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日语的词汇来看,现代日语中仍然保留着许多汉字及汉语词汇,而且许多词汇除发音与现代汉语不同外,字形却相近或相同,我们就把汉日语言中这些词汇称为中日同形语.中日同形语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互动的产物.汉语和日语中的汉字词汇,虽然都使用了汉字,但是这些汉字用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必定也会产生一些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字,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中国人民思想交流的工具,在古代也对周边国家产生过重大影响。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先是用汉字记载日语,后来又根据汉字创造了日语假名。因此,汉字从古至今都是日本语言文字不可分割的部分。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汇,这些汉字词汇从字形上看,大部分与汉语中使用的汉字词汇相同或基本相同,但从词汇意义方面分析,一部分词汇经过日本社会长期的使用已经变为日语词汇,与古代传入日本的汉字词汇本来的意义有了差别。这些词汇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来说,经常会产生误解和误用。因此本文试从汉语和日语对比的角度,分析比较日语中的部分汉字词汇与汉语的词汇的意义、用法。  相似文献   

3.
汉语和日语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日语中存在大量汉字词汇,汉语中也存在由日本传入的词汇。这两种语言在词汇上相互影响,并且产生了大量字形相同的词汇,即所谓的汉日同形词。汉日同形词中的字同义不同现象有待于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就使用汉字来记载日语。因此,在日语中有着大量的汉字词汇,并且这些汉字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的词汇字形相同。对于这些汉语和日语中所共有的汉字词汇,从字形和词义两方面统合来分析的话,可以把其分为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同形义岐词以及日本人独创的汉字这样几类。本文试从汉日语言对比的角度,从词汇的意义方面,分析探讨日语汉字词汇中的同形异义词和同形义岐词。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日本均为使用汉字的国家,汉字标示的词语集中或是分散地进入对方的语言中,两国在各自的基础上,发展出不同的汉语词汇。对于从初级阶段开始学习日语的学习者及使用者,掌握日语中汉语词每一部分的特征对其后期的语言学习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日语中的大部分词汇是从中国传入的,日语与汉语存在着许多同性意义的汉字词,但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各国语言体系的不同,日汉语中的许多词汇又存在着同形异义的情况,区分这些词汇的同异现象,以加深对日语语言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7.
日语中有大量汉字,使得汉语和日语表面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实际上,汉语和日语分属不同的语系,语法和语序上完全不同。两种语言形似而质异,给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造成很大困扰。探讨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对日语词汇学习的影响,并就如何减少母语的负迁移提出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日语原来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日语中的绝大部分汉字词汇是由中国传去的。日本人民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假名文字、汉字等。现在,其中又有不少汉字词汇传入中国,成了现代汉语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本文就汉语中日语词汇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借用了相当数量的日本语词汇,除日本社会上产生的新词、流行词及汉语音译的词汇外,还有日本人创造汉字词音译、意译西方语言的词汇和日语借用古汉语词的形体或是在古汉语词的基础上增加汉字意译西语的词汇,并将其赋予新的含义,这类汉字译词和被日语翻新的古代汉语词又被汉语借用过来。  相似文献   

10.
汉字对日本文字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日语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多字形相同的汉字在汉语和日语中都在使用着。虽然字形相同,但用于汉语和日语中的汉字词汇的意义却有差异。为此,通过列举部分同形歧义词,并从语言实践角度,对其意义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准确把握同形歧义词的确切语义,减少误解、误译。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字形、词义、用法等方面对《日语教育基本词汇2 000词》中的中日同形词作了分析。特别是针对两个字(或者三个字)的中日同形词,对其在中日文中的词义的不同,以及从这种现象中可以看到的母语影响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汉语和日语的汉字词汇,虽然都使用了汉字,但是由于这些汉字是被用在不同体系的语言中,即使字形相同,由必定会产生词义和用法的不同。因此,文章也从日语教师的角度对正确认识在中国进行的汉字词汇教育以及中日同形词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同音异义词汇广泛地存在于世界各国的语言当中,当然日语也不例外。日语中有大量的同音异义词,其中汉字词汇中的同音异义词尤其多,对于日本人的语言生活以及外国的日语学习者带来很多影响。要研究日语中的汉语同音词,必须先了解日语中大量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日语中汉语同音词的产生有各方面的原因,其中日语汉字音的音韵构造是汉语同音词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要素。  相似文献   

13.
日语的词汇里面有"和语""汉语"和"外来语"之分.其中汉语词汇数目的比率可达47.5%(以区别词数来计算).收录于<常用汉字表>里的1945个常用汉字当中,以音读来发音的汉字有1905个之多.也就是说,可以认为汉字音读的词汇在语言使用中处于高频率的中心位置.从中国传入的汉字音读经过千年的发展有了今天的变化,但今天仍能找到日语汉字音和现代汉语的深刻联系.而且,不光是汉字的音读,日语词汇发音的音节数-"拍"-也受到了其影响.从日语‘"拗音""拨音""促音"和"长音"入手,通过和汉语的汉字音的对比来分析汉字音对日语的影响,并探讨现代日语音节的现状,推测今后日语音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高晓霞 《考试周刊》2009,(46):133-134
日语中汉字与汉语中的汉字有着深厚的渊源。但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日语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对日语汉字词汇与汉语的词汇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其共同性及差异性,对于正确认识日语中的汉字、掌握运用日语中的汉字词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日语言文化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语中虽然大量地使用了汉语词汇和汉语修辞,但日本人对汉语只是采取了吸收-消化-发展的模式.中日语言从结构上看,语序不同,重点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导致结论不同.汉字通过字形分析可以窥探到一些湮没已久的某些上古的文化遗迹.汉语的句子注重理解功能,注重内容,讲究意会.汉语的结构印证了中国人注重整体性,注重系统性的思维特点.敬语作为日语的主要特点之一,历史渊源十分悠久.日语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女性用语.主要是在语用上表现出一种女性特有的委婉和含蓄.汉语和日语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语言行为上对环境都有高度的依较性.  相似文献   

16.
朱立艳 《考试周刊》2014,(15):27-27
中日两国自古就有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虽然两国语言不同,却都使用汉字。日语中由于大量使用汉字,给中国人学习日语带来了很多便利的条件。但有些日语汉字在字形和意义上与汉语的汉字存在一些差别,或意思根本不一样,作者就此现象进行了分析,以帮助正在学习日语的人正确认识和学习日语中的汉字知识。  相似文献   

17.
在日语中,由于大量地使用了汉字和汉语词汇,这给我们中国人学习日语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但是由于众多因素,这些汉字当中有许多在字形和意义方面与汉语当中的汉字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帮助学生避免既有的汉字、汉语知识对学习日语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干扰。  相似文献   

18.
汉字、汉文化与日本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汉文化与日本文化张宽信在语言学上,日语与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却使日语与汉语结下了不解之缘。相传大约在公元三世纪,日本民族还没有来得及创造自己民族的文字时,汉字就传人了日本,日本民族的祖先便使用汉字来记录日本语言,使汉...  相似文献   

19.
世界范围的所有语言可以归为几个亲属关系的语支,各个语支又分属几个语族,各个语族又属不同的语系,如汉语属汉藏语系。日语和其他语言进行比较,与它有对应性的语言几乎没有,日语的源头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在语法上看日语是黏着语和属汉藏语系的汉语分属不同语系,尽管如此中国和日本同属汉字圈国家,自古以来在文字和词汇方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就同形词这一汉日词汇的焦点作为对象,以共性和个性为主线从语义语法、语体、词汇体系等方面对汉日同形词进行分析、对照研究和探讨,力争阐明同形词在汉日两种语言中的内涵和外延特征,为今后解决同形词"负迁移"问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实际调查了现代日语汉字复音词存在的异体词形现象,指出其诸多古汉语用字情况并与汉语史上的使用情况作分析比较;说明其古汉语来源和在日语词汇中承袭使用的利弊;指出同形异义等词汇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日语在词汇文字规范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用传统语言学的事实论证了汉语对日语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