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思 《生物学教学》2003,28(5):52-53
生物学高考复习最后阶段 ,进行学科综合复习 ,我设计了几个实验 ,是用化学、生物学两个学科知识来完成的 ,是课本里没有的 ,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1 用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的成分是蛋白质 (实验材料、仪器、试剂自选 )1.1 实验依据 生物学课介绍酶是特殊蛋白质 ,酶有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 ,酶的活动受温度和 pH值影响 ,但没有实验证明酶是蛋白质。化学课介绍蛋白质的组成、性质 ,并有蛋白质性质的实验 ,但没有实验检验酶是蛋白质。根据这种情况 ,我给学生设计了用化学证明唾液淀粉酶的成分是蛋白质的实验 ,巩固蛋白质和酶的知识。1.2…  相似文献   

2.
1.3酶 1.3.1什么是酶?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何证明? 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蛋白质。近年来发现某些核糖核酸也具有催化活性,因此目前更广义的定义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催化剂。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有的是单纯蛋白质,仅由蛋白质组成,不含其他成分;有的是复合蛋白质,分子中除蛋白质外,还有非蛋白质成分。那么,怎样证明酶是蛋白质呢?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 ,人们只知道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目前 ,中等学校教科书中 ,酶概念的表述均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然而 ,随着生物学的发展 ,酶的概念已发生了变化。1 非蛋白质酶1 1 核酶———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1978年 ,加拿大科学家Altman从纯化的RNA酶P中分离出一种RNA(MRNA)。最初的实验结果表明 ,蛋白质和MR NA单独都没有RNA酶P的活力 ,但两者混合在一起可以恢复RNA酶P的活力。 1983年 ,Altman证明在较高浓度的镁离子存在下 ,单独的MRNA就有催化活力 ,而单独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4.
例题: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对此加以证明.实验材料和用具: 蛋白酶粉剂1%的淀粉糊银氨溶液试管大小烧杯酒精灯三脚架温度计清水唾液滴管解答实验题第一步是关键,那就是审题.  相似文献   

5.
部编高二化学课本第225页中的蛋白质盐析实验现象常不明显,究其原因是饱和的硫酸铵溶液一加到蛋白质溶液中去后,它的浓度就变小,导致盐析能力减弱。要使这个实验取得较好的效果,应在蛋白质溶液中加硫酸铵晶体,边加边振荡直至不再溶解,这时会有大量的蛋白质析出。所以,做蛋白质盐析实验首先应注意浓度。另外,不同的盐类对相同蛋白质溶液的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必修本)验证“酶是生物催化剂”的实验,笔者认为实验现象与结论不能完全吻合。从实验看,结论只能得到:酶在适宜的温度和其它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迅速而顺利地进行。不能证明酶本身不发生变化,是生物催化剂。所以,实验设计还有缺陷,实验必须有证明酶在反应前后不变的重要一环。要证明酶在反应前后不变,即证明酶催化了化学反应后,还能继续完成它所催化的化学反应。本人经过实验探讨,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和补充,使实验过程环节完善,与结论紧密吻合,  相似文献   

7.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了脲酶,又用多种方法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后来科学家又相继获得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许多酶的结晶,并证明这些酶都是蛋白质。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催化作用。人类对酶的概念又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中分别增做了一组有关“酶性质”的实验。本组实验重在验证酶在催化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高效性、专一性,探讨了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等理化因素影响的问题。本组实验中因多取材于淀粉作底物,故在实验设计时就应考虑如何选用指示剂来验证淀粉是否发生反应或反应后生成何种物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酶是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生物大分子,1926年,Sumnen成功地从刀豆提取液中分离出脲酶结晶,并证明此结晶是一种蛋白质,提出了酶就是蛋白质的假设。当时,他的观点并没有被大家所接受,直到1930-1936年,Northrop结晶出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这时,酶类的本质是蛋白质的看法才被牢固地树立起来了。今天已知道将近2,000种不同的酶类,其中至少有200种已被结晶。生命体中的化学反应都是被叫做酶的蛋白质分子所催化,这已成为生物化学的基本公理--至少以往是这样。但是,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并证明:众所周知的生物分子--核糖核酸(RNA)也是一种催化剂。在没有蛋白质的RNA介质中,  相似文献   

10.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证明DNA是否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把DNA和蛋白质等物质区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等的作用。3.绝大多数生物(如所有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及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部分病毒等)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  相似文献   

11.
我发明的热辐射演示仪可以应用于小学《自然》课本第九册第17 课,是证明黑白物体吸收热的能力差异的演示实验教具.  相似文献   

12.
王成 《广东教育》2006,(3):70-71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生物》以崭新的面貌与广大师生见面,尤其突出体现了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与生命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该教材所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四大工程之间的关系可简略归纳如下表:生物技术中新兴起的蛋白质工程,是四大生物工程的综合与升华,它集中了生物工程的精髓,根据蛋白质的立体结构,依人们的意愿对天然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使之性能更优越。如生产上常用的酪氨酸转运RNA酶的催化能力不是最高,经计算机辅助分析及实验证明,如果改变其结构中关键位点上的苏氨酸,可使其催化能力更强。方法是:处理该酶的控制基因(改变…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必修一课本里的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属于典型的定性实验.其实验原理为: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相似文献   

14.
除了初二物理课本中所述的几个证明大气存在压强的实验外,现再介绍几个取材容易、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的小实验。  相似文献   

15.
利用“酶”的课本资源,创新处理教材,联系日常生活知识,充分重视实验和实验设计组织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并利用实验中的科学史渗透科学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6.
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课本第二章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中,“酶是生物催化剂”验证实验的设计与课文结论叙述关系不密切,“酶进行催化反应后本身性质不变”这一重要性质没有验证。但这一重要特性的验证,是多年实验教学的难点,经我们多次设计、实验已取得结果。现将我们的改进方法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硝酸铜分解实验的改进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张秋花(262500)高中化学课本(必修本),在论述硝酸盐的性质时指出:硝酸盐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放出氧气。为了验证这一事实,课本要求演示硝酸钾和硝酸铜加热分解实验,并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一实验现象证明氧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硝酸铜分解实验的改进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262500)张秋花高中化学课本(必修本);在论述硝酸盐的性质时指出:硝酸盐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放出氧气,为了验证这一事实,课本要求演示硝酸钾和硝酸铜加热分解实验;并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一实验现象证明氧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关于蛋白质的鉴定实验,课本中指出:“取几粒浸泡过的黄豆,去皮、切成薄片,将黄豆薄片放进研钵中,加少许石英砂和5mL水,充分研碎。……”取多少粒效果最好?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对比实验。(见表1)表1蛋白质的鉴定对比实验记录浸泡过的黄豆(粒)黄豆组织...  相似文献   

20.
在蛋白质一级结构鉴定实验中将传统蛋白质酶解技术联用质谱技术是当前蛋白质研究所必需,通过探索和实践,使本科教学渗入科研第一线,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