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曲靖市各级各类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0年完成了“普及初等教育任务”,1996年完成了“普六”任务,2000年完成了“两基”任务。现在,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2429所,小学教学点2708个。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33142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0.6%。教职工53392人,教舍建筑面积618万平方米。另有农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419所,在校学员457418人。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不断提高。2002年,全市高考上线9015人,录取12199人(含二级学院、三校生、电大生等)。其中600…  相似文献   

2.
惩罚的艺术     
一堂成年人心理咨询培训课正在进行,教室里坐满了一批“老学生”。一个中年男子从后门悄悄地溜进了教室。他猫着腰,屏住呼吸,企图逃过老师的视线。他迟到了。正当他弯下身子准备坐在最后一排的最旁边的一个座位上时,老师叫住了他:“这位同学,请到前面来好吗?”他的脸顿时羞得通红,他连忙说:“对不起,老师,路上塞车了,所以我……”老师温和地说:“我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迟到的理由,可是你毕竟迟到了,就奖励你表演一个节目吧。”“表演节目?”中年男人更加羞涩了,手指不停地绞着书包带。“我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我从来没表演过节目。”他不知所措地解释着,希望老师放他一码。  相似文献   

3.
论实践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阐述了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两个概念的内涵,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是过于重视知识传承与应试,轻视实践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使教育失去了对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论述了实践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玉华 《西藏教育》2013,(12):10-12
教育援藏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教育公平理论的视角来看,其成效在于提高了西藏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促进了我国教育公平;加快了西藏义务教育的普及,促进了我区教育公平;促进了西藏教育发展,缩小了西藏教育水平与全国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陈筱君 《山东教育》2004,(13):13-13
某日在某教育杂志上读了一篇并不十分精彩的“课堂纪实”及后面附的一大篇授课人的“反思”,脑子里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原本平庸的课,经过授课人一番“说明”或“反思”,立即变得优秀起来?这堂课这么优秀,教育思想深刻,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方法新颖,教育内涵丰富,教育效果明显。总之,“智慧”和“创造”被授课人在这一堂课里充分地运用了,这堂课的的确确是一堂好课了!一“反思”,平庸的课立即就升级了。这很荒诞。还有荒诞的。一个在教育科研部门工作的干部,科研理论一套一套的,写出的科研论文经常获奖。他没有一天在小学课堂上授课的…  相似文献   

6.
李会英 《现代家教》2003,(10):21-21
有位孩子的母亲来电话说,她8岁的儿子很调皮,损坏了东西说一说他,他根本不当回事,仍然是我行我素。让我帮助她想想办法。我说,你不妨试用一下“自然后果的惩罚”法则,看看效果如何。她问什么叫“自然后果的惩罚”?我跟她解释了一通,她答应实践一下,说有了结果一定要告诉我。  相似文献   

7.
顾庆余 《上海教育》2002,(21):45-45
在鸟语花香的阳春三月,闵行区教育局组织了区内部分中小学校长赴韩国实地考察学校教育。期间,韩国济州市整体有力的教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再谈中国教育哲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8年我和陆有铨教授合写了《我国教育哲学建设的回顾与前瞻》一文,在《教育研究》1988年第11期上发表;后又经修改补充,刊登在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教育科学的回顾与瞻望》一书中。至今已逾十数年,国际国内的情况都有了很大变化,教育科学有了飞速发展,教育哲学一科也有了不少的专著和论文问世。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理应讲点新的意见,因而写了这篇拙文。  相似文献   

9.
2003年12月的《师道》杂志刊登了一篇颇为另类的文章——《假如老师欺骗了你》。文章大意说的是,某学生写信向老师发牢骚:当年老师教他规矩做人、本分做事为何会不吃香?为何那些不做实事、一天到晚吹吹拍拍的人反受到重用?老师复信说,假如老师欺骗了你,孩子,请不要埋怨,老师也是迫不得已的。最后这个老师说,为了使你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再教你一个秘诀:抛弃诚信,逢场作戏!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得最多的倒不是这个教师如此复信是否恰当,而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负面教育。坦率地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往往过分强调向学生宣传正面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人类生命两个原始细胞的瞬间结合为日后诞生的生命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人出世了.人生而平等,这是指人的权利;但造物主又是"不公"(不搞平均主义)的,它绝不让世上有任何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或事物出现.  相似文献   

11.
通观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生机与危机共存,成就与问题并存,前进与阻力相伴。面对机遇与挑战,许多教育工作者勇敢地举起了教育改革的大旗。但在各个层面的改革过程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几乎每当一种新的教育范式的出台,在克服原有范式不足的同时,又带来了新的不足。由此引发改与不改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行教育结构中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社会家庭等原因造成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重生命、珍惜生命,从而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与残忍.对学生进行生命情感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3.
常青 《江西教育》2003,(13):10-10
孩子犯了错误,有了缺点,父母常常会责备孩子。责备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手段。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父母不注重责备的方式和方法,以至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些父母惟恐责备会产生不良影响,反而不敢责备孩子。事实上,只要方法科学,适当的责备会有较好的效果。一、责备要及时。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的苦学观禁锢着人们的头脑,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被认为是天经地义。80年代起,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里,愉快教育(有的地方叫快乐教学)树起了一面大旗,公开宣布与苦学观相对立,提出应当让学生偷快地学习成长。这一思想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热烈欢迎。 一、教育愉快内涵的几点辨析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全球化现象的多维审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全球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利弊互见、机遇与挑战并存。教育全球化还是一个未完成的工程,期待全球力量的积极建构。从中国学者的视野看,当下的教育全球化进程具有经济化倾向,冲击了教育公平理念;具有殖民化倾向,消解了公民身份认同,具有弱控化倾向,侵蚀了国家教育主权。中国应对教育全球化挑战,既应解决好自身内部的问题,促进教育实力的提升,还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的建构,维护国家的教育利益。  相似文献   

16.
高明的教育要把教育的目的隐藏起来 ,隐藏在活动、游戏、故事或幽默的交谈之中。要让别人看上去是无意地去触动孩子的心灵 ,促其觉悟 ,矫正行为 ,因为这种无形的教育比直白的说教更有力量。曾遇到过一位三年级学生 ,各方面表现都尚可 ,但就是干事磨蹭。这天吃营养午餐 ,老师对学生们说 :我们一起做个游戏 ,比一比谁的午餐吃得最慢 ,获胜者能独自去操场玩小篮球。学生听了都很开心 ,于是纷纷放慢了吃饭的节奏。可是其他学生再怎么慢 ,这项冠军还是被这位磨蹭的孩子拿走。一连数天 ,他都能在饭后获得一只小篮球 ,独自玩耍。然而到了第四天 ,他…  相似文献   

17.
陈亚萍 《现代家教》2003,(10):38-38
冬天到了,只要有水的地方都结冰了。吃过午饭,我就带着小朋友出去散步。刚走到幼儿园的天门口,有一位小朋友就蹲在轮胎旁喊了起来:“老师,老师快来看啊!这儿有好多的冰……”他好像发现了宝藏一样的开心。刚喊完,很多小  相似文献   

18.
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赋予教育太多的使命,寄托了太高的希望,添加了太重的负担。于是教育就成了崇高的布道,成了神圣的苦行,成了冠冕堂皇、旷日持久的“教”“学”较劲(应试)。教育是什么?执著追求者说:教育是一种事业。与时俱进者说:教育是一种产业。没错,教育应该是一种事业,只有当事业来做,教师才肯讲奉献,学生才会求进取,教育才能营造必要的乌托邦。蓝天,白云,理想的风帆,激情的航程……失却事业的基座,教育只会沦为狭隘的教书、读书,沦为湮埋人性、失却诗意的手艺和手段。同样没错,教育是一种服务,是一种消费,因此教育可以是一种产业。按市场规律优化教…  相似文献   

19.
多年前,美国有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就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就是里根。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担任某小学校长时,看到一位学生用泥块砸另外的同学,就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办公室去。放学后,陶先生来到办…  相似文献   

20.
我今年56岁,老伴58岁,都退休在家。儿子、儿媳各忙各的,吃过早饭就匆匆忙忙走了,剩下我们老两口在家冷冷清清的。虽说不愁吃不缺花,却总感到生活中好像缺了点什么。自从我的小孙子出生后,我们家的生活好像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了。整天围着孙子忙来忙去,累是累一点,但累得心里痛快、舒畅。儿子、儿媳也都很孝顺,他们知道我们带孩子辛苦,回家后都抢着干这干那,一家人生活得乐融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