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方杂志》是我国近代影响深远的大型综合性杂志,1904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办。五四时期,《东方杂志》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科学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东方杂志》科学传播内容丰富,既传播科技知识,又传播科学精神,注重传播的时效性、通俗性和实用性,运用图片增强传播效果。《东方杂志》的科学传播对民众起到了科学启蒙的作用,并对当时社会迷信思想进行了批判,引进国外先进科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1915年由中国科学社创办的《科学》杂志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大型综合性科学期刊,科学新闻是其科学传播的重要形式。为顺应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科学》在19卷第1期上发表社论《科学今后之动向》,宣告它的正式改版。改版后,《科学》中的科学新闻变化颇多:科学新闻数量增多、比重上升;科学新闻来源更加广泛;科学新闻始设分类专栏;逐渐由科普文章蜕变为科学新闻;科学新闻通俗性有了一定改善。而且,《科学》开始凸显出自身的特色:报道涉及学科范围广泛;科学家成为报道主角之一;重视对国内科学传播活动的报道;题材内容兼容并蓄,雅俗能赏;语言客观准确、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期刊《科学世界》的查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首份《科学世界》的宗旨主要是传播科学新知、绍介实业技能、宣扬科学思想、提供科学教育方法与教科内容,兼具科学性、思想性与进步性的特点。它与此前的《亚泉杂志》、《普通学报》一脉相承,具有承继关系。首份《科学世界》的续刊,基本上沿袭了原来刊物的风格,但与之同名的另外几种近代刊物,则相互独立,相互间也无承继关系。中国近代这几种《科学世界》中,除中华自然科学社编行的《科学世界》外,其他几种由于出版的时间较短,故它们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的效果并不尽人意,但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推进近代科学中国化进程的历史功用,是不应该被后世所遗忘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科学救国"思潮成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科学时报》是宣传"科学救国"思潮的阵地,对中国近代的科技传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科学时报》在传播和介绍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救国观念。《科学时报》的内容选择进行了严格的把关,注重传播的时效性、实用性和权威性。通过开设多类专栏、采用图片、积极与读者互动等多样化的形式来增强刊物的传播效果。《科学时报》的科学传播起到了开启民智的作用,并对当时科学思想的传播和科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科普杂志面临的市场困境,从办刊理念、读者定位以及信息分类与传播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国家地理》和《Newton-科学世界》这两本具有代表性的科普杂志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科学的普及需要对读者进行准确定位,并对文本信息进行细致分类。  相似文献   

6.
《科学画报》是中国科学社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科普画报期刊,以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丰富的内容、通俗的语言,传播了大量的科技信息。本文论述了《科学画报》的发展以及期刊的内容、特色,揭示了该刊在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普及和提高民众科学素养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科学画报》的特色和办刊经验亦可为当前科普期刊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的《科学》期刊中国服务器,于1月12日在北京大学正式开通。《科学》杂志是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的权威性刊物。《科学》杂志电子版在我国开通,使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可以从中国科技网和中国教育科研网及时阅读美国《科学》杂志的全部内容,获得与美国《科学》电子版内容相同的科技信息。《科学》电子版提供了比印刷版更为丰富的内容。《科学》杂志中国服务器具有世界科技出版技术的领先水平,是一座重要的中美科技信息之桥,必将使大批中国科技工作者受益。…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22,(23):5-5
《科学中国人》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科普杂志,以“弘扬科学精神,倡导人文关怀,促进学术交流,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为科教界人士提供服务”为宗旨,报道权威,思想深邃,风格严谨,是了解中国科技热点、世界科研动态和科学前沿的最佳刊物。  相似文献   

9.
商务印书馆1915年创办的《妇女杂志》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全国性女性期刊,科技是其重要内容。《妇女杂志》的科技内容包括女性生理卫生知识、医疗、保健以及护理知识、家庭实用技术、一般科学原理、科技新闻和对先进的科技产品的介绍。《妇女杂志》的科技传播特色表现为科技传播文章的作者多为女性;注重服务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编排方式多样;科技传播和经济效益相结合;题材不断拓展。《妇女杂志》对当前女性期刊进行科技传播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中国人》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与《科学美国人》相对应的高层次科普杂志,半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3292/G3,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3573,邮发代号:82-592。自1993年创刊以来,以内容丰富(包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信息量大(关注国内外科教领域焦点和前沿科学),深入报道广大尊重科学、应用科学、传播科学的人士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世界》是中华自然科学社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科普期刊,是中国近代科技传播的重要媒介。《科学世界》以广博的内容,新颖的材料,丰富多样的体裁,传播了大量科技信息,在中国科技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论述了《科学世界》的发展历程、办刊宗旨与内容特色,揭示了该刊在中国近代科技知识的介绍与普及,国民科学化运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37年创刊的《科学大众》月刊是中国近代重要的科技期刊,它以“科学大众化,大众科学化”为办刊宗旨,在科学与广大民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我国的科普事业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前,《科学大众》刊登了大量的科普文章,在内容方面具有丰富性、趣味性、实用性、时效性、导向性和权威性等特色。《科学大众》不仅注重科技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传播,对于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杂志将改版,改版后的刊名为《科学与社会》。目的是“为更广泛的向全社会传播科学精神、科学理念、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促进科学发展,共同提升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公众提升对科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调查、概念分析、比较分析与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Science(《科学》)网络平台2020年1-6月新冠肺炎专题报道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了其传播特点,基于此,针对我国科学传播现状,提出升级改造"科普中国"平台、加强科技媒体交流合作和打造以科技期刊为主体的科学传播格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科技期刊传播视角,采用原始期刊文献分析考证法对1919年创刊的《少年中国》编辑出版、办刊宗旨及自然科学传播作了历史考察与研究,梳理五四后期综合性期刊在中国传播自然科学的历史脉络。研究认为:《少年中国》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本科学精神以创造少年中国为宗旨,翻译、引进与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等,影响并推动了五四运动后的科学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自然科学传播和大众科学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前的《科学画报》刊登过大量广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成为《科学画报》的重要构成部分。广告不仅支持了《科学画报》的出版发行,提供了资金来源,还以另一种方式加强了《科学画报》与民众的"沟通",使得科技知识的传播更趋通俗化、生动形象,成为《科学画报》传播科学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内容分析法,从期刊史和科学传播史的角度研究《科学·进化论专号》传播生物进化论的科学意义。研究结果发现1927年出版的《科学·进化论专号》全面发表了国外生物进化论研究的原创性论文,将物种进化的历程清晰的展现在世人面前,直接促成现代生物学科的生成,推动了生物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因此《科学·进化论专号》的出版对生物进化论在华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产生显著的科学意义和深刻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分析和考证创刊于1918年的《博物学会杂志》的历史地位和传播特点,认定该刊是中国最早的生物学期刊之一,它传播了大量的生物学知识,发表中国学者所撰生物学研究调查报告15篇,规范了生物学名词术语,深化生物进化论的传播,推进了从博物学到生物学的学科进化,扮演了五四前期科学传播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9.
言论     
《科学中国人》2004,(10):62-63
中国科学家论文数仅占全世界科学论文百分之五9月9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说,中国科学的发展正紧紧跟随经济快速增长的步伐。上周出版的《科学观察》的统计数据表明,在1981年到2003年间,中国大陆科学家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增加了20倍。《自然》杂志认为这种增加率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应该有大的差别,而且质量的提高可能滞后于数量的增加。《科学观察》是位于美国费城的汤姆逊科学信息研究所(Thomson ISI)出版的跟踪科学界活动的新闻快报。《科学观察》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中国大陆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数只相当于日本的一半,但…  相似文献   

20.
刊客沙发     
看《大科技》快1年了,想对《大科技》提出一些建议:1、《大科技》的刊物口号是:"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但内容上却并未体现,大部分内容都是知识介绍性的,而且杂志也应该刊登一些论文,这些才能体现刊物的知名度;2、《大科技》的宣传不够,应该在杂志中赠送一些海报,海报上应是一些著名科学家的照片和介绍,每期介绍一位科学家;3、《大科技》杂志的发刊速度不够,有时候月初就可以买到,但有时候中旬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