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传统图形重塑与材质、工艺的创新应用角度来思考传统视觉元素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并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最佳契合点,进而创造出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书籍设计,提高书籍设计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纸质书籍设计中的趣味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现代人求新、求异、求趣的审美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书籍设计艺术的时代特征、人们的审美变化与读者的阅读需求,总结了趣味性现代书籍设计的内涵、形式、思维以及表现手法和设计原则,将意趣、情趣、稚趣、妙趣、雅趣等趣味性综合纳入书籍设计思考之中。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化阅读日益走红的今天,传统纸质图书通过五感之美传递出的魅力仍不可阻挡。现代书籍设计五感之美,是将人的各种感觉融入书籍设计的审美范畴,突破了原有对视觉审美的局限,开阔了现代书籍设计的设计思维与材质的应用。本文将剖析人们对书籍设计五感之美,更深层次解读以人为本的书籍之美。  相似文献   

4.
略论书籍封面艺术的现代设计语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书籍艺术的发展,书籍装帧中封面艺术语言的本质功能问题,形式美的审美规律与创造问题,以及现代构成形式创造中的秩序结构原则,已成为我们从事书籍封面艺术实践和理论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书籍封面艺术的现代艺术语言表达功能和封面创造的多样化、个性化与现代构成形式基本规律对形式美作用以及现代封面艺术的美感创造中的审美整体风格特征等谈谈个人的一得之见,以求教于读者和同行。 现代艺术语言的表达功能 作为书籍装帧中的现代封面艺术,发端于19世纪20年代欧美的现代设计运动,并影响着整个现代艺术。它使书籍封面艺术日趋成熟,形成了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现代书籍装帧艺术流派纷呈,作品众多,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外来的,各色艺术形式相互交融,构成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现代主义思潮在现代书籍封面艺术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在审美情趣上也有不同的追求,或华丽、或朴素、或典雅、或粗放。封面艺术质量在社会大文化的背景中,其艺术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从传统典雅纯净的审美观念到强调视觉效应的纯粹艺术表达;从实用、经济、美观的装帧原则,到科学性、审美性、竞争性作为现代书籍封面艺术设计意识的整体把握,使现代封面艺术驶入了一个全新  相似文献   

5.
史亚丽 《中国出版》2017,(13):29-32
我国传统艺术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文化内涵,都能为书籍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在进行设计时继承书法艺术与文化精神、吸收篆刻艺术的形式美,借用"设计水墨"的表现形式,将其转换成现代设计语言,使其成为中国风格的新视觉表现形态,会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6.
云纹样是我国传统纹样中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其常见性取决于云纹样本身的特色。本文尝试探究云纹样的起源、发展及在当时的运用,并联系我国传统纹样、吉祥图案予以分析,以探寻我国现代设计中对于传统元素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建筑与书籍的同一关系,并从设计观念、表现形式和设计目标等角度,深入地探讨了中国现代书籍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内在契合性,并重点论述了现代书籍的设计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现代书籍设计提供更多观念上的启示和方法上的借鉴,目的是探寻现代书籍设计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是现代设计宝贵的资源库,其不但具有深层的精神内涵,并且显示出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独具特色的蒙古族传统图案运用于蒙文书籍设计充分展现民族文化的韵味,满足人们的回归意识和寻根情节等文化心理需求和精神审美需求。作为文化传播最为持久的一种载体,书籍与书籍设计应该承担起民族文化的传承重任,让民族文化延续在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中。  相似文献   

9.
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书籍设计师学习借鉴的源泉.传统文化分为显型传统文化和隐型传统文化,显型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书籍封面设计的表面形态,隐型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书籍封面设计的内在精神.本文从这两个方面探索传统文化对书籍封面设计的影响,帮助设计师结合现代社会需求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人们对书籍的需求,已不仅仅注重其功用性,而且更加重视其审美价值。本文试图对2015年“中国最美的书”的设计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出现代图书装帧设计的主要趋势——注重书籍设计的整体性、易读性、民族性以及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书籍装帧之人性化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群 《科技与出版》2007,(12):51-52
作为视觉艺术的书籍装帧设计在审美标准上不具有确定性和唯一性。从"人性化设计"的视域重新审视书籍形态,从人的心理和生理诉求角度探求书籍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相应产生的书籍美感,以期为书籍装帧的设计者和读者的审美欣赏提供一个可行的判断标尺。  相似文献   

12.
张杨  李鹏斌 《编辑之友》2018,(8):100-103
仿古书籍装帧设计因其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关联而在现实中大量运用,其设计与渊源大致有几种形式:或完全以古代书籍样式和纸质类型进行装订,或借用线装面貌样式而采用现代的纸张、剪裁和字体,或采用古代书籍的元素符号和表现形态,或成为装饰性的物件.其中所追求的审美意蕴是经典书籍装帧样式所具有的恒常价值,古代书籍装帧审美的现代运用,还包括当下书籍装帧设计审美求新的需要.仿古书籍装帧的艺术形式及其形式美的法则、艺术美的规律是客体存在,内中所蕴含的独特审美意蕴是设计得到普遍认可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13.
林楷 《现代出版》2015,(2):77-78
书籍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往往强调内容为王,容易忽视装帧设计对整个书籍价值传递层面的影响。一本书除了传递文化信息与知识内涵外,还应该具有愉悦人的感官等重要价值,这也就要求传统书籍需要丰富以文字信息传递为主旨的出版方向,将书籍本身对审美的价值思考、对社会的深层次考量提升到一个更加瞩目的层面。诚然,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书籍本身需要给读者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其设计也应该遵循诗意的表达。可以说,书籍本身所具有的价值理念都孕育在我国的审美文化、古诗典籍、艺术遗产之中,也同  相似文献   

14.
杂志、书籍的设计中,什么最重要?毫无疑问,内容!但是,能够在一瞬间抓住读者眼球的是什么?是封面!杂志、书籍的封面设计,既要彰显杂志、书籍的气质,又要有创意和美感,这就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封面设计中的图形元素,是读图时代与文字同等重要的信息。创意图形是艺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图形,与自然图形相对,主要包括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和纹饰等。它具有强烈的艺术性、针对性和表现力,是设计师根据设计主题归纳、演绎、抽象而获得的,对提高杂志、书籍的艺术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实践,提出书籍设计要注重整体性,形式与内容统一;注重合理性,共性与个性协调;注重以人为本,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注重创新性,将传统文化元素创造性地转化为现代人的审美符号。  相似文献   

16.
“图案”一词最早从日本引入,是一个外来词汇,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称“图案”为“藻饰”或“纹样”.植物纹样渗透到人类生活发展的方方面面,它的观赏特性、象征意义和审美情趣也随人类生活的发展不断被革新,与一般的绘画相比,“图案”更加抽象,它重形而不重实.一些纹样经过设计者的主观想象,使得图案来源于现实,却又远远高于了现实,因此装饰性和抽象性是其主要特点.本文旨在对我国典型传统植物纹样的寓意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现代图案设计与装饰提供更好的借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艺术语言的视域探讨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手法、原则与艺术表现,以有利于不断提升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识别性,强化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创意性与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图书要有效地吸引读者的眼球,进入读者的选购范围,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首先要把读者的需要,购买水平,接受水平和审美兴趣纳入装帧设计的全部过程之中,读者对装帧设计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图书的销售。所以装帧设计者要想读者所想,供读者之需,不仅满足不同读者的审美心理需求,而且要注意引导时代审美新风尚,使读者在对书籍设计认同、内化的过程中,产生购买欲望,引发购买行为。从而使图书增值最大化。读者在图书选购过程中,首先关心的是书名、作者及定价,但这些因素要靠书籍设计有效地传达给读者,如果传达不力,那将会使好的选题大打折扣,最终影…  相似文献   

19.
书,是知识的宝库,是传播知识、交流思想、文化积累的重要载体.要使读者对各种书籍产生兴趣,吸引他们阅读,除了在书籍内容的编写上,要适合不同读者阅读需求的特点外,其中书籍的装帧设计是否美观,是否适合不同读者的视觉感受和审美需求,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少儿读物的装帧设计,这点恐怕尤为明显突出.  相似文献   

20.
仲朝锋 《出版参考》2009,(19):27-27
书,是知识的宝库,是传播知识、交流思想、文化积累的重要载体。要使读者对各种书籍产生兴趣,吸引他们阅读,除了在书籍内容的编写上,要适合不同读者阅读需求的特点外,其中书籍的装帧设计是否美观,是否适合不同读者的视觉感受和审美需求,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少儿读物的装帧设计,这点恐怕尤为明显突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