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原子荧光法测定水质砷的线性回归系数达不到0.999进行了方法实验,从中选定了最佳测试条件,使线性回归系数达到0.999以上。并就测定技术上的差异与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水质砷的原子荧光法必须注意的技术问题,只有深刻理解和掌握检测方法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刘娟利 《科技风》2013,(23):30-30
农业和工业生产中排出的污水中含有毒有害的物质,严重影响了水质,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需要对污水水质进行检测。但在废水水质检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检测水平和检测质量降低,使检测结果跟实际情况有偏差。本文主要针对废水水质检测化验中误差的分析和研究,并论述了误差的数据处理,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质检测工作事关社会生产和群众生活,有了水质安全作为保障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才会有水资源的基础,有了高品质的水质检测工作水资源才能够有技术和实质的保证。本研究以水质检测工作为中心展开了方法和措施的研讨,在分析加强水质检测工作的价值基础上,提供了水质检测工作的主要内容,提供了水质检测工作中提高准确性的方法,提出了水质检测工作中提升稳定性的措施,希望从技术与细节上为水质检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科技新时代》2002,(12):34-34
只有了解到底有哪些“敌人”藏在你家的自来水中,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全光谱分析法是检测水龙头里流出的自来水水质的最全面、最科学的方法,它可以找出100种污染物质,但花费较贵(在美国要几百美元),而且无法自己完成。一些相对简单的测试工具和方法可能更容易使用,只要10分钟左右你就能对家中的水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美国市场上就能买到一种WaterSafe牌饮用水检测套件(17美元,右图),它就可以用来检测水中是否有细菌、残留的杀虫剂,以及铅、氯和砷等有害元素。  相似文献   

5.
林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0):31+142-31,142
重金属如汞、镉、铅、砷等残留在环境和食物链逐渐富集,已对人类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在食品检验中对重金属残留的测定极为重要。以重金属砷为例来论述其检测。砷对人体的心肌、呼吸、免疫系统均有损伤作用,低含量的砷可在人体内蓄积引起中毒。在食品检验中,砷被列为重点监督检测的有害元素之一。砷的常规检测方法主要有砷斑法、银盐法、硼氢化物还原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但这些方法操作繁锁、灵敏度低,相对于这些方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则具有分析灵敏度高,干扰少,线形范围宽,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下面浅论该方法的操作和流程。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6)
水环境污染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随着经济和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质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水环境保护中,需要对水质进行监测,其中高锰酸盐指数是水质检测重要指标之一,能够很好的反应水体中含有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程度,从而更好的对水环境采取保护措施。本文主要对水质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检测影响因素和水质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方案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许多地方的饮水安全都受到砷污染影响,英国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为此开发出一种新型砷污染检测技术,它与传统技术相比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并且检测成本非常低廉。英国剑桥大学日前发布公告说,该校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对人和环境无害的枯草杆菌开发出了这种生物检测技术。这种细菌对砷敏感,在含砷浓度不同的水中会有不同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8.
对水质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保证,这是水处理工作的关键。通过水质检测结果我们才能对水质进行控制,保证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国家的要求。通过检测结果实现对水质的控制,达到水处理的预计目标。通过分析研究水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关于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给广大的业内人士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伴随着粮食产量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的同时,人们不断提升对健康安全的要求。本文以粮食为研究对象,对砷、汞和锡3种重金属的高效检测的方案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研讨。应用微波消解同时对样品中总砷、总汞和锡的测定进行前处理,应用双光道原子荧光光谱法首先同时测定砷、总汞,然后对锡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0.
原子荧光法测定水质砷具灵敏度高、干扰少、线性范围宽等特点,而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光度法操作繁琐、灵敏度较低,干扰大等.用原子荧光法和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光度法对砷进行测定其结果进行差异性比较.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5)
在锅炉应用中,水质检测至关重要,其检测方法直接决定着锅炉运行的具体情况。在锅炉水质检测中,存在着诸多的影响因素,严重降低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锅炉水质检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解决锅炉水质检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提升锅炉的使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中砷的赋存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不仅会造成天然气工业设备伤害,还可能在天然气利用过程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通过对国内外天然气中砷的研究跟踪发现,天然气中砷的来源有三方面,即成烃母质的富集、热液流体的活动以及微生物的作用;天然气中砷的赋存状态以有机状态的三甲基胂为主;天然气砷含量变化较大,大多在20000 ng/m~3以下,也是目前天然气行业认为比较安全的界限。研究天然气中砷的分布赋存特征,可为后续天然气中砷的检测方法探索,实现快速、有效、实用的天然气中砷的安全监控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变得日趋紧张,人们对水的利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并且生活用水的水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人们的健康也受到了威胁,所以加强对水质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了。它是保证用水安全的必要手段,本研究综述了水质检测概述、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提高的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离子色谱法作为饮水水质卫生检测的重要方式,具有检测操作简单、高效、选择性好以及灵敏度高等特点在水质分析中应用越来越广。通过对离子色谱法相关介绍,重点探讨了其在饮水水质卫生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离子色谱法的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25)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强化废水水质监测十分重要,而在进行废水水质检测化验过程中,检测数据易受到检测环境、检测设备、检测方法等多方面影响,造成测定结果与污水实际值存在差异,从而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污染,强化废水水质检测化验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研究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对废水水质检测化验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完成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石琨 《科技风》2014,(10):232-232,260
质量控制是水质监测分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可信、准确、可靠的基本手段。但是影响水质监测过程中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主管因素又有客观因素。因此需要积极的采取措施,把对监测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降到最少,把误差降到最低,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从水质监测的重要性出发,对水质检测过程中影响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如何保证水质监测中的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提出了可行的措施,希望对水质监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雪芹 《青海科技》2009,16(4):120-121
本文应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聚合氯化铝中砷的含量,具有操作简单、检出限低、准确度好、精密度高的优点,能满足国标所规定的聚合氯化铝中对砷的检测要求,对于保障自来水厂在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处理剂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润杰  蒋素英  贾绍凤  吴智仁  张波 《资源科学》2012,34(11):2039-2044
人畜饮用水中砷、氟、矿化度的超标,是影响三江源区饮水安全的因素之一。本文针对人畜饮水中砷、氟超标情况,引进F-Catch、As-Catch2高性能粒状吸附材料,进行技术开发,设计出JCD-砷(氟)吸附系统。这种吸附材料对氟、砷酸、亚砷酸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吸附能力是目前国内外砷、氟吸附剂吸附能力的6倍以上,能吸附大量0.01ppm以下低浓度的氟离子和砷酸、亚砷酸。将JCD-砷(氟)吸附系统与活性碳联用形成砷、氟水处理工艺流程,该工艺流程的处理能力可达到0.5m3/h,按照国家农村用水标准每人每天40L水,能够解决200人的安全饮用水,适合于农村人畜安全饮水的需求。并在项目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将含砷原水打入JCD-砷(氟)吸附系统,吸附系统中的功能材料As-Catch2与进水中的砷进行物化反应。再通过JCD-砷(氟)吸附系统中的As-Catch2层下方的30cm高度的多孔质活性炭滤层,利用活性炭具有的高效吸附作用,吸附水中的微污染物质,最终出水进入集水箱中,通过泵打入居民生活用水管道,进入用户家中得以安全使用。设备处理速率快、时间短,无需进行预处理,实现了砷、氟、磷等指标的同时去除,砷去除率达到100%,氟去除率达到85%以上,处理后的水质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且系统不产生污泥,节省了污泥处理费用,设备结构简单、具有灵活的可变性、成本较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易于管理,为三江源区人畜安全饮水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5,(18)
本文基于作者多年的学习工作经验,首先概括了水质检测的目的以及意义。然后分析了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两个影响因素:来源因素以及类别因素。并在此基础之上指出了设置适合的水质检测点、选择科学的水质检测管理方法、选择合适的采样频率、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提高水质检测结果正确性的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我国水质检测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鸿 《中国科技纵横》2011,(23):353-353
水质检测是为了对水处理工艺过程的控制提供依据,并保证处理后的水质达到预期的要求和规定的水质标准,掌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况。因此,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保证水处理的正确运行十分重要。文章就如何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做了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