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科苑》2008,(10):145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大体上有: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收缩和温度的变化,设计上对房屋的构造处理不当,施工质量不合格,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合格等。一、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当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沉降大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改进GAP法双线盾构隧道下穿高铁路基沉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AP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模型的改进和数值计算,以某地铁双圆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为依托,对双线盾构隧道下穿高铁路基沉降规律进行预测。研究表明:路基顶面最大沉降量为8.84mm,最大沉降坡度为0.401‰;沉降槽较平坦,形态为单峰,先行隧道施工引起的路基顶面沉降值大于后行隧道引起的路基顶面沉降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地质特点,针对多层住宅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主体结构的裂缝问题,分析了产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因素,提出了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黄海景 《科技风》2013,(9):223-224
地基土的压缩变形能引起建筑物沉降,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能引起建筑物倾斜、产生裂缝,甚至导致建筑物破坏。正确认识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客观分析地基的特征对于实际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起到了帮助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危害,结合广西山区地基的特点,提出了诸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实际工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北方地区建筑工程墙体 ,尤其是砖混结构墙体常见 ,多发裂缝是人们反映数量很高 ,十分难解决的难题。分析引起裂缝的原因 ,主要有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变化 ,施工质量及设计漏荷等 ,而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温度变化造成的裂缝占绝大多数 ,是应该加以解决的问题。1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一般情况 ,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基土的均匀性、地基土的压缩性及荷载差异等有关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要求允许砖混结构有沉降差。1 .1 裂缝特征。1 .1 .1 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 ,在墙体受力薄弱处 (如门窗洞口等 )沿角部成…  相似文献   

6.
盾构施工会引起周边建筑物的沉降。根据统一解计算出不考虑建筑物情况下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假定建筑物为弹性地基梁,按照弹性地基梁理论将该地面沉降转换为作用在弹性地基梁上的沉降反力。通过MIDAS-GEN有限元软件,将沉降反力施加于弹性地基梁上,计算出考虑建筑物刚度情况下的建筑物沉降值。通过工程实例对本文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对影响建筑物沉降的三个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预测值与实测值较吻合;弹性地基梁的基床系数越大,建筑物沉降越小;建筑物对应弹性地基梁的刚度越大,建筑物对应的沉降越小并且呈现出直线形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混合结构中墙体裂缝是常见的质量问题,引起裂缝的原因有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应力、地震力、膨胀力、冻胀力、荷载和施工质量等。现就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裂缝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的原因很多,文中分别从勘查、设计和施工三方面提出了一些预防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地表沉降控制是盾构隧道施工的重要控制因素。本文围绕盾构法隧道引起地面沉降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先对盾构施工的原理和关键因素进行了阐述,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对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对盾构隧道的地面沉降这一问题给出一个定性的解释;围绕引起沉降的机理,对盾构隧道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另外,对盾构隧道沉降预测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对盾构隧道的地面沉降这一问题给出一个定量的解释;最后简单介绍盾构隧道沉降控制措施和控制原则,为盾构隧道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黄土地区大直径超长桩的沉降规律,分析了地下水上升引起持力层和桩周土层含水量增加对基础沉降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裂缝产生原因及形状 引起建筑物裂缝的基本原因可以归纳为变形变化和荷载变化。本文所分析的温度裂缝及沉降裂缝是由温度变化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变化,受到自身及外界约束后,在建筑物内部产生大于本身抗拉强度的应力后引起的,属于变化引起的裂缝。  相似文献   

12.
桥头沉降差是引起桥头跳车的根本原因,完全消除桥头沉降差目前还难以做到,本文分析了形成桥头跳车的原因,探讨了一些防治桥头跳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现重点讨论温度变化引起墙体开裂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并针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往往引起建筑上部结构的过大变形、开裂、倾斜甚至破坏.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本文对建筑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处理方法以及怎样控制建筑不均匀沉降发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通过分析基坑的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并采用合理支护措施,对基坑降水引起的周围建筑物沉降进行计算和监测分析,研究了基坑降水对周围建筑物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几条高等级公路软基处理及沉降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指出软基处理不可能消除工后沉降,选择软基处理方法应与路基条件、路堤高度相结合,不同处理方法均需足够的预压,工后沉降引起横坡改变。  相似文献   

17.
林智敏 《内江科技》2006,27(5):132-132
本文针对由于挡土墙沉降引起的安全事故的工程实例,分析在回填土区挡土墙发生差异沉降的原因,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消除了安全隐患,为类似的工程积累了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铁16号线万寿寺站-国家图书馆站区间隧道在砂卵石地层中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掘进,该区间全程穿越砂卵石地层,地面建筑物较多,施工环境复杂。由于砂卵石地层具有松散性,粘聚力几乎为零等特殊性质,地铁隧道开挖对地面沉降控制难度较大。以该区间土压平衡式盾构掘进为研究对象,考虑土工效应对掘进引起的地表规律进行分析总结,横向地表沉降曲线沉降槽宽度小,反弯点距隧道中线近,具有明显的凹陷,纵向地表沉降历时曲线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先行沉降,到达时沉降,通过时沉降,盾尾空隙沉降,长期固结沉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某城市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盾构施工后上部建筑基础沉降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盾构隧道轴线与建筑基础相对位置对不同隧道下穿方式引起的上部基础平均沉降量与差异沉降量进行统计与计算分析,实测和计算结果均表明:盾构隧道在侧下穿上部建筑时,其基础平均沉降与正下穿工况下较为接近,但是其基础差异沉降和倾斜程度较大。本案例中侧下穿时基础每延米沉降差约为正下穿时的3倍左右,实测沉降数据分布与计算结果较为一致,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作为相似隧道工程中沉降控制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简要分析了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及附近建筑物沉降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