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饶世权 《出版科学》2016,24(2):100-104
指出法律是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通过对日本文化产业法律制度的研究,指出日本文化产业法主要建立了以准则主义为主的市场准入制度,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制度,以及包括行政指导、财税支持、信息公开、人才培养、市场培育在内的各种支持制度,并且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定了相应的制度。借鉴日本文化产业法律制度的经验,我国应当明确文化产业法与《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区别与联系,在《文化产业促进法》中强化国家的干预,在其他文化产业法中强化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2.
刁舜 《出版广角》2016,(19):44-46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成员国于2015年10月5日基本达成一致协议,TPP中的知识产权条款影响了国际知识产权的发展趋势.为了应对TPP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的挑战,有关专家将TPP中的"超TRIPS"文本与中国著作权法对比,辩证地看待TPP作品保护期限延长这一现象.有关专家认为,对于强知识产权规则,中国一方面要立足于著作权法的第一要义是民法的理念,适度平衡作者的权益;另一方面要加强著作权法的制度内化与对外交往,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力.  相似文献   

3.
黄玫  范超 《中国广播》2012,(3):79-79
广东探索以知识产权质押、票房收入质押等模式,积极解决文化产业的融资难题,以“金融杠杆”撬动文化产业发展,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4.
日本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仅次于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数字出版法律制度适应数字化趋势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具有版权制度更新与《世界知识产权版权公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同步、政府介入补偿金制度和强制许可制度、著作权法与国际条约和其他法律协同调整的特点,并呈现加强对权利人权利的保护、合理关照公众利益、高度重视著作财产权、力图确认出版社法律地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郭琦 《中国出版》2023,(1):49-54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发展随着迎来了“出海”的最佳机遇。但各国文化背景和法律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文化企业进入目标市场前后必须制定以著作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策略并及时作出因地制宜的调整完善。文章选取“一带一路”沿线的主要国家,综合整理信息数据并深入分析各国的知识产权尤其是版权的国际、国内保护现状。基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区域化水平差异,知识产权国内立法的形式、内容及司法意识差异,指明知识产权确权、策略、合规性及地域性风险要点,提出文化企业应当打造具有针对性和本地适应性的全面知识产权策略;此外,政府也需从宏观层面制定系统化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经营     
《视听界》2013,(1):4-5
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预计超4万亿元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3)》近日发布.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4万亿元,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文化与科技融合已经成为实现文化产业整体升级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和指导思想。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新兴文化业态.  相似文献   

7.
常素洁 《出版广角》2015,(17):80-81
版权价值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在知识产权快速发展的时代,全媒体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对版权价值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版权是文化产业的载体,同样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在全媒体时代下,知识产权的价值在于挖掘知识信息,创造版权体验价值,提升版权品牌价值,实现版权文化的有序性与完善性。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文化产业政策及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记者》2006,(5):39-39
日本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发展文化产业,但政府主导的特点也很明显。大力支持和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提供方便,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是日本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1、政府积极推动并倾力支持。1995年确立了日本在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构建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合作机制,建立文化资源、文化特质开发的储备与供给机制,建立特色文化产业门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三方面阐述了通过特色文化资源开发构建园区竞争力的路径及走向.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6,(11):67-72
立法模式不仅是立法技术问题,而且是关系立法的价值基础和适用原则的问题。而日本文化产业的立法模式存在着"基础法加单行法"之说。实质上,日本文化产业是分散型立法模式,是在文化产业思想、政策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经过立新法和修改旧法,形成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类、文化艺术类、信息产业类、观光旅游类等细分行业法,以及知识产权法等特定事务法构成的文化产业法律体系。借鉴日本文化产业的立法模式及其形成过程,我国当前应当加速对既有文化产业类法律法规的修改,逐渐推进《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1.
英国政府信息增值开发及其启示——以知识产权制度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处理政府信息增值开发的知识产权问题方面,英国最具典型性,主要体现在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权属制度、知识产权合同制度和知识产权付酬制度方面.我国可借鉴英国的成功经验,考虑不同的制度背景,做到政府信息增值开发知识产权分类的科学化、知识产权合同的规范化以及知识产权付费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2.
手机动漫想成为数字文化产业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锐,必须早日建立完善的产业模式。首先需要建立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严格执行。还要创造契合本土文化、心理的动漫作品,形成本民族特有的动漫风格。作为运营商,要建立开放性的产品开发、发布平台,实现动漫资源的全面整合。最后,综合运用立体化营销渠道,高效推广,培育成熟的市场。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数字出版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彬 《编辑之友》2011,(5):99-101
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指的是相关企业将作为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证券的行为。近年来,美国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或地区在音乐、电影等产业中大力应用了这一类的金融工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此类工具的应用,高度依赖于知识产权的存在,因此,其亦可以用于我国数字出版领域之中。一数字出版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的意义和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4.
阐述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知识产权制度,探讨信息资源采集、传播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冲突,并指出这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初衷相背离,提出数字图书馆与知识产权的协调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传媒热点     
《传媒》2005,(6):22-23
文化产业非公经济准入领域放宽,电视剧投资:最后的盛宴?知识产权保护困难 “蓝猫”阵痛警醒动漫产业,中国门户网站“卖地”成风  相似文献   

16.
魏百慧 《今传媒》2013,(3):26-28
当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发展的如火如荼。文化创意产品具有其不稳定性、易复制性等特点,在进行交易个过程中其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显得尤为重要。商务谈判作为知识产权交易中一种手段,其交流获取利益最大化、可协商等特点在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交易中的运用也会十分的有效。论文即是针对商业谈判在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交易中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7.
当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发展的如火如荼。文化创意产品具有其不稳定性、易复制性等特点,在进行交易个过程中其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显得尤为重要。商务谈判作为知识产权交易中一种手段,其交流获取利益最大化、可协商等特点在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交易中的运用也会十分的有效。论文即是针对商业谈判在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交易中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8.
阐述信息资源数字化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关联问题,探讨知识产权制度对信息资源采集、传播的障碍,并指出这种障碍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初衷相背离,提出信息资源数字化与知识产权的协调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维 《大观周刊》2013,(7):27-27
知识产权担保是以知识产权为标的而设定担保的法律制度,体现了现代知识产权资本化的发展趋势,对促进资本流通、提高民商事交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担保制度尚不健全,其制度价值的充分发挥仍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对此,本文拟从知识产权的制度特点出发,对知识产权担保的担保方式、担保设立问题作简要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当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点,也是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文化消费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消费观念落后、原创力不足及知识产权意识淡漠等问题都是制约文化消费发展的主要因素。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就要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以需求引领市场环境建设,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实施品牌战略,延长文化消费链条,找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