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动漫专家中野晴行在其"十年磨一剑"的((动漫创意产业论>中曾预言,日本漫画产业将在2007年前后出现危机.事实证明,他的预言不仅是客观的,而且还是准确的,并非耸人听闻.  相似文献   

2.
黄丹红 《传媒》2016,(13):54-55
近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年均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日元,在全球播出的动漫片中,有超过60%是由日本制作,动漫产业成为日本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全球市场上,日本动漫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传播,相关动漫俱乐部种类繁多、遍及全世界.日本动漫产业在格局上以动漫电影公司为主导,融入中小型动漫公司的多元化创作机制,实现电影动漫、电视动漫、网络动漫等多种传播渠道的相互补充与促进,以动漫产业发展、动漫产业模式转型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增强日本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可以说,日本动漫海外传播具有非常强的典型性,日本政府给予了全面支持并从中获得了巨大收益.而动漫产业作为朝阳产业,也是我国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领域之一.因此,研究日本动漫海外传播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动漫产业的革新与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日本动漫产业看我国动漫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漫大国日本已抛出"动漫外交"作为本国对外宣传的手段,而我国的动漫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也在积极地发展动漫产业,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提出5~10年时间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如何借鉴日本的经验?有哪些因素制约着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呢?  相似文献   

4.
周嘉煦 《出版广角》2015,(12):40-41
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功,对本国社会经济的促进和文化弘扬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立足研究日本动漫图书出版方面的成功经验,分析日本动漫产业链的操作模式及动漫图书出版的价值与地位,探讨日本动漫图书出版对我国动漫文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姜滨 《传媒》2014,(20)
正对于动漫产业的管理,日本明确作为"国策"将其列入国家操控范畴之内,以政治、经济的双重层面规制了几十年来活力"过剩"的动漫创作。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规制意味着控制,而控制意图越为强烈的时代越是说明其发展动向与国家机器相悖。从历史角度上看,日本动漫产业的瓶颈期也会因此而到来。日本动漫被"规制"的历史与中国动漫相比,日本动漫最主要的传播特征是其所面对群体的广泛性,可令多年龄层的受众群体在其领域中寻得相对应的作品群,不再是单纯面对青少年。现实前提下,日本政  相似文献   

6.
日本动漫产业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动漫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产业体系和巨大的产业规模,不仅对日本国内的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影响很大,在国际动漫市场上也拥有极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巨大的影响力。本文以日本动漫产业及产业链的关系、日本动漫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及产业规模、日本动漫产业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等为中心,探讨日本动漫产业发展具有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动浸产业的发展已经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是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对于我国的动漫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着启发性的影响。本文从两个问题切入,对日本动漫产业进行分析和研充:1日本的动漫产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其原因是什么。2动漫产业对于日本社会、中国社会以及中国动漫产业带来的影响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8.
郑曦 《传媒》2017,(15)
动漫衍生产业是新兴动漫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产物.随着数字内容产业的兴起,传统视角下的动漫衍生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平台,以数字化的新样式出现.同时,在"互联网+"的大潮中,动漫衍生产业将不再囿于传统动漫衍生产品的商品化程序的限制,走出以"互联网+"为核心,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与辐射带动动漫产业发展的新道路,进一步实现在动漫产业链条中应有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动漫衍生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策略与方法、融合创新后产生的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将为动漫衍生产业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繁荣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周伟  唐艺 《传媒》2010,(7):54-56
在国内,手机动漫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在2003年7月,日本电信商就将手机动漫带到了中国市场.同年11月,中国移动手机动漫业务在"2003中国国际通汛设备展"上正式露面,手机动漫市场正式启动.发展之初,手机动漫也曾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作继手机短信、彩铃后的又一座"金矿",引得多方关注.  相似文献   

10.
田建伟  黄韵 《今传媒》2016,(2):89-90
本文关注动漫产业与互联网共生共荣的现状,以纯正互联网"血统"的《十万个冷笑话》系列动漫作品为研究对象,就其所表现出的互联网环境下青年亚文化的商品化现象进行了剖析,并总结了其在动漫产业商业模式探索中的成果,讨论了其商业模式对当下动漫产业的影响及意义,并对"网生代"动漫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日本动漫凭借"用好角色演绎好故事"的创作理念,迎来了第一个高峰.在这些动漫作品中,大批被人们喜爱与熟知的角色逐渐成为商业拓展的基石.2008年以来,日本动漫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在2000亿日元以上,国际动漫市场占有量高达60%,欧美动漫市场占有率高达80%,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大动漫出口国.2016年,在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足球小将、哆啦A梦等知名动漫角色集体亮相,这种个性十足、充满灵动的广告形式,充分彰显了日本动漫角色的影响力.特别是在"二次元"经济时代,日本动漫角色商品化已经成为全新的经济业态,并凸显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笔者从内涵、路径和前景三方面入手,对日本动漫角色的商品化及其实现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2010,(1):14-14
本刊观察:日本劝漫业影响全世界,被视为发展动漫产业的榜样,但凡事盏极而哀,曾经的风向露出颓势。日本动漫业的危机集中干两点,因行业氛围低迷导致的人才资源流失和网络免费服务对衍生产业的侵蚀。而这两点对于正致力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来说,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本动漫出版及其对发展中国动漫产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莉 《出版科学》2007,15(3):80-82
漫画出版是日本动漫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日本动漫出版及其对该国动漫产业的影响,对我国动漫产业的产业链建构、漫画出版中编辑工作方式的形成,以及产业群众基础的培养等都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日韩三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非常高,合作不断增多.尽管同期中日韩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在增加,但较之于经济领域的合作来说,三国间依然存在"经济合作强、文化合作弱"的现象.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大力推行动漫外交,提升日本的国家软实力.韩国也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积极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并在游戏领域异军突起.而中国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发展中国的动漫游戏产业.就目前中日韩三国的动漫产业特点看来,三国各有长短,且有很强的产业互补性.  相似文献   

15.
尹天笑 《出版参考》2009,(24):44-44
日本动漫专家中野晴行在其“十年磨一剑”的《动漫创意产业论》中曾预言,日本漫画产业将在2007年前后出现危机。事实证明,他的预言不仅是客观的,而且还是准确的,并非耸人听闻。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营造着一种时代语境,影响着与之相关的内容产业的生产、传播、接受和赢利模式,本文从约翰·费斯克文化产品的"两种经济"理论视角入手,探讨传统动漫产业的问题与现状,并通过分析新媒体对动漫产业中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的各个要素的影响与变革,提出新媒体语境下动漫产业发展方向,为当前动漫产业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刘畅 《传媒》2015,(10):60-61
近年来,以美、日为代表的动漫大国借助媒体的传播一直扩大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美国的《猫和老鼠》《变型金刚》、日本的《铁臂阿童木》《火影忍者》等动漫产品都在不同年龄层的受众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记.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不仅可以获取经济利益,还可以通过向其他国家的输出提升并彰显文化软实力.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在加强对国外动漫产品审批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加强本土动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世界传媒业发展现状与最新趋势 (一)世界传媒业发展基本现状 据统计,近年来全球传媒行业以每年7%的速度稳步增长.传媒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传媒产业创造的财富,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英国传媒产业约占GDP的5%,每年创造近330亿美元的财富.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日本定下"文化立国"的产业方针,近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年营业额每年均已超过230万亿日元,动漫产业已经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广义动漫产业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动漫产业的热潮可谓越来越热,为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由此看到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机遇、上升空间及其市场环境。2006年6~7月,笔者曾赴日本参加动漫产业研修考察,对日本动漫产业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降临,中国动漫产业面临转型的挑战.文章简述了中国动漫及连环画的发展历程,通过与日本动漫产业发展进行对比,对中国发展动漫产业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从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实现动漫产业与游戏产业互通发展、网络小说动漫化,以及建立有效的版权保护机制和盈利模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动漫产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