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要求新闻宣传应该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尤其是经济新闻,要想为群众喜闻乐见,就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只有贴近生活和群众,才能充分发挥经济新闻协调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功能。那么经济新闻如何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呢?笔者从多年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实践中摸索到一点粗浅的认识,那就是报道中要尽量做到不要太“玄”,而要多用新闻故事、视觉新闻来反映经济事件。  相似文献   

2.
刘琼 《声屏世界》2000,(6):22-23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经济宣传就一直是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主战场。如何发挥新闻工作者在这一主战场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给人以鼓舞、振奋和启迪的导向作用,经济宣传如何使群众喜闻乐见,根据笔者近年来的宣传工作实践,有以下几点启示:一、经济宣传要密切贴近群众生活,突出地方特色贴近性,是影响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新闻事实与受众之间,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地域的……贴近程度越近,新闻价值就越大,反之,新闻价值就越小。经济宣传就总体看,往往与群众日常生活相距较远。…  相似文献   

3.
王双成 《新闻窗》2010,(3):106-107
经济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门类,不仅具有传递经济信息的功能,而且有为人民群众生活提供决策参考的服务功能和守望改善经济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地市报应加强经济报道力度,拓展经济报道视野,增强报道的贴近性、服务性,以提高自身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4.
经济新闻是新近发生在经济生活中,群众关心的、重要的事实报道。经济新闻在采写上常存在思维陈旧、空话套话多、小题大作等误区,如何提高经济新闻报道的质量,笔者认为首先,要站在受众的角度选择材料和切入点,其次,从关注数字向关注故事、矛盾冲突和细节转变,三是以"用专业眼光看经济,以职业眼光看新闻"进行经济报道,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报道才会有思想、有深度。  相似文献   

5.
金巍 《记者摇篮》2010,(8):14-15
避免同质化是所有类型新闻稿件制胜的关键,经济新闻也不例外。在稿件采写和版面编辑的过程中,将经济新闻做出报纸或者个人的特色更是拉近与读者距离的一弯蹊径。如何为读者提供可读、有价值和贴心的财经、消费类新闻?笔者认为,编采人员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在所有新闻报道中,经济新闻有其先天不足——较之时政新闻缺少显著性,较之科技新闻缺少知识性,较之社会及文体新闻缺少趣味性,专业性太强,被认为是比较难写的一种体裁。人们常说,经济新闻有三难,即难写、难懂和难以留下印象。如何克服"三难",写好经济新闻呢?下面根据我们的新闻实践谈点体会。一、抓取经济"热点"题材,关注民生,贴近生活经济报道反映的题材,必须是领导关心的、广大受众心目中占有显著地位的、有关国计民生的经济现象、重大经济问题和重大经济事件,是群众关注的,是当地的"热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一些经济报道写法陈旧,不能正确处理新闻事实与理论思维的关系,引不起读者兴趣。 如何使经济报道为群众喜闻乐见,作为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充实相关的经济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深入生活,才能从中找出特色。  相似文献   

8.
地市党报做好做活经济新闻报道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地域、行业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报道的高度、深度不够,流于形式、“唱四季歌”的文章很常见。事实上,读者比较关心经济方面的是和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如何深入浅出做好经济新闻;如何卓有成效地报道新成就,阐释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发挥经济新闻的社会功能,已成为媒体需要解决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追溯了经济新闻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探讨了经济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功能,并就如何创新经济新闻的视角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目前,经济新闻媒体的主打“产品”,各种报刊纷纷开辟经济专版,经济专业报刊亦方兴未艾。使国家的经济政策得到有效传达,群众获得了有用的经济信息,社会经济活动由于经济新闻的报道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经济新闻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地市党报是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喉舌,宣传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进行,这也是由党报的性质所决定的。然而,在抓住中心,不忘使命的同时,还应把关注点和落脚点放在民生新闻,特别是哪些涉及经济方面的民生新闻上。因为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和目前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水平,让他们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实惠,进而实现奔小康、共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地市党报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与抓住民生经济新闻做文章并不矛盾,关键是如何认识和在实践中达到二者的统一,如何把握好民生新闻的“临界点”和“度”,使民生经济新闻真正表达群众呼声,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的平台和桥梁。说到底,抓好民生经济新闻宣传,核心是要注重这类新闻的建设意识,即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经济新闻作为新闻报道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新闻类别,它具有举足轻重的功能和作用。经济新闻既有一般新闻所具有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特殊的功能,它要求以经济的视角观察社会体系,以民生的视角报道经济动态。尽管经济新闻的诸多功能一再被媒体所强化,但其中的服务功能无可辩别地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尤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之下,经济新闻的功能诉求更体现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世界》2009,(4):128-128
【内容介绍】本书向读者介绍了什么是新闻精品,新闻精品是如何抓住问题的,怎样进行访前准备、采访、观察和调查研究的,是如何求新避免雷同的。新闻精品的标题、导语、背景、结尾是怎样写成的;新闻精品的语言、美感和角度是如何选择和运用的;新闻精品是怎样采写经济新闻、会议新闻、批评报道、典型报道、人物通讯和深度报道的。  相似文献   

14.
经济报道是人类最新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这类报道一般来说,以非事件性新闻为主,依靠数字说话。它没有民生新闻那样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没有突发性新闻事件那样强烈的现场感,也就是说经济报道在表现方式上存在着呆板、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经济体制,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降低风险,必须了解更多的信息。随着受众关注度的增强,地市党报纷纷加大对经济新闻的报道力度。然而,很多经济新闻存在“空、旧、浅”的弊端,如何避免这些弊端,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6.
学界与业界常言道:经济报道有"三难",即难写、难懂、难以留下较深的印象。这固然同经济新闻专业性强、术语及数字(据)多有关系,但症结却在写作上。如何使经济新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呢?笔者认为,经济新闻报道应该以"三贴近"为基本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如何围绕"三贴近"做活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经济体制,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降低风险,必须了解更多的信息。随着受众关注度的增强,地市党报纷纷加大对经济新闻的报道力度。然而,很多经济新闻存在“空、旧、浅”的弊端。如何避免这些弊病,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积极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是党报的基本任务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报的群众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做好新时期党报群众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如何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的作用。如何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和建立和谐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社会服务.已成为当前摆在各家报社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经济新闻是运用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多种形式,对经济政令及时准确地传达和解析党和政府的最新经济部署、经济决策和经济政策,且在最短的时间内与群众见面,并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20.
经济新闻的专业性、工作指导性与其可读性,历来是一对矛盾。以往,我们的经济 新闻大都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报道上,围绕着生产计划的制订、实施和完成,凡与此有 关的会议等,很难反映出事物的本质,不鲜,不活,不吸引人。现在,市场经济热切呼唤 经济新闻加速改革,期望经济新闻更多更好地传播经济信息,充分发挥鼓动,激励和 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如何达到上述目的,我们以为,写经济新闻应该面向市场,既要 注意到宣传功能,又要注意到服务功能;应该面向群众,既要写事写人,更要写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