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董岩 《传媒》2003,(3):16-17
四、办好副刊要做到四有:有准确的定位、有出色的稿件、有一批好作者、有个性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了宏观上影响我国副刊发展因素,那么具体到一张报纸副刊,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需要,办得更好呢? 梁衡:首先,副刊的定位要准确,要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还要符合自己特定读者群的需  相似文献   

2.
董岩 《传媒》2003,(4):27-29
五、报纸副刊的双重性——文化性和信息性 主持人:您在谈办副刊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中曾提及副刊的基本性质是文化,我知道您一向强调报纸的信息本质,这样说来副刊是寄生在新闻大树上的花朵。  相似文献   

3.
读者为什么要读副刊,喜欢读什么样的副刊?编者为什么而编副刊?应该办出什么样的副刊?编辑与读者需要形成一些什么共识?我试图从副刊读者心理的角度做一些探讨,并从编辑的角度寻求某些相应的对策。副刊读者心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求知心理读者有求知欲,否则就不会读报。作为报纸副刊的读者,他们总  相似文献   

4.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这是英国报界的一句名言。大意是说,如果报纸上有好新闻,读者就会购买这张报纸,而要培养读者对于报纸的持久兴趣,则需要借助副刊对读者的吸引力。这样的说法虽然可能有失偏颇,但较为准确地表明了报纸副刊对于报纸本身的重要意义。因此,报纸副刊的创新与发展,从来都是关系到报纸的终极品位与内涵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尤琪 《新闻实践》2004,(6):60-61
走过百年的中国报纸副刊,已摆脱了其最初阶段的”副职“、“附属”的地位。随着报业发展和读者的需要,副刊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了很大的变革,已经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版面,是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 报界有句名言:新闻招客,副刊留客。一个好的副刊版面必然能够吸引读者。“晚霞”是浙江老  相似文献   

6.
周逸敏 《新闻通讯》2013,(10):43-44
英国报界有一句名言:“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意思是说,如果报纸版面上有好新闻,读者就会购买这张报纸,而要培养读者对于报纸的持久兴趣,则需要借助副刊对读者的吸引力。这一说法较为准确地表明了报纸副刊对于报纸本身的重要意义。报纸副刊也因它的品位和开卷有益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不少知名报纸就是因为自己的品牌副刊而赢得一大批忠实的读者。比如上海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副刊几十年来凝聚了很多上海乃至外埠的读者。中国报纸副刊已走过百年风雨,并且已经摆脱了最初形态的“副职”、“附属”的地位。随着报业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多样化,副刊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了很大的变革,已经成为最具特色与活力的版面。相对于新闻稿件而言,副刊作品的题材选择面更大,这就在无形中增强了报纸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报纸的专副刊与新闻版一起构成了一张报纸的内涵与品位。长期以来,党报的专副刊都是以传统的文学性副刊为主,但是在当代丰富而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读者喜欢什么样的专副刊?党报专副刊如何定位?版面如何配置?这些问题可能都需要做一番新的审视。本文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解放日报》《杭州日报》四张党报为例,剖析当下党报专副刊的发展态势和理念。  相似文献   

8.
地方报纸能否凸显自身鲜明的个性,办出明显有别于其他报纸的浓郁地方特色,是其生存的前提、发展的基础。实践中,报纸的地方特色帼当程度上依靠副刊来体现,因而,凸显报纸副刊的地方特色,以鲜明个性吸引读者,就成为新世纪地方报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那么,报纸副刊的地方特色从何而来呢?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报纸新闻版面的扩张,近年来报纸副刊的分量却越来越小,读者群越发狭小。面对这种困境,怎样办好报纸副刊?如何拓展副刊的读者范围?这是近年来困扰副刊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使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面临一个新的社会期待。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世界,许多地方报纸都纷纷开办了国际副刊。但作为地市一级的报纸,怎样办好国际副刊呢?怎样使国际副刊既有自己特色又受读者欢迎呢?这些问题都颇有探讨的必要。我们宁波日报时事版自1988年开始设立《国际纵横》副刊。几年来,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体会是:办好国际副刊必须从加强深度报道,增强知识性、趣味性,体现地方特色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许多县市报纷纷把增办和办好副刊当作扩大读者队伍、促进发行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如何才能办好县市报副刊呢?特色是报纸存在的基础,是报纸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县市报要办好副刊,就必须在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抓住地方特色做文章。一、要从定位上突出地方特色,贴近读者和社会。县市报副刊的读者定位,应该是本地域的每一位读者。报纸副刊作为报纸新闻版面的补充和延伸,应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使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面临一个新的社会期待。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世界,许多地方报纸都纷纷开办了国际副刊。但作为地市一级的报纸,怎样办好国际副刊呢?怎样使国际副刊既有自己特色又受读者欢迎呢?这些问题都颇有探讨的必要。我们宁波日报时事版自1988年开始设立《国际纵横》副刊。几年来,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体会是:办好国际副刊必须从加强深度报道,增强知识性、趣味性,体现地方特色这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报纸副刊如何能吸引读者阅读?作为副刊编辑,如何能在一个副刊版面上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使副刊能在读者不断分流的尴尬中摆脱被边缘化的处境?在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咄咄逼人的挑战面前,副刊如何走出困惑?这是每一个地方党报副刊编辑不能不去思考的严  相似文献   

14.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这是英国报界的一句名言。大意是说,如果报上有好新闻,读者就会购买这张报纸,而要培养读者对于报纸的持久兴趣,则需要借助副刊对读者的吸引力。这样的说法虽然可能有失偏颇,但较为准确地表明了报纸副刊对于报纸本身的重要意义。因此,报纸副刊的创新与发展,从来都是关系到报纸的终极品位与内涵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这是英国报界的一句名言。大意是说,如果报上有好新闻,读者就会购买这张报纸,而要培养读者对于报纸的持久兴趣,则需要借助副刊对读者的吸引力。这样的说法虽然可能有失偏颇,但较为准确地表明了报纸副刊对于报纸本身的重要意义。因此,报纸副刊的创新与发展,从来都是关系到报纸的终极品位与内涵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报纸副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诞生至今,已成为报纸有机的肌体.既活跃了版面,又提高了读者的文化品位,留住了报纸读者,可谓功不可没.进入互联网时代,由于受到网络的冲击,报纸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此情境下,作为报纸附属的副刊是否已没落?还有无存在的必要?笔者以西安晚报创办的副刊《阅读周刊》一年来刊发传播的实践为例,得出结论:在新媒体时代,报纸副刊会更加大有作为,它不但不会消亡,而且会越来越被重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使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面临一个新的社会期待。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世界,许多地方报纸都纷纷开办了国际副刊。但作为地市一级的报纸,怎样办好国际副刊呢?怎样使国际副刊既有自己特色又受读者欢迎呢?这些问题颇有探讨的必要。我们《宁波日报》时事版自1988年开始设立《国际  相似文献   

18.
如何推进报纸副刊的创新与发展,发挥报纸副刊应有的文化功能,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满足读者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回顾历史,作为一种新闻文化的传统精神资源,五四时期的<晨报副刊>,<民国日报·觉悟>、<时事新报·学灯>等著名报纸副刊至今仍有其独特的价值.这些报纸副刊启蒙大众,传播新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以上述几家副刊为个案,探讨这些副刊的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时代的发展,对报纸副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要求报纸的副刊版面必须适应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要求副刊编辑开拓新的视野,反映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行业读者的阅读需要.当今,本土化--已成为报纸副刊的发展趋势之一,有专家讲办报真谛,说越是地方的就越是全国的,也正如那句小品所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可以这样说,报纸的本土化是其生存的基础.报纸副刊是地方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如何办好副刊,体现副刊的本土化特色,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作为川北地区的主流媒体--《南充日报》,在传承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和巴蜀文明,体现报纸副刊的本土化特色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我们各级党报在增强可读性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质的突破。综观被读者普遍看好的党报,其中有个重要特点是副刊真正“富”了起来。党报副刊要“富”,是党报求得发展的需要,也是读者对报纸认可的需要。 第一,从非党报性质报纸的繁荣,看读者的阅读取向,证明副刊越“富”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