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谢怀基同志是新闻界熟知的人物。这并非因为他当了《辽宁日报》的副总编,也非因为他参加新闻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而是因为他勇于创新和突破,不断推出震动读者的新闻名篇。有人说谢怀基是新闻界新升起的一颗明星,并非过誉之词。近年来,在万马奔腾的新闻角逐中,他可以说是一马当先。他有二十多篇新闻作品在全国和省内外好新闻评选活动中获奖。其中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和好新闻奖的就有五篇(含合写的);他有十篇新闻、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作品被选八《中国优秀通讯选》、《全国好新闻选》等选集中;有三十多篇新闻作品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2.
在广西,业内人都熟知文衍修。作为“战士”,他是广播行业的“获奖专业户”:先后有40多篇新闻作品获广西新闻奖和广播电视系统好新闻奖、6篇新闻作品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3.
1998年11月13日在《通川日报》刊出的通讯《父子竞选村主任》(见附稿)有幸分别获得1998年度四川省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地市州盟报好新闻一等奖。每当与编辑部同仁谈及《父子竞选村主任》时,他们几乎第一句话都是说:“那篇稿子题材确实很好。”不少新闻界同仁在谈论创好新闻作品时,都首先强调要有好的新闻题材。好新闻作品必须有好新闻题材,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前提。然而,我采写《父子竞选村主任》后的体会是,有了好的新闻题材还必须下功夫采访与写作,才能充分反映题材的新闻价值,从而才有可能出现新闻价值高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人称新闻界的诺贝尔奖的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仔细欣赏了获普利策奖的一些新闻作品之后,掩卷深思,原来,好新闻的精准、敏感、独到的特质是可以揣摩出来的。可以说,真正“扎”准了好新闻的“穴位”,才可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好新闻作品来。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时不时就会冒出一股什么热,新闻界乃至非新闻界评选好新闻,似乎也称得上热门之一。尽管在读者,听(观)众中真正引起强烈反响的好新闻不多。但通过各种渠道“评”出来的“好新闻”却着实不少。不仅有全国好新闻,而且有各省好新闻,地市好新闻,此外还有什么卫生好新闻、法制好新闻,教育好新闻、体育好新闻、科技好新闻、财贸好新闻、企业报好新闻、  相似文献   

6.
郧西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李启东自2000年起,连续3年被评为湖北日报“十佳通讯员”,年年有佳作获湖北日报通讯员好新闻一等奖。2003年,他仅在湖北日报就见报70多篇,其中各版头条10多篇。 1996年,李启东由一名中学教师变成了县委宣传部的专职新闻干部。“没有汗流成河,哪有作品飘香”。他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通讯员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付出的艰辛。他刻苦钻研新闻理论知识,虚心向“老新闻”请教,坚持“沉下去”,一篇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稿件,频频亮相于各级新闻媒体,在当地名声鹊起。  相似文献   

7.
报纸的宣传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八五”期间,全社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稿件和优秀新闻工作者。据统计,5年中在省以上新闻评选中获奖100多篇。新闻工作者个人荣获各种有重大影响的奖励有:薛善文同志1993年获首届全国新闻奖提名奖荣誉;杜耀峰同志获1995年首届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1994年荣获范长江提名奖;尹维祖同志获第15届中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全国总编辑最高奖;慧眼奖等等。另外,几个副刊和小报质量也不断提高,《经济特刊》的一篇改革探讨性综述荣获全国省区党报好新闻一等奖;《周末》被中国记协评为全国省报优秀周末版第三名;《…  相似文献   

8.
在1995年度全省好新闻评选中,评委们惊奇地发现杭州市推荐的3O余篇稿件中,竟有3篇署着同一个名字:杭州日报记者卢荫街。其中《满城包子费思量》一文荣获了当年的省好新闻一等奖。 从1990年到1995年,卢荫街已连获两个省好新闻一等奖,七个省有关部门和杭州市好新闻奖。1996年11月,杭州日报专门召开了“卢荫衔新闻作品研讨会”,邀请了有关的专家学者和本报同仁对他近年来发表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纪事     
本刊讯据四川《新闻界》杂志记者报道:第六届全国好新闻定评会议,于5月21日在成都结束。经过四天的定评工作,从全国报纸、通讯社、新闻摄影、新闻漫画、广播、电视复评入选的优秀作品中,评出了1984年获奖新闻作品二百零八篇(组、幅)。其中包括我区第一次获得等级奖的三篇作品。定评会由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会长胡绩伟主  相似文献   

10.
一名合格的科技记者,最基本的“功课”应该是把深奥难懂、题材重大的科技原理和科技事件,通俗地、浅显易懂地传达给读者,而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重大的科技新闻,则是其较强的新闻采写能力的体现。笔者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跑科技线,先后采写了一些较有影响的科技新闻。其中,《红嘴鸥可能“断子绝孙”》获2000年度湖北新闻奖一等奖,受到省、市新闻界同行好评。我在科技新闻的采写实践中深切感受到,一条好新闻的发现,一篇好作品的产生,最需要的是记者的细致观察和创造性思维,在科技新闻采写中尤其如此。细心观察:从“正常”中发现疑问生活中处…  相似文献   

11.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传媒相继推出了一批以人物心态为主线的新闻作品,其代表作有孟晓云的《大户心态篇》、刘蔚的《汉城决战的最后四十秒》、吕晓琦的《“我们穷得只剩下钱了!”》等。这些作品,都获得了全国好新闻奖,新闻界评价甚好。和报纸刊物比,广播、电视的访谈性报道则更为突出,常见一些记者将话筒伸向采访对象的嘴边,  相似文献   

12.
孙晨 《军事记者》2010,(1):59-59
没想到长得五大三粗的葛传宝,却是上海驻军闻名的“小秀才”。作为上海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的新闻干事,葛传宝入伍18年来,先后发表各类新闻作品2000余篇,其中获省级以上媒体优秀新闻作品奖的有30多篇。他参与撰写的《铸剑旅长》系列报道获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一等奖,《办红无厂房酒瓶厂》获《解放军报》征文一等奖。为此,他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相似文献   

13.
刘良龙 《新闻知识》2001,(Z1):43-44
我在大学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搞新闻是半路出家、先天不足。但在新闻获奖方面,却一直“运气”不错:在南昌市一家企业报工作的三年时间里,得江西新闻奖二等奖1次,南昌新闻奖一等奖2次(每年全市只评3篇一等奖新闻)、三等奖3次;在江西日报杜主办的《江南都市报》工作的两年半时间里,获得江西新闻奖一等奖、二等奖各2次和好标题奖1次,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年度好新闻评选一等奖2次、三等奖互次,全国“保护明天”好新闻以及江西省政协好新闻、五四新闻奖、五一好新闻5次;在《深圳商报》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每年都有作品获广…  相似文献   

14.
11月24日下午,人民铁道报社召开荣获中国新闻奖祝捷大会。200多名职工同铁道部和新闻界领导一起检阅了凝聚全社人员心血和汗水丰硕成果。今年,可说是该报的丰收年。除消息《革命圣地延安地铁路的历史结束》荣获我国最高新闻大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之外,还获得了全国现场短新闻二、三等奖和全国人大、政协好新闻奖。这是该报长期致力于新闻改革的结晶,也是这两年来坚  相似文献   

15.
李同良,这位农民出身的通讯员,二十多年前从高梁地里往新闻门槛迈步的时候,并不见其身上有特殊的“新闻细胞”,他写新闻十年之久,报纸上没被采用过一篇。然而,功夫不负苦心人。磨砺十年之后,一九七三年八月他终于在河南日报上发表了第一篇稿件,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仿佛突然生出了“新闻细胞”,有了特殊的新闻敏感,仅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河南日报的头题位置,就先后发表了他写的三十多篇新闻稿件。他同光明日报记者合写的消息《联产到户科学吃香》被评为1980年全国好新闻作品;他写的通讯《栽树就是栽富》被人民日报评为优秀新闻作品,荣获  相似文献   

16.
由新疆记协和新疆新闻学会主办的自治区首届好新闻评选,经过新闻界各系统、各单位同志的努力,已于6月下旬全部圆满结束。汉文报纸、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广播电视系统、新华社新疆分社四摊子共评出1985年全疆获奖好新闻作品272篇(件),表扬稿87篇。这是我区新闻战线优秀劳动成果的一次检阅。评选好新闻,是自治区新闻界的一桩盛事,它对促进新闻改革,提高采访写作水平,很有意义。这次评选是一个良好开端,对各新闻单位和各族专业、业余新闻工作者,都是一个有力的鞭策和鼓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第二届(1984年)好新闻评选揭晓,并于4月9日举行了授奖会. 北京市评选好新闻活动,是由市新闻学会和市记协联合主办的.参加第二届好新闻评选的北京市报纸、新闻时事刊物、通讯社等19个单位和市广播电视、新闻摄影、新闻美术三个系统,共推荐新闻作品191篇(件).市好新闻评选委员会本着“择优入选”的原则,好中选优,逐篇进行评议比较,最后评选出获奖作品93篇(件),一等奖18篇,二等奖27篇,表扬奖48篇.其中,消息38篇,通讯26篇,评论3篇,文章5篇,来信3篇,版面4件,标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咸宁日报》在湖北新闻奖评选中屡获佳绩,近三年荣获湖北新闻奖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0个,还有作品入围中国新闻奖评选,受到新闻界广泛关注。新闻奖是新闻业务水平的导向标,也是检验记者编辑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试金石”。好新闻是怎样磨练出来的?《咸宁日报》编辑部有哪些经验?我们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02年,我采写的人物通讯《本继:植绿两山一沟的僧人》,分别获得2002年度甘肃省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中国报协城市党报好通讯二等奖、中国报协城市党报副刊星期刊好作品二等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通讯三等奖、甘肃省第十六届“环境好新闻”三等奖共5个奖项。回想起来感受颇深。在新闻界,有专家认为,新闻可以分为“瞬间新闻和稳态新闻”,瞬间新闻由于时效性强,稍纵即逝,因而记者写这种新闻关键要快,叫“抢”新闻。“稳态新闻”是指事件早就发生,并一直存在着,谁去发现它、报道它,它就是新闻。我所写的这篇通讯属“稳态新闻”,也可以说是对一个老…  相似文献   

20.
陈善喜,山东枣庄矿务局田陈矿一名普通的新闻干事,近三年来竟有1232件作品在中央、省、市级新闻单位发表,其中有四篇稿件在省、市新闻单位获得年度好新闻奖。1994年度全国企业报好新闻评选中,他的稿件《田陈煤矿劳模真风光》荣获一等奖。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新闻报道工作,他执著追求,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