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类植物,它拥有胖乎乎的“脸颊”,肥厚的叶片,矮小的“身材”,明丽的色调,不经意开出的小花.这就是近年来在国内园艺市场迅速走红的多肉植物.近一个多月,浙江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南非入境包裹中截获了超过250株多肉植物.这些多肉植物中,奇峰锦属类含有毒素,人接触可能会中毒,甚至会引发心脏病.按照规定,为防止境外生物给我国生物带来安全风险,不允许私自从境外携带动植物及相关制品入境.  相似文献   

2.
正在各类绿色植物中,多肉植物由于其形态多样、矮萌可爱受到大众的欢迎,逐渐成为家庭植物栽培中受热捧的类型。然而,针对多肉植物还流传着一些说法,如多肉植物具有毒性、对健康有威胁等,这些说法有道理吗?多肉植物并不是一种植物,也不是植物学上的一个门类,而是园艺领域对组织器官肥厚多肉,多浆汁、水分植物的统称。事实上,多肉植物包含了植物学上几十个科、数万种植物,其中以番杏科、百合科、仙人掌科、景天科、大戟科等最常见。这些植物多生长在干旱少雨的环境中,为储存水分演化出"多肉"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工程院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启动"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生物培育肉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将从战略层面研究"培育肉"。据科尔尼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的最新报告显示,预计到2040年全球"人造肉"的市场份额将达到60%,其中35%的肉类将由实验室培育而出,也就是"培育肉",另外25%将是以植物基替代品为主的植物蛋白肉。"我们首先利用分子感官技术对肉  相似文献   

4.
<正>多肉植物造型各异,非常适合点缀居住环境。它们也是一种顽强的小生命,只需要一点水、一缕阳光、些许土壤,就可以扎根于花盆。还等什么,赶紧种上一盆吧!黑法师:原产于非洲西北部的加纳利群岛,属于多肉植物中的"冬种型",夏季休眠时底部叶片会掉落。珍珠吊兰:因由一串串鼓鼓的、饱满翠绿的椭圆形小叶子组成,又名翡翠珠、情人泪、绿之铃等。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景天科多肉植物逐渐出现在人们生活中。景天科植物品种繁多,植株肉质化,叶、茎色彩丰富,不但适应性强,还有夜间吸碳的功能,在道路,屋顶,室内都有它的身影。在多肉植物的日常养护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株植物在不同状态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形态。例如乙女心(景天科多肉植物),需要接受充足日照叶色才会艳丽,变得金黄甚至粉红,叶片才会紧实,植株才会不徒长,株型才会美观显得更紧凑。如果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5)
多肉植物是一种观赏性极高的盆栽植物,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多肉植物生命力顽强容易养植,所以多肉培养者往往会存在疏于照顾的情况,致使多肉植物的死亡。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本文设计完成了一项基于环境监控的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监测多肉植物的生长环境,如湿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光照强度等多肉植物的生长环境参数,并对这些环境参数进行控制调整保障多肉植物的正常生长。通过部署测试该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日有网友称,从超市买回来的金针菇在冰箱里放了一周后不仅没有枯萎,反而进行"逆生长",甚至把保鲜膜都顶破了,因此怀疑是不良商家在养殖过程中过分使用激素所致。事实上,只要环境适宜,采摘下的植物继续生长是很正常的现象。金针菇会"逆生长",和植物生长激素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多数情况下,人们喜欢用生、死来区别生物的生存状态。摘下的蔬菜还活着  相似文献   

8.
生命科学     
《科学中国人》2023,(1):16-17
<正>植物中具有相分离潜力的蛋白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方晓峰、邓海腾等人合作,利用大规模、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同时建立高通量的检验蛋白相分能力的体系,筛选和鉴定了8种植物的相分离蛋白组。相关成果发表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生物大分子凝聚体是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通过相分离形成的无膜细胞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者从拟南芥的幼苗和花组织中的细胞裂解液中鉴定到985个具有相分离潜力的蛋白,为研究植物中生物大分子相分离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晓荷  田淞沪 《科学大众》2010,(Z1):60-63
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并且,有更多的植物数量越来越少,濒临灭绝。在中山植物园北园的东北角,有一片游客足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面竟藏着近百种国家级濒危植物。这个区域看起来杂草丛生,满布荆棘,却遍地都是"宝藏"。这里"潜伏"着华东、华中地区六七十种国家级濒危植物。比如第四  相似文献   

10.
植物病程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病程相关蛋白(PRs)在植物抗病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植物抗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从其生物特性、基因结构和表达调控、诱导及诱导因子、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生物功能等方面着眼,分析该领域近年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生物入侵带来巨大灾难 自然界的生物互相依存,和谐共处,一道编织出一个绝妙的生态环境网络. 引种外来植物,丰富本地物种,本是件大好事,然而,如果盲目引进外来植物,造成"生物入侵",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甚至带来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12.
正当下,声纹识别开始进入生活,涉及社保、公安、金融等领域。相对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声纹识别安全性能更高。中科院院士张钹就曾指出,现在的图像识别存在局限性,只需加一点点的干扰,机器就会将一个"炮兵阵地"错误识别为"一群羊",甚至是任何其他东西,很"脆弱""很不安全",从目前来看,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里相对安全性能较高的就是声纹识别。  相似文献   

13.
从植物中提取的多糖具有非常重要与特殊的生理活性,具有如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辐射、抗病毒、抗炎、抗疲劳、抗衰老等生物活挂功能.目前人们已成功地将从近百种植物中提取出的多糖广泛地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医药的研究与开发中.  相似文献   

14.
欧美植物园引种中国植物遗传资源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建勇  薛达元  赵富伟 《资源科学》2013,35(7):1499-1509
披露遗传资源的来源与原产地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名古屋议定书》的要求与内容之一.本文以英国皇家爱丁堡植物园、美国哈佛大学阿诺树木园和美国伊利诺斯州莫顿树木园为例,依据活植物保存数据库及名录,筛选引种自中国的植物,建立了名录数据库,统计了到目前为止各植物园(树木园)引种中国植物种类,分析了各植物园(树木园)引种中国植物种类数量、主要类群及包括种类数目、特有种数量及比例等.研究结果表明,3个植物园(树木园)引种中国植物种类均占其活植物种类总数的10%以上,其中40%~50%为中国特有植物.皇家爱丁堡植物园目前保存活植物17000多种,其中引自中国的有1 700多种,近900种为中国特有植物;哈佛大学阿诺树木园目前保存活植物4000余种,其中引自中国的有440多种,200多种为中国特有植物;莫顿树木园目前保存活植物约3 500种,其中引自中国的有近430种,150多种为中国特有植物.本文还结合《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名古屋议定书》相关条款探讨了在处理植物园(树木园)历史引种问题上存在的欠缺和国家对有关生物遗传资源保护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创新》2020,(5):F0004-F0004
多肉植物的茎部、根系、叶片至少有一种是肥厚多汁的,能暂时存储大量水分。多肉植物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共有1万多种,形态各异,其中不乏一些奇葩。"永不凋谢的玫瑰"玫瑰一样的部分不是山地玫瑰的花,而是叶片。它的肉质叶互生,呈莲座状排列,很好看。小酒杯它叫小酒杯,也是多肉植物家族中的一员。肉质叶如莲叶般边缘卷曲成酒杯模样,红色花朵串生在叶片中央,很新奇。方塔这种多肉的俯视图看起来像一只张开血盆大口正要吃人的怪物,灰绿色的叶面粗糙有颗粒感,叶片对生,层层紧密排列,侧看像一座塔。  相似文献   

16.
刘丽军  宋敏 《资源科学》2011,33(9):1750-1756
在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安排下,曾经作为全球性公共物品的生物遗传资源正不断被发达国家利用植物新品种权、基因专利等工具竞相圈占为其私有物品,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对此非常不满,要求在国际间建立公正的遗传资源惠益分享制度。本文主要从揭示遗传资源圈占与利益矛盾的问题根源出发,通过总结近20年来生物遗传资源权属国际规则的制定和演进过程,剖析《生物多样性公约》、《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和《植物新品种保护国际公约》等相关国际制度在遗传资源获取、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等问题的矛盾与冲突之处,最后提出现有国际体制的协调措施,以及我国为满足国际遵约要求的应对策略。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塑料制品给人类带来暂时的方便同时,也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危害着人类及其他生物,让空气、土壤也烙上它的印记.它是一块"砖",从实施中的不足可以看出,它并不那么完美,但它是希望敲开人们环保意识的一道"门",并从"门"后引出更多解决环境问题的"玉".从人们对塑料袋替代品的热潮中,相信"砖"的作用已经达到了,并且会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8.
正近两年,随着广州生物医药企业的成长壮大,占地1.83平方公里的江心小岛——广州国际生物岛(下称"生物岛")也热闹起来。全国最大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金域检验正式成为"岛民",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赛莱拉")正瞄准生物岛构建干细胞全产业链,专注肿瘤个体化治疗的益善生物在生物岛的研  相似文献   

19.
农林植物     
<正>亚热带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团队与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结合林下幼苗长期动态监测数据、高通量测序技术和邻居效应模型,揭示了不同功能型土壤真菌驱动亚热带森林群落多样性的作用模式,破译了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密码",提出了基于外生菌根真菌与病原真菌互作过程影响植物生存的物种共存新模式。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植物累  相似文献   

20.
正"这么多年,我一直认真地生活在一个‘隐形的战线’里,这里没有硝烟,只有植物。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看似平和的植物世界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戴上‘显微镜’,透过细枝末节发现潜在的危险。我们的‘战斗’,也是保国家的‘一方平安’。"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物检疫实验室主任印丽萍如是形容她的工作。这位与检验检疫工作、杂草研究打了近30年交道的女科学家,在时光的"雕琢"中,显得愈发坚定、自信……既有着职业女性特有的干脆利落,也从不失女性之温婉细腻。她是"无形国门"——"蓝盾"战线上出了名的巾帼铁娘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