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要面对的问题.自创世神话里的亚当和夏娃诞生后,人类的死亡命运就已经注定.因此,死亡主题一直是文学所面对和表现的重要主题.作为源源不断地滋养西方文学的神话命题——死亡,在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那里都有所探讨.剧中人对死亡的思考以及作者对死亡结局的安排都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从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的角度来分析处于现实与需求相矛盾之下的哈姆雷特,揭示了哈姆雷特在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沉迷于思考、追踪形而上的死亡理念的过程。他在不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没有扮演常规伦理道德规定的实际社会角色。在主体思维塑造的过程中,这位王子沉迷于自身玄想和话语建构之中,用思考去寻求生命价值的意义,最终思考的结果是用死亡理念这一规律来穿越所有的人类社会价值的意义。这实际上是早期现代主体对人类价值和宇宙本体意义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张保华 《天中学刊》2009,24(4):94-96
人类精神史上的"死亡意识",归根结底就是寻求赋予有限人生以永恒的意义或价值的形而上思考.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浪漫主义作家们秉承着德国浪漫哲学的影响,以"死亡"为维度,在超越性的哲学沉思中表达了对自我生命价值、存在的终极意义的探寻.  相似文献   

4.
哲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要发笑",这是对人类理性思维的一种嘲弄和无奈之慨叹。尽管有这样的"绊脚石"横在我们的面前,但是人类依旧"勇往直前"地深入思考,思考"存在"、思考"生命"、思考"精神"……社会因此而进步。中学生,人类的年轻部落,在他们身上更见蓬蓬勃勃绽放着的"思考"光芒。专注会盛开怎样美丽的花朵?生命的不屈会成就多少勇士?"清醒"意昧着什么?"自我约束"有多重要?不同的"等待"有怎样不同的结局?口才的深层内涵是什么?流行的准则应该是什么?尽管他们的有些思考可能幼稚、可能肤浅。但是他们显示了人类"大无畏"的特质,不惧"嘲笑",将思考进行到底。这样的人类,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5.
哈姆雷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难题。故事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突遭横祸,父亲去世,叔父篡位,母亲改嫁,令他痛苦不已。一日,过世的国王的鬼魂出现向哈姆雷特诉说自己死亡的真相,原来是现任国王,  相似文献   

6.
人类从古到今都在经历着生命的三重悲剧:生命是短暂而有限的,充满了生老病死和悲欢离合的痛苦,不可避免的死亡会将一切人类的努力化为虚无.<夜莺颂>、<希腊古瓮颂>和<秋颂>清晰地展示了济慈直视生命、超越生命、达到永恒的人生轨迹,诗人的个人追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启发人们尤其是当今的人们严肃思考各自的人生和人类共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孟骞 《考试周刊》2013,(11):12-13
生死观是人类一直面对的问题。尤其当我们面对未知的死亡,出于人类的本能,我们忧惧,但同样也对生命的去向抱有关怀和期望。古往今来,中西方哲人对生存与死亡问题不停地探索与反思,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灵魂不朽",孔子则拷问"未知生,焉知死";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向死而生",庄子则将"生死存亡"视为"一体"。  相似文献   

8.
张轶 《考试周刊》2014,(14):17-19
《晚安,妈妈》是美国戏剧中不多见的哲理性剧作,讲述女主角对生命抉择的悲凉场景。女儿不顾母亲的劝阻,决然地用父亲的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四十岁的生命。以往的文学评论都是从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男权、女权等角度出发,分析剧本中的母女关系、自杀的主题、女权的缺失、男权的象征地位等。本文从另一个新颖的角度切入,即"叔本华"的生命哲学角度出发,超越其悲观主义基调严重的"生存意志论",即人生就是痛苦,人必有一死。人生旅程固然有痛苦,活着固然有痛苦,然而快乐和意义远远大于痛苦。所以,人们要超越"叔本华",不要像女儿杰西死亡,爱着却选择了死亡,也不要像妈妈塞尔玛,活着却没有爱。应该活着且爱着,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乐于挑战和奋斗的乐观主义人生态度,真正活出生命的激情、生活的精彩。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目中无"人",无视生命的存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作为教育实践形态的教学也应该直面"人",直面生命.为此,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应向"生命化教学"回归,这是人类真正期盼和需要的教学.而影片<死亡诗社>的男主角基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无疑为实现这种转型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知识课堂"目中无"人",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无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而现代教育观点则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要重视"人"的发展,所以提出了"生命课堂",让课堂从"知识课堂"回归"生命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应该关注人。影片《死亡诗社》中富有激情的基汀老师鼓励学生突破陈旧的思想框架,进行独立自主思考的这种做法对铸就生命课堂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欣赏生命     
思考生命是从认识死亡开始的. 最初见到死亡,我还是个没有经历过痛苦的天真的小女孩. 一天,正在外祖父种满花草的院子里玩"扮家家酒"的游戏.我的小辫上插几朵蓝紫色的喇叭花,在忙着给自己准备午餐--将泥土裹在葡萄叶子里做"饺子".  相似文献   

12.
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生导致生命中生存与生存的异化,人对存在的思考,产生生命的痛苦,这种痛苦是“必死”与各种“坎坷”和疾病给人身心造成的痛苦,带有不可避免的根本性,而要超越“苦海”,唯有进行审美,审美机制是人类进行自我拯救的基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是人的生命意识全面觉醒的时期,生命成为人们主要关注的对象。陶渊明对生死的认识是非常理性的,因而他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但作为一位有抱负的诗人,理想无法实现,因而对时光飞逝、生命短促充满了焦虑和痛苦。陶渊明自觉探求生命的根本,关注人类的命运或生存境遇,去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与永恒,力求实现生命的理想境界。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为后代士人努力追求自身的生命价值意义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蒙克     
1863-1944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是20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童年父母双亡,在他的心灵深处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使他对死亡和痛苦有着异乎常人的敏感。蒙克的作品多以孤独与压抑、疾病与死亡为主题,重在表达内在的情感,用色彩、线条与形式呈现自己的"心灵地狱"。1890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生命、爱情和死亡"为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其中,  相似文献   

15.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平静的生活》主题充满了"死之痛"和"生之厌",是集中表现作家杜拉斯死亡观的一本小说,也是作家一系列表达"爱与死"小说的前奏。小说主人公在他人之死的观照中,体会到人生的虚无与幻灭;在感受自我之死中,完成了对爱和生命意义的找寻。这与海德格尔"向死而在"的死亡哲学殊途同归。从小说叙事中,作家杜拉斯完成了对死亡、生命、爱情的富有哲学意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海明威小说中最为核心、最具魅力的是生命主体意识。海明威将自己一生所经历和感受到的生命悲剧投影到他笔下的一个个"硬汉"和"迷惘者"身上,这些人物集中体现着海明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海明威的生命主体意识主要体现在人的孤独、死亡和活着这三个方面,正是这种强烈的生命主体意识使得海明威超越了同时代的许多作家的书写范畴,因而独具美学魅力。  相似文献   

17.
迟子建通过对"死亡"的抒写,以暗喻人类当下的生存境况,她更以文本中"死亡意象"的创设,揭示蕴涵其中的关于人类生存与死亡的深刻思考。同时,她试图用一种母性的温柔呼唤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女性个体尊严的召唤结合"死亡意象"来表征当代作家的美学思考。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说:"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教学《散步》时,我想拿起一把刻刀,与学生一起精心"雕琢"文章中幸福的生命这颗宝石. 《散步》一文中,对幸福生命的"雕琢",源于"我"这个中年人——一个成熟的生命体.人到中年,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心智的成熟,让"我"对家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怎样才能与亲人和睦、幸福地相处呢?或者说,怎样才能让家人感觉到生命的幸福呢?"我"觉得"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要善待衰老的生命".兼顾生命的两头,这是中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保护幼小的生命",这是动物也能做到的,我们无需多言."善待衰老的生命",这样的认识,已不是简单的伦理常识,而是对人性的深刻思考.我想,这样的思考是符合莫怀戚知识分子的身份的.周国平说,"只有精神的需要、精神的快乐才可能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19.
疾病是人类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削弱人的身体,还可以摧垮人的意志,使人产生悲观、厌世之情。人类自生命伊始就一直在与疾病对抗,作为一种痛苦的生命体验,疾病自然也成了文学叙事的母题之一。晚清以降,古老的中国封建政体积弊重重、病入膏肓,曾经的中华健儿也被讥讽为"东亚病夫",于是"国衰民弱"成为现代有识之士挥之不去的隐忧。在"五四"启蒙思潮中以"反传统"为主调的现代小说纷纷把"疾病"作为叙事的基本手段,鲁迅笔下的"癞疮疤"、郁达夫书写的"结核病"、老舍小说中的"脏病"、张爱玲都市女性的"精神变态",凡此等等,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可谓是一个"病区群像"。疾病叙事成为现代小说的一种叙事策略和高远旨趣。  相似文献   

20.
王宝成是农民文化活土成长起来的作家,其作品对农村生活的眷恋和农民文化的皈依情绪中浸润着理性思考的痛苦;王宝成又是一个不倦追求艺术超越的作家,作其品对于人的生存状况的哲理思考和关爱个体生命的人类情怀中涵蕴着无法释解的情感重负。痛苦的眷恋和沉重的超越构成了王宝成创作生命流程的二重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