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2005年9月28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召开了“家规·家训·家风与公民道德建设”研讨会。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家规、家训、家风与公民道德建没的关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家训家规家风是文化流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及优良家风的核心。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具有优良的传统美德,学校积极发挥指导和协助作用,引导学生在学校中更好地落实家训家规家风,使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意识到家训家规家风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家训家规家风,并且阐述了学生落实家训家规家风的重要意义,最后研究学校如何促进学生落实家训家规家风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姜丰德 《成才之路》2021,(11):28-29
家训家规中的积极思想不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而且可以指导青少年更好地约束自我,在修身、齐家、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训诫作用。以家训家规为中心开展家庭教育的策略有:以家训家规为中心,进行全面学习;开展家校共育,增强践行意识;传承与创新并举,扩大教育范围。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都是如此。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又是孩子的启蒙学堂,好家风会让孩子形成好品德。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家规家风,肯定是长幼无序、儿女不才、家庭不睦、邻里失和。没有良好的家规的约束,甚至还会触犯国法。为传承家庭美德,展现学生家庭精神风貌,我校组织开展了"晒家训、助成长"主题月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传递了向善力量。  相似文献   

5.
弘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中学从学习挖掘传统家规家训着手,构建校本课程育人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深入开展综合实践体验式活动,形成良好的家风,实现家校共育,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客家家规家训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传统,它将客家精神融汇在每一条训言中,是传承客家精神的重要载体。客家人的家规家训形式多样,涵括的内容丰富,有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勤俭持家的治家智慧,还有严以修身的为人处世之道等,无一不彰显着中华传统的美德和品质,这也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由于时代局限,客家家规家训也有封建礼教的烙印,如推崇男尊女卑思想、灌输愚忠愚孝的封建纲常及推行奴化教育、宣扬封建迷信等。我们要传扬客家家规家训传统美德,为今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可以影响到行政风气,这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特别是家规家训可以从家庭层面开始,以强大的渗透力起到较好的预防腐败效果,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在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的社会廉政文化教育体系里面,有识之士借助多种形式给予家规家训的弘扬关注,带动整个社会产生了浓郁的廉政氛围,这是值得我们继承学习的.为此,现以闽西客家传统的家规家训为例,说明其对廉政教育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安康优秀传统家规家训以传导敬祖重宗、进德修身、行孝践仁、睦亲齐家、戒奢崇俭等思想为主要教化方式,以培养品德高尚、忠君爱国、坚守节操、勤于生理、宽厚谦恭的家族后人为最终目标.从内容上看,安康优秀传统家规家训中蕴含的进步治家思想主要有:重修身养德、重家庭伦理、重子女教育、重公民义务,这对我们今天治家教子、立身处世及创立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家训文化具有深刻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家庭具有重要的立德树人功能,并通过家风与家规得以实现。家风无形,重在言传身教,祖传子承,人文化成;家规有形,重在规范,指导约束,助益实践。现代德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企事业单位等通力协作和社会成人、行政官员、公众人物在社会教化中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家庭具有重要的立德树人功能,并通过家风与家规得以实现。家风无形,重在言传身教,祖传子承,人文化成;家规有形,重在规范,指导约束,助益实践。现代德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企事业单位等通力协作和社会成人、行政官员、公众人物在社会教化中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永和 《现代教学》2014,(5X):63-65
<正>最近,"家风"成为一个热词,从深宅大院走出来,走进了千家万户,引起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笔者以为,"家风"是一种既重要又必要的教育资源,不可或缺,值得深入研究。一、家风——一种优秀的家庭文化"家风"就是"门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换句话说,"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尚、风格等。"家风"有别于"家训",因为"家训"是成文的,可以写出来;而"家风"却是通过家里每一个成员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家风"也有别于"家规","家规"  相似文献   

12.
<正>家风、家规是"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以训子孙"的法宝,家风、家规是不该被遗忘的财富。2014年春节,农历马年初一到初七,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采访多位知名人士、企业家、作家和普通民众,激发了民众的热议。"说家风,晒家规",成了不少人在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小时候曾因不诚实被家人揍过",姚明对家教的最深体会是两个字"诚实"。赵本山谈起家训时说:"我爹  相似文献   

13.
王守玉 《中国德育》2014,(10):35-36
正所谓家风,即是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规则是一个家庭约定俗成的法则、规定等行为规范。在我看来,家风家规就是家庭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家族传承的一种精神。在一个没有良好家风家规的家庭中成长的学生,缺乏做人做事的规矩和标准,在行为上就可能会经常出现偏差。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  相似文献   

14.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建设现代家风,还需要将优良传统家训充分应用,并且延续下去。家风建设是家庭建设的关键,在现代家风建设中,还需要融入更多传统优秀的文化思想,促进家庭和谐。因此,首先分析了中国传统家训中的优良思想,然后探究优良传统家训对现代家风建设的作用,最后对其具体的实践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风家训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家训是立身处世、治家持业的智慧结晶.家风家训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了传统美德的精髓.新时代,家风家训文化又与时俱进地涵纳了新时期的价值观念.深入挖掘家风家训对当代大学生的育人价值,并提出完善优良家风家训的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一个欣欣向荣的家庭,离不开良性的家规、家训以及家风的滋养。纵观我国辉煌灿烂的民族发展史,就会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历史规律,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历经千年而传承不息,与民族优秀的家庭教育方式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正发现一初中生对家风家规的知晓程度不高,其根源在于家庭和学校对初中生家风家规教育的引导不足,家长对初中生有成绩至上的要求,学校具有重智育轻德育的偏颇。发现二家风家规德育功能被严重忽视,其根源在于家长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不够,学校德育未能将家风家规教育纳入德育内容体系。发现三初中生家风家规的践履状况不佳,其根源在于家风家规在内容制定上脱离学生成长实际,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忽略通过家风家规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家风是一个家庭形成的为人处世的风气,是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家训是家庭树立的做人做事的规矩,是家庭成员的道德标准。敬爱的习爷爷说过,"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孔孟之乡的我,更要遵守和传承自己的家风和家训。"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讲的都是诚实守信的道理。  相似文献   

19.
家风和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好的家风家训,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将家风家训教学融入校园生活、课堂教学、课外作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将家风家规教育融入学校现行德育体系之中,促进学生在家守规,在学校守纪,在社会上守法,通过家风树正风、促学风、清校风,收到"风吹草仆,相率从善"的德化效果。策划者说家风家规蕴含着在家庭日常生活场景中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言语行为,是家庭成员立身行事的规矩和标准。家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育陶冶和家规对一个人行为的指导约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