬成功的经验,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一名在镇级中学教了二十多年的数学教师,也有了如下的思考。一、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镇办中学应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我认为,那些成功的模式不能照搬,也不能流于形式,听几次报告,听几节示范课,上几节汇报课就以为大功告成。而是要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扎扎实实解决一些问题,才能打造出自己的高效课堂。1.教师应该如何授课  相似文献   

8.
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学业负担加重,不能很快适应中学学习环境,加上中学数学比小学要抽象,难免会觉得数学枯燥乏味,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厌恶数学,所以建立有趣的高效的中学数学课堂是很有必要的。部分学校课堂"慧教巧学"模式施行以来,在课堂上为学生增加了趣味性,给学生带来了乐趣,激发了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就"慧教巧学"打造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张俊 《考试周刊》2014,(23):67-67
<正>高中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比初中生成熟。因此,自制力较强,学习相对主动。我认为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应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其次要做好备工作,整体把握教学;最后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一、打造高效课堂一个好的教师必然要能够驾驭课堂,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这与打造高效课堂密不可分。基于这一点,我们新马中学的"20+20"课堂模式很好地诠释了高效课堂。新马中学推崇"20+20"的课堂模式,把时间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摸索出对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扮演引导者、辅助者和合作者,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因此,加强对中学地理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当前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成为中学地理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高效课堂与"四环节教学法"的内涵及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自夸美纽斯倡导的班级授课制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以来,课堂就成了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建设高效课堂,自然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江苏省泰州市洋思中学原校长蔡林森带领教师团队在实践中多年探索而形成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便是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有效、高效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有幸参加省学科带头人培训改变了我很多的观念,真正明白:在最短时间内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还只是有效教学的一个方面,学生在课堂中学到能带走的知识、学会学习,在学习中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才是有效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学校学习最终是为今后走向社会的终身学习打基础。而要达到这样的最高境界,"先学后教、自主学习"是我们有效教学的最好途径。真是"听君一堂课,胜教10年书"。我豁然开朗,继而又沉思:面对字认不多、文字解  相似文献   

13.
正"三自课堂"这一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是笔者所在中学的重点校本课题,在笔者所在中学的数学教研组进行了全面推广.笔者在尝试了一段时间的"三自课堂"后,对这一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若干思考.一、"三自课堂的概念""三自课堂"立足学生的自我提问(学什么),自我设计(怎么学),自我评价(学得怎么样),其核心任务是探索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种科学的、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科学地分配教  相似文献   

14.
周丽 《考试周刊》2011,(84):227-227
我们做任何事都讲究效率,高效是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所追求的最佳状态,对教师而言,高效课堂就是追求的目标。高效课堂,简单地说就是教师高效地教,学生高效地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以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为理论核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保证高效课堂呢?  相似文献   

15.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或是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那么在新课改中如何构建高效的政治课堂呢?笔者认为重在"导"。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一语道破了高效课堂的关键——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  相似文献   

17.
纵观我国的课改奇葩,如杜郎口中学的"兵教兵"模式,兖州一中的"35+10"循环大课堂模式,还有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特别注重学案的编制.试想,一个导演如果没有拿到好的剧本,他怎能导出一部优秀的电影?同样没有精致高效课堂学案又怎能上出高效课来?课堂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是能否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也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学生在教师的"教中学"反转为教师在学生的"学中教"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围绕"翻转课堂"是什么、课堂如何实现翻转等主题,研究"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并依托《资产评估学》课堂教学来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高效初中物理课堂,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一、精心备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高效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思维有其独立性,课堂生成多。每一节课,都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20.
傅锦疆 《上海教育》2000,(3):24-25,48
长期以来,中学课堂教学的严重问题就是: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缺乏活力。要让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课堂主渠道上得以真正落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起来,进而逐步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据此,我校以探索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课堂模式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