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语文教学中的“实”与“活”,就是要让学生不仅得到扎实的语文基本训练,形成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在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的个性.人格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尊重、充分发展。致力于使二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相济并举.相得益彰,得到统一和完善.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其它学科教学的基础.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的智力,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其通过学习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已的潜力呢?笔者就这一问题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作业,应是成为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进行真正因材施教的重要环节.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全部的生活之中。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成长的乐园,使作业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因此,我认为在热热闹闹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不妨也腾出一点空间.设计一些语文个性化作业,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相似文献   

4.
苟芳文 《甘肃教育》2005,(11):29-29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井有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语文紊养。下面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与人格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对“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那么,语文教学就应该充分发挥语文的优势,加强对学生人格教育的力度,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使青少年成长为既有真才实学.  相似文献   

6.
将信息技术融合进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与品德,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巧妙的结合教材,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要拓宽教学渠道,延展教学内容,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新闻以及生活话题等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资源,大力开发利用,使“语文教学的外延”真正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使师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对内容不断变革和创造,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人本位”.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这明确表达出我们的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追求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使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由重知识、重智力转到重学生上来。其次要把握和研究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使语文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作用。真正树立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观.这是实现教学民主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该如何教语文?语文的性质是什么?语文数学的核心在哪里?对人的培养会产生怎样的作用?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否能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于是,有关语文教育本位的诸多思考便扑面而来。笔者认为;在常态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大胆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学生争做语文学习真正的主人.从而使他们具备高尚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感悟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的个性发挥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潘红 《学周刊C版》2011,(11):61-61
现代社会呼唤人文教育.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何文旭 《语文天地》2009,(12):63-6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从语文科的性质、特点出发.基于语文教学目的.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语文教学要用“审美”吸引学生.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  相似文献   

13.
课程目标,既是教材编写的目标.也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对语文课程目标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后,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整合教学过程.体现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改变学习过程,加强语文实践;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学生发展的众多主题中.语言发展是语文课程独立承担的发展主题。准确描述学生语言发展的先后次序和发展过程.探讨顺应并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教学策略.可以改变目前语文教学基于经验思辨的感悟状态.使人文学科的语文教学具备必要的理性品格。  相似文献   

15.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形势下。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是语文教学中应当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那么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想和陶冶情操。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使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显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指导.是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语文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把提高文化品位和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和形成健全人格作为语文素质目标,“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激励和引导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辉 《学周刊C版》2015,(1):26-26
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就要激发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参与来让他们体会学习的成就感.让学生不断地增加动手、动脑的机会.使他们进行积极思考.获得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我个人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阅读。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停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语文的快乐.我们应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20.
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情感因素.加强语文感染力.促使学生思想与情感同步发展.使语文学科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寓教于乐中得以具体实施。因而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不容忽视。下面是本人这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情感教学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