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与写作》2006,(10):51-51
据美国《侨报》消息,《时代》杂志公司拟出售《大众科学》等18份期刊,专营《时代》等杂志。公司总裁摩尔称“小期刊不适合《时代》杂志的未来发展”,公司将侧重发展最大的和最盈利的纸张和网络品牌。 由媒体大亨默多克新闻集团在英国出版的免费报纸《伦敦报》近日面世.它的诞生被英国出版业解读为伦敦免费报纸大战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勘误     
《新闻与写作》2006,(10):51-51
据美国《侨报》消息,《时代》杂志公司拟出售《大众科学》等18份期刊,专营《时代》等杂志。公司总裁摩尔称“小期刊不适合《时代》杂志的未来发展”,公司将侧重发展最大的和最盈利的纸张和网络品牌。 由媒体大亨默多克新闻集团在英国出版的免费报纸《伦敦报》近日面世.它的诞生被英国出版业解读为伦敦免费报纸大战的开端。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图书销售专业杂志《本周图书销售》报道,美国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已经完成了改组计划,公司分成3部分:商务与综合参考书;科技医疗图书和计算机图书。1997年公司的经营又创新纪录,销售额达到22亿  相似文献   

4.
据香港知情人士透露,在香港图书市场上,中国内地出版的图书,逐年减少,而台湾出版的图书,则逐年增加。香港本地出版的图书,增加的更快。10年前,香港图书市场,大略是香港本地图书占1/3,内地图书占1/3,台湾图书占1/3。现在香港本地的图书已占市场60%。 内地进入香港的图书,主要由香港三联书店批发和零售。现在一年1000万港元,在市场上零售时,一般为内地定价的4倍,如原定价人民币10元,在香港卖40港元。  相似文献   

5.
出版业是香港重要的前景创意工业,在中西文化交错、资讯自由流通和强大印刷业的支援下,香港已发展为主要的出版中心和跨国出版机构的营运地。创意和市场触觉并重,运作也深具国际视野。截至2001年底,香港共登记出版53份报纸和709份杂志,年内超过1万种书籍登记注册。 香港出版行业与急速转向市场化经营及集团化管理的内地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合作基础。香港是内地出版机构的优先合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图书商报》3月28日报道,内地IT媒体《新电子·IT经理人商业周刊》杂志社已和香港新机场正式签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人看来,杂志出版商与图书出版商是天生的合作伙伴,图书和杂志联姻早已不是新鲜事。早在1903年,赫斯特集团就以这种杂志图书的方式出版了《好主妇每日厨艺》一书;美国马尔第斯媒体公司每年要出的新书有70本,其中一半是杂志书,主打品牌就是在1930年开创公司杂志图书时出版的《好家居》,累计销售已经超过3000万册。目前该类型图书越来越多。然而,这种书是否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杂志品牌和书籍的内容、形式是否能达到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China Daily》是中国国家英文日报,创刊于1981年,全球期均发行80余万份,其中,海外期均发行50余万份《中国日报》作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是国内外高端人士首选的中国英文媒体,是唯一有效进入国际主流社会、国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报纸。《The New York Times》是一份在羡香港协成行集团国纽约出版的报纸;在全世界发行,有相当的影响力。美国有影响的英文对开日报。1851年9月18日创刊。由纽约时报公司在纽约出版。原名《纽约每渣时报》,1857年9月14日改用现名。  相似文献   

9.
旗讯科技成立于1994年,隶属旗标出版集团,是专业的电脑杂志出版媒体,目前出版的《RUNPC》、《PCDIY》及《PC2000》三本月刊,每月印制量合计约为13万本,其中的《PC2000》1999  相似文献   

10.
近日,斯蒂芬妮·D.史密斯在美国《媒介周刊》网站撰文称,美国一些著名青少年杂志纷纷推出自己的手机版,以抓住兴趣多变的青少年读者。近年来,美国各大杂志出版商纷纷推出了新的青少年杂志,发行量不菲,如时代公司的《人物·青少年版》(期发量160万份)、赫斯特杂志出版公司的《都市女孩》(期发量140万份)、康德·纳斯特的《时尚·青少年版》(期发量60万份)、桦谢·菲里帕契传媒公司的《她·少女版》(期发量50万份)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青少年杂志的"第二波"以更现代的编辑理念夺得了诸如赫斯特的《十七岁》  相似文献   

11.
外资传媒在华经营模式及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资传媒进入中国 ,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美国出版商国际数据集团 (IDG)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传媒集团 ,1980年它在中国合作出版了“IT第一张报”———《计算机世界》。此后 ,外资媒体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今年以来 ,我国香港的TOM、新闻集团、路透社、时代 -华纳、维亚康母 (VIACOM )等异常活跃 ,动作频频。由于受政策限制 ,这些传媒不能直接经营中国的新闻出版业 ,因此转而在中国寻求合作对象。于是 ,诞生了一批带外资传媒“血统”的报纸、期刊、电视频道、网站等。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目前有境外媒体公司背景的媒体近…  相似文献   

12.
对于媒介世界而言,任何一种重大媒介技术的发展都意味着相当大程度上媒介利益、媒介关系和媒介经营理念的重构和再造。美国媒体市场流变因其发展的先锋地位对全球媒介市场都有启示。2005年对美国媒体来说是纵横捭阖、博弈与消长共生的一年。2005年7至8月间,美国商业媒体(American Business Media)责成美国媒体市场权威专业调查机构福特斯调查公司(Forrest Research Inc.),对美国主要媒体和公司的商贸(Business to Business)营销商进行市场调查,在867份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CNN、《时代杂志》等主流媒体在内的21种产业领域答卷之基础上形成了市场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3.
据《中华新闻报》刊载的《2005报业:高成长时代的终结创新能力增强》一文披露: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按刊例价格对国内1000余份报刊的统计,全国报纸广告收入增长已经放缓:2004年,中国内地报刊广告市场总额为672.84亿元,比2003年增长18.7%,增速低于2002年的37%  相似文献   

14.
有70多年历史的美国名牌杂志《读者文摘》,以19种语言发行全球,总销量超过2,400万本。中文版《读者文摘》发行于1965年,主要市场是台湾、香港、新加坡及马来西亚,每月共有27.5万本销售量,其中台湾销售量最高,达18万本,是香港的3倍;而新加坡则销7.2万本。《读者文摘》除已推出英文版网站外,今年内亦将推出中文版网站。  相似文献   

15.
袁丽娜 《新闻传播》2004,(10):58-59
创刊于1917年的《福布斯》杂志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商业杂志之一,也是美国第一本纯粹报道商业新闻的财经杂志,它的出版标志着美国商业新闻的起始。《福布斯》杂志年发行量超过100万份,拥有全球近500万高层次的商界读者群,其中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6.
海外简讯     
英位居出版公司兼并之首 据英国《书商》杂志报道,根据安德森公司《2001年欧洲出版业的兼并与收购趋势》的报告,截止到2001年7月底,欧洲市场上的过去一年中,英国和德国的出版公司在收购与兼并方面超过了美国的出版公司。该报告跟踪了过去一年里在欧洲图书、报纸、杂志出版公司之间发生的全部兼并和收购活动。 英国图书市场上—直有传言说,法国的阿歇特集团要收购英国的Octopus出版集团。还有传言说,科技与医学出版公司泰勒与佛朗西斯准备收购刚刚进行了结构调整的布莱克威尔出版公司。英国出版市场上公司之间兼并活跃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7.
《新闻记者》2007,(9):62-62
根据美国发行量审计局8月13日公布的数字,《时代》杂志仍然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类周刊杂志,但是发行量大幅下降了17,1%。与此同时.《时代》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新闻周刊》保持稳定的发行量,使得《时代》领先于《新闻周刊》的优势大为减少,目前两本杂志的发行量只相差30万份。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传播,总是热点不断,新闻不断.据路透社10月18日消息,美国《新闻周刊》这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杂志品牌将在刊行近80年后停止出版纸质版,其最后一期纸质版《新闻周刊》将在2012年12月31日出刊.根据计划,《新闻周刊》将变身为一份基于订阅的数字期刊,名字改为《全球新闻周刊》.该刊目前的150万订户(其峰值时的订户为300万)将可以转订电子版.从纸质媒体到传统电视的发展处境,可以感受到这个时代新媒体发展的步伐和力量.  相似文献   

19.
香港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等传播工具总称传播媒介。香港传播媒介,最早从1841年发行第一份英文报纸《香港公报》,1858年出版第一份中文报纸《中外新报》开始,1928年香港广播电台成立,1957年“丽的呼声”电视台创办,到1967年无线电视台播映,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香港传播媒介以最快速度捕捉和传递信息,将香港、中国内地以至世界上发生的大事,迅速传给香港市民。由于多是商业性经营,主要依靠自身的收入维持生存与发展,竞争非常激烈。由于香港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它与中国内地的关系,许多知名的国际通讯社、行销全球的报章和海外广播公司均派员进驻香港;多家国际新闻机构在香港设立分社或办事处。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02,(6)
据了解,目前已有9家香港新闻机构和1家澳门新闻机构获准在内地设立常驻记者站。国务院港澳办的官员说,将来会有更多港澳媒体获准在内地驻点。 已经获准设站的9家香港新闻机构分别为:凤凰卫视、有线电视、无线电视、《文汇报》、《大公报》、《商报》、《南华早报》、《经济导报》和《紫荆》杂志;澳门媒体为《澳门日报》。同时,获批准驻点人数共43人。其中,《南华早报》原归口外交部管理,现与其他香港媒体一样归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管理。 在上述10家港澳驻京媒体中,真正首次以“常驻”身份来到北京的只有香港有线电视及香港无线电视两家。 根据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去年颁布的《香港、澳门新闻机构在内地设立常驻记者站及派遣常驻记者须知》,只有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