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基于中国童书版权输出的现状和历史新机遇,分析其“走出去”的战略意义,详细阐述了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童书的“走出去”战略与“国际化”战略目标,以及其在“引进来”和“走出去”背景下的本土化改造.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我国童书出版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尤其是近十年,我国童书出版产业在整个出版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一个增长快速的板块,也引发了出版业的重组.在童书出版发展的新格局和形势下,童书出版“走出去”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切并推动的课题.无论是从国家文化战略来看,还是从童书出版产业本身的发展来看,童书“走出去”都是决定童书产业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图书"走出去"的版图上,对外汉语教学、文学是走出去卓有成效的门类,就连中国的传统文化诸如气功、中医药等领域的图书也是走出去的重要板块。而童书"走出去"的潜力却远未得到有效挖掘。中国有3亿多儿童,拥有一个巨大的儿童图书市场,理应成为世界少儿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主力军。但实际上,中国童书"走出去"的效果不甚理想,版  相似文献   

4.
申琳 《出版广角》2018,(13):33-35
随着我国原创儿童文学的飞速发展,童书板块迅速崛起,与教育图书、社科图书并列成为三大图书出版板块.本土优秀儿童文学作家、原创中国童书作品屡次荣获国际奖项,将中国童书推上世界童书的舞台.伴随"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国童书出版应通过培养本土创作作家,塑造优秀作品,创新国际合作方式,参加国际书展,举办童书论坛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实现中国童书"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郜珍 《出版广角》2014,(12):42-43
正优秀的童书插画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它既有结合了色彩、线条、构图巧妙构思形成的外在形式美,同时又有作品内容所呈现出的内在意蕴美,自然会激发幼儿的美感体验,给幼儿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童书的要求越来越高,出版社除了要拥有高水平的童书作家,还应该配备优秀的儿童插画家。早在2010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抢先与蔡皋、王祖民、李全华、熊亮、周建明等国内15位儿童插图画家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童书市场中,“魔法象”童书品牌凭借为少儿服务的理念,从成立之初到现在,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取得了长足发展,顺利实现了童书版权引进和版权输出的双向经营模式,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童书的市场竞争力、加快中国童书“走出去”的步伐增添助力.文章以如何打造“魔法象”童书品牌为例,探讨中国童书版权引进和输出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童书销量呈几何级增长,截至2013年底,我国出版社共有530家从事童书出版工作,占出版社总数的90%以上。在成人阅读率徘徊不前的情况下,童书阅读率却在持续走高,因此也吸引着图书销售者的资源倾斜。目前,我国童书出版群雄逐鹿,如何推动童书营销再创新高,引人深思。是进一步细分童书市场还是打造童书航母;是走出去实现"无国界"童书出版,还是让创意型的运营模式,如绘本馆等成为童书营销新支点……所有的选择成为多米诺骨牌,如何层层推进,深挖童书  相似文献   

8.
吴遐 《出版广角》2012,(6):40-42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自2008年打造"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系"至今,已累计出版图书26册,销售码洋突破一个亿,销售册数达700余万册.其中《狼王梦》自2009年10月推出以来,一直占据童书畅销书排行榜前列,现已印到第27刷,销量超越100万册,可谓是童书出版领域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2012年岁末,北京开卷公司最新监测数据向业界公布了年度成绩单,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蝉联国内少儿读物市场冠军,为风起云涌的2012年童书市场画下了完美句号.这也是该社继2003年以来连续10年保持国内童书市场第一.趁着"十连冠"的市场气势,浙少社在201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将重磅出击儿童文学、科普知识、少儿财经等版块,打造更多中国好童书. 名家作品丰富优势版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是杨红樱的原创品牌代表作.这是一套属于中国孩子的贴心成长读本,是父母和老师必须了解的儿童内心世界,展露了真正的男孩和完整的童心.  相似文献   

10.
国产动画片衍生童书与国产动画片的互动式营销必将产生两种市场的共振,即双方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衍生童书的营销与动画片的播映配合紧密,它具有三种突出表现:一是同期亮相,即图书在动画片播映期内登陆市场;二是捆绑宣传,“童书捆绑动画片”的代表形式是将动画片的信息特别是播映信息直接附着在图书上,“动画片捆绑童书”的最佳形式是动画片的播映平台携带童书的相关信息;三是童书随着动画片播映强度调整营销力度,在时间上根据动画片播映强度的累积效果和变化态势进行营销阶段划分,在空间上针对动画片的强势播映地区进行细分市场的营销。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内童书发展市场蓬勃向上,引领国内出版市场的内容风向.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布局童书业务,童书资源、产品、发行和营销渠道等都进入白热化的市场竞争阶段,童书品牌的建设与维护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国内童书市场已经形成多层次的童书品牌,品牌定位、品牌产品开发脉络愈加明晰,愈加个性化.越多越多的从业者参与到童书品牌建设和运营的摸索中来.以平台思维和平台操作模式来经营童书品牌,不失为有益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大众传媒日渐盛行的背景下,我国纸介质童书的原创性资源日益枯竭,如何寻求新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从文化立场入手重新建立童书原创性,要想获取丰厚的原创性资源,就需要彻底改变中国童书创作已经持续了近百年的西方文化立场;可从现代性体验之中寻找童书原创性,增强童书挖掘现实资源并向现实发问的能力成为保证童书原创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被喻为出版行业绩优股的少儿读物板块,近年来成长迅速,备受关注,近日出炉的开卷2007年度少儿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排名中,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以绝对优势位居国内少儿图书零售市场排行之首,这也是该社自2003年以来连续第五年摘获童书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桂冠。近年来,国内图书市场经历了大浪淘沙的洗牌,尤其是少儿读物市场,因为进入门槛低、市场规模大,  相似文献   

14.
海飞 《编辑之友》2012,(2):17-21
本文以业界有人预言童书出版的“黄金时代”即将过去、童书出版的“白银时代”即将到来这一“预判”作为述评的开头,以2011年童书出版的业界表现和翔实数字作为依据,从童书品牌、童书原创、童书版权贸易、童书跨媒跨界出版、童书行业竞争等5个方面,进行了眼光独到的分析和解读,指出童书出版“白银时代”即将到来是一个“误判”.并提出了自己的预判: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进程中,我国的童书出版任重道远,虽然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我国的童书出版一定会延续快速发展的“美丽童话”,一定会进入含金量更高的“黄金时代”,大踏步地向童书出版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童书出版发展迅猛,这跟引进来密切相关.我国童书出版从引进来的童书中在内容生产、产业链延伸、宣传营销等方面学习借鉴了很多先进经验,但是我国童书“走出去”还不尽如人意,输出版权的数量远远低于引进版权的数量.文章从品牌童书出版、“走出去”形式的创新、“走出去”渠道资源的统筹、利用好书展平台等方面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学谦 《出版广角》2013,(11):38-39
让童书"走出去"回归出版,按出版规律把该做的事情一件一件做到位,中国少儿出版就一定能像中国经济推动世界经济发展那样,成为推动世界少儿出版前行的重要力量。"走出去"是近几年来我国出版界的一个热词。不过,在世界出版强国出版人的字典里,似乎没有这个词,在他们看来,出版走出国门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就这个话题与他们交流,我们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这样的:"难道  相似文献   

17.
六一前夕,在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和江苏新华发行集团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先生带着他的“子涵童书”系列,走进小学校园,与小读者见面,所到之处受到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近年来,梅子涵先生为儿童文学阅读推广而奔走、播种,在广大中小学老师中反响热烈,被尊称为儿童阅读的“点灯人”,而以自己的作品与小读者见面、交流,倾听孩子们对《侦察鬼》《戴小桥》等作品的理解,这对作家梅子涵来说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在全球《哈6》热潮声中,J.K.罗琳的传记也于8月上旬与广大读者见面。这部名为《哈利·波特之母──J.K.罗琳》的传记是台湾“童书皇后”、著名青少年儿童文学作家管家琪的倾心力作,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传记还原了罗琳的成长经历,是读者了解这位“全世界最风靡人物  相似文献   

19.
沈利娜 《出版广角》2013,(11):44-46
儿童图书市场巨大无边,儿童图书还没有国界。少儿图书市场不断增长,童书巨富不断诞生,可是少儿图书市场只有走进来,很少走出去。在全世界,儿童图书占市场份额都在15%左右,超过大多数成人图书类别,很多欧美国家占比可达18%~20%。开卷数据显示,少儿图书占全国整体零售图书市场的15%左右,是成为仅次于社科、教辅的第三大图书版块。2012年中国作家富豪榜主榜  相似文献   

20.
从总体上看,中国出版“走出去”已经跨越了国家号召、行业推动的第一个阶段,逐渐踏入企业主动“走出去”,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内容和形式、方法与渠道的第二个阶段.如何尽快转变思路,创新模式,拓宽渠道,提升水平和层次,在新形势下深入推动出版“走出去”工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成为当前出版业“走出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