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高等教育收取学费的理论依据有:公共产品说,教育投资个人收益说,能力说,选择说,成本说,公平说;影响高等教育收费的经济因素包括:各方面承担的能力,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高等教育的供需状况,生均培养成本.本文介绍了几种高等教育收费理论,并分析了影响高等教育收费的几种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问题的思考辽宁教育学院杨红关键词:高等教育成本补偿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是指由受高等教育者个人承担一部分高等教育成本。它是针对解放后几十年来一直采用的高等教育费用由国家全部承担提出的。1997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普遍实行了收费并轨,...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收费上学制度和成本个人分担问题是目前我国理论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上学制度和成本个人分担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并指出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缺席和成本个人分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和成本个人分担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收费上学制度和成本个人分担问题是目前我国理论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上学制度和成本个人分担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并指出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缺席和成本个人分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和成本个人分担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的理论依据 高校收费改革的主要依据是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是一项成本很高而且成本递增的产业,高等教育投资可以产生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收益各方负担成本才合理。本文所说的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也即根据这种理论,个人应当分担与补偿部分教育成本。从理论上讲,个人分担研究生教育成本,对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一)公共财货说:对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首先要看这种教育所提供的服务是属于哪一类性质的社会产品。经济学上把各种产品划分为“私人…  相似文献   

6.
自从WTO将跨国高等教育作为教育服务贸易以来,赢利性因素和市场化运作成为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我国跨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教育消费水平和消费偏好已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以成本理论解析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消费与跨国高等教育收费与之间的均衡问题,讨论了跨国高等教育的成本与收益函数,分析了跨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弹性系数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运用期望理论探讨了家庭跨国高等教育的消费偏好。最后,提出了个人理性消费、收费合理定位和国家成本补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个人学费成本的确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收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高等教育学费呢?本文从个人学费成本确认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个人学费成本确认的原则、个人学费成本归集的对象和口径,并运用多因素分析法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普通高校个人学费成本的计量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校收费与个人承受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定高校收费标准的依据:教学成本额、办学性质、专业性质、地区、家庭承受力,其中居民家庭经济承受力是制定合理的高校收费标准的最直接因素。高等教育收费已明显超出家庭的承受能力。确定学费标准时须考虑以下几项原则:收费与成本不望全对等原则、收费应适合居民承受力原则、逐步加强信贷观点、健全贷款制度。  相似文献   

9.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位居全国后1/3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等教育实行全面收费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出现了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压力剧增、个人成本负担偏高、生均教育经费偏少、高校负债办学等问题。为此,需要中央政府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根据能力原则合理确定个人成本分担比例,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同时通过以外汇储备支付给商业银行的方式消除高校债务,以保证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外高等教育需求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内外个人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发现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背景和学校的财政资助政策等.其中,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体现为借贷约束对入学决策的影响,它具有长期和短期两种效应;社会背景对入学决策的影响可以理解为是借贷约束的一种反映;财政资助政策对入学的影响取决于学生类型和资助类型的不同,总体上说资助对于入学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它们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学生资助制度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成本在不断增加,在国家有限的财力已无法承担全部的高等教育成本时,应由高等教育的受益者——社会与个人共同承担,为此应制订高等教育收费政策,使社会、个人合理分担高等教育成本。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在对京、津、沪等地37所大学试行收费制度试点基础上,今年将在全国几百所大学进一步推广。这表明: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上将加快步伐。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在方向上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具体实施中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一、合理确定收费标准,不搞一刀切 制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应考虑高等教育成本、国家(含各级地方政府)的投入能力和人民大众收入等三个因素。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国家物价上涨幅度较大,各学校教育成本都在不断增加,而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投入能力又很有限,各校都希望实行较高的  相似文献   

13.
影响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经济因素主要有学费、家庭收入水平、学生财政补贴、成本收益等。深入进行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研究应主要关注弹性分析与扩大个人需求、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与合理学费水平、个人高等教育供求调节等三个方面。通过比较不同学费(成本)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可以获得继续扩大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可视为一种能改善个人未来收入状况的“资本品”.高等教育投资对于个人而言,是一种投入较大的投资活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在学费攀升、社会经济通货膨胀率提高、就业市场萎缩等因素的影响下,个人教育成本提高、收益降低、投资风险相应增大.为规避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投资者个人、高校和政府都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实施是在我国现阶段教育体制下的必然选择,但随着高校成本个人分担比例的上升,学费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同学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云南省部分高校的收费标准作为分析样本,对现阶段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对学生家庭产生的影响做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成本指的是社会直接成本。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理论依据是:1.利益与能力原则;2.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现实依据是:1.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为受教育个人(家庭)补偿高等教育成本提供了经济保证;3.高等教育受益各方对高等教育成本进行分担与补偿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实行引发了人们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高等教育收费可以扩大教育资源,增加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整体和长远看来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但是教育的个人支付成本越来越昂贵,高等教育收费给低收入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带来困难,亦给教育公平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建立学费标准听证会制度、营造良好的资助政策、采取差别学费政策的有力措施,可以将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使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更接近公平.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尽管经历了从免费到收费的转变,但都体现了一种同一性理念.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为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公平,英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理念从本世纪初开始向差异性转变,学校和专业不同,其收费标准不同;学生的经济基础与偿还能力等不一样,收费与还贷方式也有差别.这一转变过程对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改革有着多方面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受高等教育成本、学生家庭承受能力和区域经济等多种因素制约,因而不可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但是,综观世界许多国家高等教育收费状况,其标准的确定仍然遵循一定规律,即在学费——收人比、学费——成本比上保持一定幅度.学费——收入比是指高等教育学费占居民家庭平均收人的百分比,该指标的提出意在衡量家庭经济承受力;学费——成本比是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已收取学费,并在不同程度的提高学费标准。提高学费会对高等教育个人投资产生影响,学费和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问题目前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了高等教育收费的理论,解读了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内涵,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情况,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费与居民经济收入水平的关系,就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对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现实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