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电视新闻是以电视媒体的声画形式报道新闻,其叙事由声音、画面、文字、声效等要素构成,而主持人在叙事中居于核心位置,是电视新闻叙事实现的组织力量。一、作为电视新闻叙事元素的主持人(1)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栏目化  相似文献   

2.
宋煜 《东南传播》2012,(11):117-118
电视新闻故事化已经成为我国新闻传播行业的一种潮流,它在拓宽媒体思路和丰富我国新闻传播形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电视媒介传播特点和叙事学理论,从电视新闻故事化的叙事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电视新闻故事化的叙事原则和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3.
林筠  陈小芬 《东南传播》2012,(10):69-71
"电视新闻杂志"己是我国电视媒体主流新闻栏目的重要形态之一,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从2003年推出以来,在经历了长时间探索后逐渐成熟完善,形成了比较完整而且成熟的栏目体系。本文以叙事理论和相关的新闻传播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具体的节目,从叙事题材、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叙事技巧等方面对《新闻周刊》进行分析。以期本研究能在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研究,提升节目可视性方面提供新办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日益增多环境的冲击下,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个越来越开放的话语空间正在慢慢形成,这需要我们加强贯彻现场直播的电视基本理念,并加强与新兴媒体的合作互动,利用电视媒体的传统优势,不断发展更多的观众,不断探索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的变化,就此本文展开了对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转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切向前走,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出发。平民化视角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引导电视媒体和电视媒体从业人员践行"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平民化视角更是新时代电视媒体巩固公信力、进而获取收视率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电视新闻作品的观察与思考,研究平民化视角在电视新闻中作用的创新路径,以期为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6.
吴健 《传媒》2021,(6):53-55
融媒体时代,清晰地把握不同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叙事特征,有助于提高其传播效果.目前国内纪录片的创作主要是针对院线、新媒体、电视进行投放,在叙事视角上各有特点.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2013年以来中国纪录电影、新媒体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视角,包括谁在讲(角度),讲了何人、何事(内容),以及不同的叙事视角给观众带来的不同感受(效果),同时解释为什么这三者会使用不同的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7.
区小鸣 《青年记者》2012,(21):65-66
电视是普通市民容易接触的传播媒体之一,电视新闻一向给观众的印象是官方和权威.电视民生新闻则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就是有亲切感和真实感,让市民有疏解忧困的出口,关心市民的实际困苦.  相似文献   

8.
乐媛 《新闻传播》2022,(1):76-77
新媒体时代出现了很多娱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娱乐业,电视行业在新媒体时代受到了很大影响.电视新闻是一种功能性较强、行业占比较大的电视节目,存在很多新媒体不具备的优势,所以电视的发展仍然是媒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电视新闻编辑是核心,电视新闻节目想要在新媒体时代更好的发展,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对科学的编...  相似文献   

9.
胥爱华 《视听界》2006,(1):32-34
在电视媒体中,现场报道是最常见也是最能体现电视多种元素和传播优势的一种报道样式和手段。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发展、实践脉络及规律,笔者尝试从表现形态、价值取向、调控机制、传受关系等几个方面,对中西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作一适度比较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陆蓉蓉 《视听界》2011,(3):104-105
一、电视新闻评论的优势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手段对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报道、分析、解剖,表明电视媒体观点和立场的一种新闻评论方式。相对于其他形态的评论,电视新闻评论有着如下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1.
湖南卫视的电视新闻系列报道《县委大院》,是在电视媒体新语境下,按照"内容为王"基本思路,改革电视新闻报道的一种尝试。它的成功"热播",预示着电视新闻报道的基本走向:注重挖掘体现主流价值的高质量专题新闻,加大基层民生化和感染力强的新闻份量,创新电视新闻表现方式和叙事技巧,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打造"全媒体"概念。  相似文献   

12.
张敏 《新闻世界》2010,(12):60-61
叙事是对事件的叙述,一般分为传统叙事和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叙事。要完成故事的叙述和传播,实现叙事的价值,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媒介。不同叙事媒体之间、同一叙事媒体的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转换。叙事媒体转换就是将一种媒体的叙事艺术作品转换为另一种媒体的叙事艺术作品。本文探讨的是如何实现由传统叙事向电视叙事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电视在当前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电视具有报纸以及广播所没有的优势,电视新闻直播因为在时效性上具有较大优势,所以是当前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趋势,直播已经成为电视媒体在未来发展阶段中必选的方式。电视新闻直播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媒体语言自身具有的特征,电视通过视听途径进行信息的传递,语言成为电视新闻直播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所谓叙述视角,即叙述事物出发点,或曰叙述事物的角度和方法。根据法国结构主义叙述学的解释,叙述视角指的是叙事作品从什么角度叙述故事,以及叙述角度如何随着人物的视角而发生变化。确定叙述视角的关键在于找到担当故事叙述者的最佳人选——谁最适合将这个故事告诉给别人,谁就来担当故事叙述者的角色。一、一般电视新闻采用的叙述视角电视新闻属于叙事作品,也存在一个从什么角度叙述“故事”,谁最适合充当“故事”叙述者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电视新闻(包括电视专题片)的叙述视角有如下几种:(一)主体视角即由记者在摄像机前面用…  相似文献   

15.
<正>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所处的环境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新闻承受着机遇与挑战的双重压力。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所面临的新局面,阐述了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新变革,旨在通过对新媒体时代的认识,提出有助于促进电视新闻发展的若干应对措施。一、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所面临的新局面2013年刚刚过去,但新媒体对电视媒体的影响却越发深远。(一)电视的媒体地位发生变化,微博、微信成为传播渠道新宠。以往电视绝对是第一资讯渠道,受众对电视媒体有强烈的依赖情怀。但今天,微博、微信跑步进入世人的生活,成为传播渠道的"新宠儿"。  相似文献   

16.
王艳玲  白贵 《现代传播》2003,(5):115-116
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媒体的一种主要传播形式 ,自然与各种社会文化形态密不可分。目前电视媒体所承担的主要使命就是一种文化作用 ,即培养观众对既成事实接受和确认的态度倾向 ,也是对社会成员的一种定向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品格的培育。一、电视新闻的文化功能电视新闻也不例外 ,它作为电视文化的表现形态之一 ,更多地站在电视传播的立场上去关注精神层面的价值及文化意义。大体说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电视新闻承载着正确的舆论价值取向电视新闻作为电视文化的一种精神产品 ,主要通过舆论导向和文化引导两个途径 ,发挥其文化的力量。即…  相似文献   

17.
李兵兵 《新闻窗》2014,(5):54-54
所谓民生新闻,即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并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而事实上,无论电视民生新闻的主角是谁,用何种方式来叙事,都始终离不开“真实”二字。  相似文献   

18.
电视民生新闻是以民本取向作为基点,用平民的视角和人文的叙事手法关注和反应普通百姓生命、生存、生活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民生、民情、民意是它的主要关注点。笔者试图对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做以分析,以期求得摆脱困境的对策,求索今后的发展出路。一、现状之困  相似文献   

19.
游向荣 《新闻窗》2011,(6):71-72
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的视角、人文化的表达方式、亲切活泼的叙事语言,赢得了普通老百姓的关注和喜爱。"视听兼备,图文并茂"是电视新闻的优势所在。电视是视听结合的艺术,视觉感知更是人们看电视的主要形式,画面无疑是电视新闻的重要载体。因此,合理地运用好镜头语言对电视新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故事化新闻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潮流,它在丰富传播形态和扩宽媒体思路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根据电视新闻传播特点与故事化叙事理论进行分析,讨论了故事化新闻叙事特征,阐述了故事化新闻的叙事策略与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