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学在我国大学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学在我国大学兴起,并在近30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将大学科学学的成长历程分为三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科学学进入中国大学课堂, 20世纪90年代大学科学学在调整中成长, 21世纪新时期大学科学学发展的新局面,并分别对这三个阶段做了论述。在回顾科学学在大学发展的历史的基础上,指出其将来的发展走势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科学学的演进图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科学学的产生始于中国交叉科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在科学学工作者的辛勤培育下,结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丰硕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诸多原因造成我国科学学的发展出现了徘徊的趋势,近期以来,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衍生出来,逐渐形成了科学学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来,国内外科学学的发展正在形成科学学理论体系的新框架。本文从科学学的研究传统与范式入手,运用科学计量学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对中外科学学研究的主要领域、相关学科以及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比较,结果表明以科学、技术、创新以及相关的科技政策与管理为内容的科学学应用研究是当前的主流领域;网络计量学、科学知识图谱和信息可视化技术发展迅猛,正成为科学学方法研究的前沿领域;有关科学、技术与创新相互作用规律、自然科学某些学科的演化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合作理论等成为科学学理论研究的热门领域。在此基础上,对新世纪科学学理论体系按“研究维-学科维-对象维”的三维结构建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贝尔纳科学学传入中国,对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科学学学科的早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追溯这段历史,介绍了《科学的社会功能》《历史上的科学》等贝尔纳名著在中国的翻译出版,论及钱学森等学者对贝尔纳科学学的接纳与吸收,从召开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成立、学术期刊和研究机构等方面阐述中国科学学学科的建立,还谈及贝尔纳科学学传人普赖斯、马凯等对中国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科学学的产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学是"把科学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的学科".科学学研究起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迅速发展.科学学的研究内容包括:(1)自然科学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从总体上研究现代科学知识体系,揭示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3)自然科学的社会形成过程.(4)确定科技发展的具体任务与途径,对科研活动实行最好的管理,争取最优的成果.(5)研究形成完整的科学教育系统.科学学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背景下诞生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宋兆杰  王续琨 《科学学研究》2007,25(6):1052-1056
 苏联科学社会学是在科学学的框架下产生和发展的。受意识形态的严重影响,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被禁止研究。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重新开始对科学社会学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是科学的黄金时期,也是科学社会学的成熟时期。  相似文献   

7.
刘则渊为中国科学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始终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为理论根源,始终清醒地把握驱动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本质,始终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体系为目标,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科学学思想体系。刘则渊在科学学领域重要的理论贡献体现在5个方面:(1)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理论依据的中国科学学理论体系;(2)发现"哲学—数学—科学—技术—经济"大周期转化规律;(3)提出以知识价值论为核心的知识活动系统理论;(4)提出基于"技术科学"的新巴斯德象限理论用以支撑科技强国战略;(5)创建和发展以"科学知识图谱"为表现形式的知识计量学。刘则渊建设和培养了一支科学学研究队伍,他的学术思想影响广泛而深远,为中国科学学界留下了宝贵的学术财富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一科学学是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新兴学科,至今虽然只有短暂的历史,但却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科学学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1925年,波兰社会学家F·W·兹纳涅茨基首先使用了“科学学”一词。1931年,奥索夫斯基和奥索夫斯卡发表了著名的《科学的科学》论文。1939年,英国科学家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诞生。20世纪60年代之后,科学学逐步突破了狭隘的理论圈子,进入了广泛的应用领域,和科学技术管理与科技政策的实际结合起来,受到各国科学家、科技管理者、科技管理部门甚至政府的普遍重视。二在…  相似文献   

9.
周善元 《学会》2003,(5):44-45
<正> 科学学是研究科学的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从19世纪后半期起,科学技术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来源,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支柱和国际竞争的焦点。从20世纪20年代科学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中国引进新兴学科的黄金时段。创生于西方国家的科学学,就是在这个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汹涌浪潮被引入中国的。科学学30多年的演进发展历程表明,这门新兴学科能够在中国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科学学的重要奠基人冯之浚先生不幸辞世,令人悲痛不已。追忆他近40年的学术生涯,其学术活动一直是同科学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为我国科学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回想同他在科学学领域的学术深交,莫过于他向我交待探索科学学理论的任务。我始终牢记1997年他当选为研究会理事长时的主旨演讲中所提出的一个问题:"科学学的核心理论是什么?"现在可以称之为"冯之浚之问"。他坚持贝尔纳传统的科学学理论范式,强调通过加强科学学的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来回答这个科学学理论研究中不能回避的问题。我国科学学诞生在科学的春天里,我们曾在改革开放初兴的年代共同开创了科学学学科建设的第一次浪潮;20年前的世纪之交,我们追踪"冯之浚之问",开创了新世纪科学学发展的新局面,形成学科建设的第二次浪潮;如今又走过20年,我们将努力践行和实现冯先生关于科学学博士生教育的遗愿,推进科学学学科建设的第三次浪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理论的新发展主要沿着两种思路展开一种思路是在宏观经济模型中加入货币的因素;另一种思路是从货币与各种金融资产的替代效应出发,提出所谓"新货币经济学".本文详细探讨了新货币经济学的含义和主要分支,并揭示了新货币经济学产生和发展对现代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英文版《波兰对科学学的贡献》(Polish Contributions to the Science of Science,1982)文集及主要代表作,阐述了科学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波兰学者首倡"科学的科学",是波兰对科学学的开创性贡献。如果说,波兰人提出的科学学新学科概念是世界科学学史上开创阶段的序曲,那么,英国科学家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1939)就是科学学开创阶段的高潮和奠基性巨著。从世界科学学的历史进程看,这相当于继波兰人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波兰女性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之后,由波兰人引发的科学学研究是对世界科学学发展的又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迈向科学学大变革的时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国际科学学及科学计量学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表明充满变革性的纳米科技、生物科技、交叉科学和发现理论,正成为21世纪初科学学研究的焦点与热点,亦标志着科学学正进入大变革的时代.迅速崛起的e-科学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展示出基于网格技术的e一科学及其工作流,正在引起当代科学研究方式的深刻变革,也是对科学学大变革的时代呼唤.正在启动的NSF关于CDI的项目计划,创造了"赛博实现的发现与创新(CDI)"这一全新概念和基于计算思维的发现模式与创新模式;在这一背景下,一个由长江学者领军的科学学研究团队,开展了带有CDI变革性特征的多学科性、跨国性研究,并在此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正> 一20世纪以来,由于比较方法的广泛应用,在蔚为壮观的科学之林中竞相生发出一系列冠以“比较”二字的新兴学科,如比较哲学、比较美学、比较伦理学、比较历史学、比较社会学、比较宗教学、比较政治学、比较行政学、比较法学、比较经济学等。比较方法已经成为一种颇具魅力并具有学科催生功能的科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完全有理由认为科学学的产生是科学史的延伸与发展。科学史作为一门历史学科所习用的具有传统意义的比较方法,也很自然地移用到新兴的科学学之中。事实上,科学学问世以来的几十年间,科学学家确实已习惯性地运用比较方法从事科学学某些课题的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是普赖斯逝世30周年,也是其代表作《小科学,大科学》出版50周年。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普赖斯和《小科学,大科学》一书,深刻地影响了科学学的研究范式和脉络,尤其是催生了科学计量学这一领域的诞生和发展。本文利用科学计量学和知识可视化的方法,利用科学计量指标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了普赖斯的学术贡献和学术影响。结论表明,从影响的广度来看,普赖斯的著作影响着科学计量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学,乃至经济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从影响的深度来看,普赖斯在科学计量学领域各分支领域的发展中都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学学研究》2021,39(3):385-392
1977年,科学学作为一门考察科学研究活动并总结其运动变化规律的学科在中国被正式提出,之后的近半个世纪,贝尔纳范式下的中国科学学研究经历了从定性思辨到数理统计、再到科学知识图谱的演变路径。80年代,科学学经由数理统计方法开始进入科学计量学阶段,最终与国际社会的科学学研究融为一体。21世纪初,随着知识计量学概念的提出,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路径把科学学带入了第三阶段。科学学在中国的这种演变,也表现为从初期的科学学到后来的科学计量学的精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学学的思想渊源是极其古老的,然而科学学作为一门学科,波兰学者却是"科学的科学"(science of science)这一学科的术语创造者和早期研究者,堪称世界科学学史上的先声。科学学奠基人贝尔纳在《在通向科学学的道路上》一文中指出:"科学学可以采纳普赖斯的定义,科学的科学就是‘科学、技术、医学等等的历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运筹学及其他。’M·奥索夫斯卡和S·奥索夫斯基于1935年提出的研究纲要就包含了这个一般的定义。奥索夫斯卡和奥索夫斯基正是用了‘科学的科学’这个术语,并且第一次把这个术语用于我们今天要使用的含义上(他们认为,这个术语是T·科塔尔宾斯基教授在1927年创造的)"。过去80年了,奧氏夫妇的这篇科学学的开创之作,不仅极具历史价值,而且对于今天认识科学的基本功能、开展科学学这门独立学科的建设,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教学与研究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相关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了科学滓、技术论和科学技术管理等课程。199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置科学学与科学管理专业硕士点。1997年,在  相似文献   

20.
当代科学学研究呈现出了数据驱动的趋势,这与美国学术界与政府决策部门的联合推动密切相关。尽管利用强大的新工具和技术来分析和理解激增的科学大数据令人备受鼓舞,但在这场数据狂欢中仍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来认知和解读科学学研究对象、范围和结果。基于科学学定义与内涵的溯源,揭示科学学是以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发展为目的,其创生是基于马克思的“科学与社会是统一的”这一基本观点,其底层逻辑在于认识科学整体才可谋划社会发展。中国科学学基于从理论到应用的系统逻辑,涵盖科学传播和科技政策研究,具有突出的社会科学属性,是一门涉及到价值立场和价值判断的社会科学。科学学是有前途的,其根本理由在于科学的客观性使得全球问题的解决具有可能性,其研究要义在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