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一共收录鲁迅九篇文章:《风筝》(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雪》(八年级下册)、《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年级上册)、《孔乙己》(九年级下册),  相似文献   

2.
尽管经历了新世纪初的教材删减,但是在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被选仍是最多,包括七年级下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八年级上册的《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下册的《藤野先生》,九年级上册的《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初中生6个学期每个学期都在学习鲁迅,时间跨度较大,再加上鲁迅作品与所在单元文章相比,难度较大,学生不愿学,教师不乐教。著名学者钱理群说:“鲁迅作品的问题在于选什么、讲什么、怎么讲。”“选什么”的问题是教材编写专家的事,而“讲什么(学什么)、怎么讲(怎么学)”则是教师应该致力研究的问题。“主题学习”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亲近鲁迅、学习鲁迅,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看,关于数的内容,第三学段主要介绍有理数和实数,它们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于有理数和实数,本套教科书安排了三章内容,分别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和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本章在第一章“有理数”的...  相似文献   

4.
覃忠志 《广西教育》2008,(29):15-16
“课题学习”,就是在学生课堂学习中引入以课题为导向,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探索,带动课堂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新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本有很多课题学习的案例,如七年级上册第146页“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七年级下册第87页“镶嵌”、第172页“从数据谈节水”,八年级下册第162页“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等等。  相似文献   

5.
【设计说明】闲笔,是写人记事类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教学时关注闲笔,有助于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思,咀嚼文章的情味。本设计按照“1+X”阅读课程形态,组合了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以及八年级上册第6课推荐阅读篇目《我的母亲》(邹韬奋)等三篇散文,引导学生辨识、鉴赏、学习三篇课文中的“闲笔”,促进学生对文章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6.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地理课程标准》),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研制开发了一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全套书共四册,其中,七年级上册介绍地理学的有关基本慨念、基本原理;七年级下册讲述世界区域地理;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八年级下册讲述中国区域地理部分。本套教科书的七年级上册和下册,八年级上册都已经通过教育部初审并进入实验阶段。八年级下册也于2002年11月通过审查即将进入实验区。下面对此册教科书的编写思路和编写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新的生命》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的《植物》《动物》单元(对一些动植物外部特征进行观察)和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对动植物的生命周期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延伸的学习内容,也意在为学习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和六年级下册《生物多样性》作知识铺垫。因此,这一内容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提高本单元的教学质量,我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分析课标要求、单元的知识结构、编写意图和编写体例。  相似文献   

8.
依据整套教材的设计和安排,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原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二)”(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四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用方程解决问题)移至五年级下册;原五年级上册“分数加减法”“相遇”问题后移到五年级下册;原五年级下册“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的认识”“百分数的应用”“扇形统计图”后移到六年级上册;...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强调,要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在教学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时,教师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两篇课文相互关联,同时增加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文《司马光》和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守株待兔》,  相似文献   

10.
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被选编九篇,分别是:七年级上册的第21课《风筝》(第五单元),七年级下册的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单元)与第16课《社戏》(第四单元),八年级上册的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第二单元),八年级下册的第1课《藤野先生》(第一单元)和第6课《雪》(第二单元),  相似文献   

11.
1教学主张 学生的数学素养是综合的、立体的、多元的,其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应遵从“简单模仿——初步掌握——本质理解——自觉运用”的递进过程,“生本数学课堂”是以学生“全体的”和“全面的”发展为核心,关注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释放出学生的“本质潜能”.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分式方程(第3课时)”,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发现与思考 在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之后.教材“试一试”环节有一道习题(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3页“试一试”第2题):  相似文献   

13.
曹津源 《初中生》2006,(11):16-18
《语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怎样在课堂答问和交流中贯彻这些要求呢?江苏某市某中学初三甲班师生课堂讨论《智子疑邻》(人教版语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实录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教给我们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余能强 《辽宁教育》2007,(1):105-107
内容分析 “年、月、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时、分、秒”(三年级上册)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一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二是熟练地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三是通过国庆节等有意义日子的导入,  相似文献   

15.
1 教材内容 《生物》七年级(下册)“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七年级北师大版数学课本的主体内容框架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部分,其中“空间与图形”部分就是常说的几何内容,是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在七年级《数学》(上册)中,“空间与图形”仅仅涉及了简单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认识问题。而在七年级《数学》(下册)中,才接触到了真正平面几何的内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复习,本着重就七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三部分几何内容,从概念、重点、难点、考点、典型题目和问题的分析与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分数意义的教学,苏教版教材编排在三个年级、四个单元中,分别是: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3课时)、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6课时)、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10课时)、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9课时)。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导入式 在学习《巍巍中山陵》(苏教版《语》七年级下册)一时,上课前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为了将“多阅读,少做题”的初中语文教学口号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五单元“诵读欣赏”《大地上的事情》节选的两段精美文字后,可以提供此类作品中的其他精彩篇章,如《我的邻居胡蜂》(两篇),进行拓展加深阅读,并由此展开与七年级上册课文《松树金龟子》(出处《昆虫记》)的对照阅读,充实学生的阅读感受,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会阅读的美感。  相似文献   

20.
我们学校使用的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段《思想品德》教材到2010年春学期止已完成了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一个循环的教学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该套教材有两处与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不相符:1.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2005年12月第1版)第91页中关于律师的称谓;2.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2006年6月第1版)第92页的案例中的处理办法。下面我就教材中这两处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