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尔德是19世纪末英国著名作家,也是唯美主义大师。童话是他尝试的一种较为成功的文体,也是使其被文坛接受的作品。本文以其《快乐王子》童话集为文本,从文体学这一崭新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王尔德童话的词汇句法特征、修辞特征、语境特征和其产生的特殊文体效果。这为挖掘文本的美学价值提供了客观依据,使我们能更好的鉴赏文本,探讨它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麟斐  樊华 《双语学习》2007,(9M):177-178
王尔德是19世纪末英国著名作家,也是唯美主义大师。童话是他尝试的一种较为成功的文体,也是使其被文坛接受的作品。本文以其《快乐王子》童话集为文本,从文体学这一崭新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王尔德童话的词汇句法特征、修辞特征、语境特征和其产生的特殊文体效果。这为挖掘文本的美学价值提供了客观依据,使我们能更好的鉴赏文本,探讨它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尔德的童话堪称经典,这些童话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阅读,曾打动了无数的人。在他的作品中,童话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他一共出版过两本童话集,一本是在1888年出版的《快乐王子》(包括《快乐王子》、《夜莺和蔷薇》、《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起的火箭》),另一本是在1891年出版的《石榴之家》(包括《少年国王》、《西班牙公主的生日》、《打鱼人和他的灵魂》和《星孩》),但就是这九篇童话,作为王尔德最出色作品的一部分,使王尔德享有世界声誉。  相似文献   

4.
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英国文坛上一位颇具争议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长期以来,王尔德的两部童话集《快乐王子与其他故事集》和《石榴之家》一直被视为唯美主义的创作典范。通过此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王尔德通过其童话中反复出现的荣格原型,在文本中建构一个个失衡的外在世界及内心世界,从而传递其独特的现实观及对个体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童话城堡     
王尔德(1854~1900)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散文家和诗人,同时也创作了一批广为流传的童话作品。以《快乐王子》《夜莺和玫瑰》《自私的巨人》等为代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童话史上,能仅仅以几篇中短篇童话获得世界性声誉的作家并不多见,奥斯卡·王尔德就是其中的一位。以往的论著大多从纯文学的角度对他的9篇童话加以论述。本文将结合王尔德的生平传记阐述王尔德及其童话创作,在童话中,寻找这位唯美主义文学大师的面影。  相似文献   

7.
奥斯卡·王尔德的一生及其作品都富有争议,但人们普遍认同他的童话作品的风格是纯真美好的.王尔德在为孩子所作的此类作品中表达了自己身为一位唯美派作家对于爱和美等问题的独特思索,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英国优秀作家王尔德一生创造了大量作品,他被公认为是一位独树一帜的童话作家,他的童话措辞优雅,风格独特。本文以《巨人的花园》为例,从意象和情节两方面探讨其与以安徒生童话为代表的传统童话的差异,展现这篇童话的宗教特点和唯美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9.
王尔德的童话故事除了遵循一般童话中的惩恶扬善、锄强扶弱、劫富济贫及褒美贬丑等主题外,还以唯美主义观点探讨"幸福"、"真爱"、"心灵之美"、"灵魂"等重大命题。王尔德的童话故事颠覆了以往传统故事的模式,在传统的童话故事中往往都是以喜剧结尾的,但是在王尔德的故事中死亡却很常见。本文分析了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情节,阐述了其对读者产生的心灵震撼,从而发现其童话的崇高目标。  相似文献   

10.
作为唯美主义大师的王尔德,其童话作品中充满了唯美主义浪漫气息、讲述了一个个优美动人的故事、展现了一个个至真至纯的心灵世界.然而,细读其作品不难发现,其笔下的童话世界既是唯美的虚幻世界也是残酷的现实世界,这样的“唯美的现实”是其童话作品之独特之处.本文通过剖析其童话中的唯美主义与现实性,解读了王氏童话是把现实用艺术和美进行了升华,创设了一个源于真实又高于现实的唯美世界.  相似文献   

11.
王尔德的童话尽管一直广受欢迎,却较少受到评论关注。童话作为王尔德文学实践的一个方面,不仅体现了王尔德追求形式美和感官享受的美学主张,也蕴含着他对自身复杂经历的反思。其童话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语言表达出隐藏的纵欲与赎罪倾向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与追求大团圆结局的传统童话不同,王尔德的童话弥漫着死亡的气息,有着对死亡异乎寻常的关注。但是,死亡在他的童话中丝毫不见血腥与残暴,反而成了表现美的最佳形式。对王尔德的童话进行细致梳理,可发现王尔德对死亡异乎寻常的关注以及将死亡审美化的倾向源自其对"唯美主义"理想的追逐和对永生的渴求。因此,王尔德死亡美学的本质就是生存美学,是以自由精神对抗理想的陨落和侵蚀、超越死亡的恐惧和困顿。  相似文献   

13.
王尔德的童话创作是19世纪末唯美主义文化标本的证据之一.从文化层面看,王尔德童话创作的动力主要在于维多利亚时期"精神裂变"引发的文化驱动、唯美主义理论实践需要以及爱尔兰民族文化和抗争意识的自觉张扬等,正是这些文化元素的合力作用,促成了王尔德童话创作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王尔德的童话在继承传统童话风格化模式下开启了个性化童话的新途径,他的童话有着更广泛的读者语域,因为他的童话由表及里孕育着不同层次的沃土,期待不同的人群去挖掘.这样的文学魅力是与王尔德所使用的文体手段分不开的.在他的童话里,王尔德似乎始终在暗示着这样一个宇宙大观:圆周式发展.他使用大量的圆周意象,其中有可观的,也有可感的...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85):30-31
王尔德童话大都以死亡悲剧结束,但并不让人绝望。作为唯美主义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王尔德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通过"死亡"创造唯美学意境和深刻的内涵,因而其童话作品有着撼人的魅力。本文从唯美意向、宗教投射和道德追问三方面探讨互尔德童话中唯羡死亡所体现的哲理内涵,并对其死亡意识的渊源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6.
死亡是自然万物不能摆脱的宿命,以此作为创作主题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作为19世纪善于思索人生的杰出文学家之一,王尔德也把创作的视线投向了死亡这一主题。死亡主题在其小说、戏剧以及童话中都有所呈现,其中当属童话着墨最多,而王尔德童话中死亡主题所揭示的深意也是很值得人们思考和探究的。  相似文献   

17.
论王尔德童话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尔德打破传统童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正反人物性格鲜明的、扬善惩恶为主题的创作模式,他多以善无善报的悲剧结局为主题,折射人世间的冷酷和丑恶.人物多重性和可变性性格的塑造;花和心等传统意象的反义运用,童话篇名的反义设置;非童话生僻词、复杂句式和刻意修辞的使用,都是王尔德童话的特点.他以童话为"面具",对现实社会的冷酷与丑恶进行揭露和抨击是其童话的主要特点,也是其童话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尔德一生出版了《快乐王子及其他》和《石榴之屋》两本童话集,其中包括了九篇优秀的童话作品。作为唯美主义者的领军人物,王  相似文献   

19.
语料库语言学在经过最近20年的发展后,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用途。除了以往针对于语义、词汇研究及中介语对比分析的研究外,其在文学分析及批评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使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来对比分析王尔德与安徒生的童话作品,旨在揭示出这两位作家作品在总体特征、作品主题及文体特点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王尔德童话在其唯美特色之外,还体现出浓厚的宗教气息。从王尔德童话中人物形象所契合的宗教原型(包括弥赛亚原型和圣徒原型)入手,可以分析其宗教观和唯美主义理论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