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秋乡 《今传媒》2006,(12):48-51
广播,曾经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让声音插上翅膀飞翔;广播,曾经是连通神州大地的神经,给一代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然而,俱往矣。一切都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发生了大逆转。广播还在一往情深中慷慨陈词,市场的浪潮却将听众席卷而去。人们的脚步在密如雨丝的电波中来去匆匆,却离广播越来越疏远。市场化的语境下,曾经的光荣与梦想都在历经劫波后,凋零成沧海桑田的记忆。广播在弱势和边缘化中惘然徘徊。甚至有人放言,“广播的时代已经结束”,广播没有明天!逆流而上还是顺流而下,新世纪给了广播人一个“哈姆雷特”式的命题。既然广播诞生于新技术的母腹…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张非主流性报纸,曾经因为独具的优势及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功能,发展迅速,风靡一时。然而今天的广播电视报,却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一方面是各媒体带来的激烈竞争,各大都市报增加了影视娱乐版面,更多的杂志提供电视信息,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直播、电话参与,作为当代广播的两大特点,早已被广大受众普遍接受。这两种形式在广播中被普遍采用,标明着广播这种大众传播正由“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使广播在受到电视传媒冲击所形成的低迷期后迅速复苏,形成了强大的广播冲击波。可是,时至今日,这股冲击波却在人们不经意之间逐渐弱化了。有人将此归结为受众心理新鲜感觉的消失和电视艺术的冲击。从表面上看,上述答案似乎是正确的,然而,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却不足以让人信服。首先,受众对于一种广播形式由新鲜转为习以为常是非常正常的;广…  相似文献   

4.
作为主要大众传媒之一.中国广播在前些年面对电视及其他媒体的压力,市场和听众曾经缩减,在强势媒体中呈现出弱势地位。然而,近几年经过业界不懈的努力.广播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势头.保持着较高的成长速度.成为媒体新的增长点.取得了其应该享有的地位。广播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它距离其应有的媒体地位还有多远.差距在哪?  相似文献   

5.
国际短波广播曾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充当了国际广播的主要形式,在国家的对外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卫星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广播、网络在线广播、调频广播、电视广播(即电视转播广播节目)等  相似文献   

6.
正一、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的状态新媒体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仅没有成为广播的竞争者,反而促进了广播的发展,为广播打开了信息传播的另一片天地。1.广播与网络等其他媒介的非视觉互补——伴随收听优势广播是大众媒介中唯一的非视觉性媒体,然而当今这个时代,却是个崇尚视觉冲击的时代。与广播不同的是,网络是多媒体的形式,视觉元素却占有着重要的比重。广播与网络的相结合,正好形成互补。在这个信息  相似文献   

7.
2001年6月30日,全球开播历史最长的BBC短波广播停播了。作为广播工作者,听到这一消息时,不免感到惊讶和惋惜。然而细细品味却又生出几分感慨,因为它毕竟预示着广播又迈开步伐,走向一个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视的发展,不少人认为电视将取代广播,广播在传媒中的地位将越来越小,乡乡村村通广播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辉煌属于过去,广播已经风光不再。然而,万年县自1996年一年内实现了乡乡村村通广播以来,农村广播却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景象。在新旧体制交替的碰撞下,一些曾经绝迹了的陈规陋习又乘机泛滥,致使一些地方治安秩序混乱,社会风气不好,封建迷信也蔓延起来,严重地束缚了农民奔小康的步伐。针对这一农村现状,万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科学知识、法律知识、道德风尚”“三入户”活动。在全县开展“三入户”…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视和电脑在生活中的普及,曾经使用最为广泛的广播逐渐被更为先进的电视和电脑所取代,但是广播依然没有从人们的生活中离去,汽车上广播一直都存在着,电视机也有具有广播功能,收音机依然在很多人家里放置,所以广播还有着数量庞大的受众。不过广播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只有声音没有图像,而且广播基本上是单方面的交流,所以作为广播播音主持承担着吸引听众的重担,必须要提高播音主持的主持技巧。本文尝试着从听众注意度探究如何提高播音主持技巧,希望对广大播音主持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略论城市广播电视报的“借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曾经盛极一时的广播电视报,眼下大都风光不再,发行量呈急剧下降之势,而且仍有下探之虞。然而,就在不少兄弟广电报步入下降通道之时,《南通广播电视报》却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势头,发行量稳守20万大关,创收连创新高,突破1300万元。为何风景这边独好?笔者以为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方借势,有道是“众人划浆开大船,多方借力事不难”。  相似文献   

11.
报业在历史上曾经几次被预言将要灭亡。75年前,广播的出现是对报纸的威胁;50年前,电视成为报纸的威胁;10年前,因特网又出现了。然而整个过程中,报业不光生存下来了,而且今天仍然以令很多产业艳羡的利润率生存发展着。然而,如今人们普遍认同的一点是:报纸的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将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广播的影响力日益回升,重新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然而一个不可讳言的事实却是广播媒体存在着大量的低俗现象,甚至有些电台的复苏在某种意义上是以节目的低俗化为代价的。在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认真思考广播媒体中存在的这一关系到自身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纪念无锡电台50周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作为承上启下的新一代广播人,更多的则是一种责任。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应运而生。它曾经让广播人骄傲过,曾经辉煌过。但随着电视的兴起和普及,80年代,广播走入了它的最低谷。是珠江岸边的一群广播人,对传统的广播模式进行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给广播注入了活力,给广播找回了自信。无锡的新老广播人,在这一轮发展中,紧紧抓住了机遇,让广播真正体现出它作为一个独立个性  相似文献   

14.
广播外宣是我国对外宣传的一支重要力量。党和国家对这支力量历来十分重视。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示:“现在广播、电视影响很大,我们必须把它牢牢掌握在手里,把它办好。”在对外宣传中,广播具有其它媒体不可替代的特殊优势。 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作为省级电台,在河北的对外广播宣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  相似文献   

15.
农村曾经是广播的主打市场,是农民了解政策、获取信息、学习科技的重要途径,然而近些年来,广播节目纷纷“都市化”,加之受其他媒体的冲击,广播在农村  相似文献   

16.
广播新闻曾经风靡一时,基本上人人都会用一台小型无线电设备来收听新闻,然而在互联网的巨大冲击下,多种多样的新媒体相继形成并且成为了新闻播报的主流媒介与平台,这些媒介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广播新闻如何在此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理论广播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又是广播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当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必须努力办好理论广播节目。然而,近几年来,理论广播却面临着许多问题,同行们经过困惑中的苦苦思索,正在艰难中奋力开拓。理论广播队伍的这种精神状况表明,理论广播当前正处在一个崭新的自我认识之中。这是理论广播取得突破性进步的先兆。只要我们实事求  相似文献   

18.
电视报道在本已优势凸显的态势和进程中,还要以“现场模拟”“情景再现”等手法,进一步追求画面的视觉效果。而广播媒体中,一种比起电视画面调动“现在过去时”更经济、更快捷的表现手法——“配乐广播”,却在一度高热的态势下日渐降温。这种曾经广为运用,令老广播人认可,让受众欢迎的广播报道制作方式,在不经意中被广播人疏远和冷落,不少新的广播从业人员甚至对它非常陌生。  相似文献   

19.
夏野萍 《视听界》2014,(6):107-108
面向"三农"的农村广播曾经在广播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体发展呈现多元化,受经济利益驱使和体制转换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广播陷入了发展瓶颈,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媒体先后崛起,农村广播日益被边缘化。一、农村广播是农村宣传的主要阵地(一)农村广播及时传播创业信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如今媒体的发展虽然迅猛,但城乡之间还存在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广播曾经辉煌。但是,随着报业集团的兴起,卫星电视的称雄,互联网络的走红,广播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失去了昔日风采。究其原因,客观上是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强大冲击,主观上是广播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广播的优势。一、广播优势的认识误区众所周知,广播是用电子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化传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