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竞平 《东南传播》2021,(10):101-103
积极传播优秀地域文化,能为坚定文化自信发挥重要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地域文化,可采取如下创新传播策略:在思路创新方面,传播主体应更多元与广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地域文化传播矩阵.在内容创新方面,地域文化传播内容应更贴近受众特点与需求,更具针对性.在媒体创新方面,应根据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进行媒体选择,并充分利用媒体发展红利,为受众打造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相似文献   

2.
牧野文化作为典型的地域文化类型,同时也作为新乡地区的核心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现实中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制约,导致牧野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实脉络的发展中呈现出并不明晰的发展态势.而全媒体的传播路径的探索为地域文化的传播和文明的扩散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地域文化的立体式传播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历史维度和现实观照是地域文化传播中两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历史维度是地域文化传播“以历史为主线”开展传播活动的着力点,现实观照是地域文化传播“以现实为表象”开展传播活动的立足处,本文以地方高校学报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功能和作用为切入点,探讨了地域文化传播的历史维度和现实观照的内涵及体现.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代提倡弘扬本土文化的契机下,在艺术与科技的共融空间里最大程度利用有声阅读平台技术加大对地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这对提升地域文化的内涵影响和传播广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以声音景观为视角探索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有声阅读提供地域文化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全球化和大众文化、主流文化受到人们高度重视的今天,为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巨大推动力的地域文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大众媒介都涌现出不少方言类节目,对维护地域文化安全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以武汉方言广播节目《好吃佬》为例,从提升文化地位,增强文化自豪感,为地域文化提供传播阵地,增强地域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促进地域文化拥有多样化传播手段等方面,分析了该类节目对地域文化安全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董小英 《传媒》2023,(8):41-43
学术期刊作为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媒介,不仅在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同时在促进地域文化传播、构筑地域精神、延续区域文脉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晋阳学刊》依托山西地域文化优势,充分发挥地方学术期刊的文化传播功能,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设立地方特色专栏、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等手段,将期刊建设与当地文化相关联,以期促进地域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传播,构建独具地方特色的晋学研究话语体系。本文以《晋阳学刊》办刊现实经验为依据,从期刊发展与文化传播的双向需求、学术期刊参与地方文化传播的优势等方面入手,探讨学术期刊应如何助推地域文化传播与文脉传承。  相似文献   

7.
本文具体梳理了陕西地域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和科教文化六大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陕西地域文化传播力的现状,认为陕西地域文化传播存在内容资源发掘不够、传播渠道不够丰富、受众知晓度偏低等问题,希望能为进一步探讨文化传播力提升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岳雪 《新闻世界》2013,(3):121-123
丰富的地域文化不仅能提供精神动力,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且通过与地域经济的相互融合,形成文化经济,又能直接骓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如今,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兴起,如何让地域文化有效的传播,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地域文化传播问题谈起,反思影响地域文化传播的致效因素,从而提出地域文化的传播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蕾 《青年记者》2017,(8):72-73
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一切文化都需要传播才能不断被受众认知、理解和接受,并由此形成一个地域内共有的价值观.地方文化是指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文化.相对于主流文化来说,地方文化离开有效的传播就更加难以成为涵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在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新媒体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文化传播效果的今天,地方文化传播应该考虑怎样利用新的媒介形式和传播模式创新传播内容,传承文化精髓.地方文化既要重视创造与生产,也要重视传播与扩散,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地方文化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0.
郭歌 《东南传播》2018,(8):135-137
本文以电视节目《广西谁最懂》为例,着重分析文化益智类节目对于广西地域文化的传播模式,主要包括在节目设置编排中的宣传策略,在大众传播层面的传播功能以及在文化自信视阈下的传播发展,为文化益智类节目的传播以及地域文化的传承提供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河南经济飞速发展,也为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创新对外传播策略,变挑战为动力,是中原文化走出去的题中之义.中原文化对外传播中文化品牌少、国际影响力不足,传播内容还停留在表层信息,不利于各国文化之间的深入交流,挖掘中原文化的内涵,培育有地域优势的文化品牌,加强国际化的运营与传播,让中原文化在深度与广度上真正的走出去.  相似文献   

12.
无论从新闻接近性的原理讲,还是从现实中文化的影响层面看,地域文化越来越成为新闻报道的创意之源。坚持差异化原则,精心发掘地域文化特色,在创意传播地域文化中打造媒体品牌,可以实现媒体品牌塑造与地域文化传播相得益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大物博,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图书出版作为传统地域文化传承传播的主要载体,在地域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图书出版造成冲击,图书出版必须从优秀地域文化中挖掘更多的可用资源,不断推动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重庆轨道交通作为重庆城市名片之一,在塑造城市形象上有着突出成效.而重庆独特地形背景下的文化景观是乘客第一时间接触并感受到的传播媒介,是人们脑海中形成的对于重庆的第一印象.本文通过实地观察与梳理重庆轨道交通文化景观,分析其在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主要特征与传播特点,研究如何更加科学地通过重庆轨道交通文化景观传播地域文化、塑造重庆都市形象.  相似文献   

15.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社会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传承历史文化、推动区域文明进步的精神动力。电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传播历史文化等相关题材时,具有视听结合、通俗易懂等优势。县市级电视台是传播地域文化的主要阵地,地域文化是地方台节目本土化、特色化的根基所在,也是精品创作的源头活水。地域文化的电视传播策略和实现路径规划引领,打造精品。  相似文献   

16.
电视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占有突出地位。市级电视台除了传达政令、传播信息、提供服务外,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传承地域文化,提升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深挖素材拓展空间地域文化是某地域从古至今的一切文化遗产,既包括精神财富,也涵盖物质财富。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市级电视  相似文献   

17.
书法国际传播方兴未艾,书法国际出版已经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文章梳理了当下华人参与撰写的国内外书法出版物,发现其在国际传播中存在着国际受众定位单一、文化地域划分模糊、对外翻译发展滞后、传播媒介更新迟缓四大问题.溯源造成上述困境的文化成因,文章提出构建书法国际出版创新系统,以市场创新、地域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等创新方式,推动书法国际出版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传播受媒介载体、文化情景以及公众认知的影响,研究中发现传播活动中三方通过彼此的耦合运动形成动力,促进了地域文化传播的可持续发展。在媒介融合的时代特征下,厘清三方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通过三方协同互促,可探析提升地域文化传播力的多样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冯晶  陈丽娟 《东南传播》2011,(6):124-12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流动的文化,是一种文化传播.而传播总是与传播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本地域的文化特色.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受保护的,但是仍然可以看到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流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为传播环境的变迁.本文通过分析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地区"贤孝"的传播环境的变迁,探讨传播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  相似文献   

20.
作为地方文化的副刊,首要优势是,它以整个地域文化环境作为生存空间,可以从这片沃土中获得取之不尽的养料和水份.其次是地报副刊的内容与地方读者在空间、时间、心理上存在着接近性,这是相互沟通、激发共鸣的天然捷径.地报副刊这两点优势,加之传播空间的广泛性、传播速度的及时性、文化效应的共赏性,决定它在弘扬地方文化、更新地域意识方面有着其它文化媒介无法替代的巨大潜能。所谓弘扬地方文化、更新地域意识,即通过对地方文化的发掘作用,以及改造与重建,不断更新地域文化心理、完善地域社会性格。一个地方的社会发展、经济腾飞同这一地域文化心理、社会性格的更新完善必须是同步的,否则,发展将失去深层的动力,腾飞的翅膀将愈来愈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