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如何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写作,我认为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从我现在教的这个班的一年级开始,我就有意识地从阅读方面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刘珏 《湖南教育》2014,(7):62-62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最难的是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鉴于此,我一向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在低年级阶段,我注意引导学生去阅读大量的绘本、童话故事、儿童科普读物,目的主要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进入三年级后,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语言的积累依靠的是海量的阅读,维持海量阅读只能依靠兴趣,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基,兴趣是原始的驱动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培养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将阅读融入各项日常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朱丹 《现代教学》2005,(10):43-43
语文重在积累,讲求感悟。怎样才能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喜欢上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从分组教学入手,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5.
一 问题的提出如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大量阅读”的实验。二 实验设计1.实验目的:探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大量阅读的途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养成课外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2.实验对象:在三所学校5个教学班中实验,其中四年级4个班,三年级1个班。3.实验方法:采用自然实验法。4.实验安排:从1992-199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始至1994-19…  相似文献   

6.
正阅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小学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下面是我对培养阅读兴趣的几点想法。一、教学中培养诵读能力"读"是语文教学的四大目标之一,但平时的测验以笔试为主,读能力的培养被置之一旁。上课时,以讲代读,以练代读。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得好胜过讲得好。教二年级语文课时,有一首小诗《我爱祖国》,我先让学生自读,把诗句读通顺;再同桌互读,读出爱祖国的自豪之情;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形成。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小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近几年来,我在完成课内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把课外阅读当做我的教学任务之一。具体做法是:一、培养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本中的知识难度会随着年级增长而不断提升,但是部分学生却由于理解存在困难而对阅读课文失去了兴趣,最终导致他们的语文乃至各科成绩一落千丈,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研究通过何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根本。课外阅读更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意义在于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于低年级(1~2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我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已有22年,我始终重视低段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把它当做教学工作的重点。一、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形成。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小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近几年来,我在完成课内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把课外阅读当做我的教学任务之一。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阅读得多了才能提高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写作能力。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也占一定的分值,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进行课外阅读是小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采用了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课标要求小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而事实上,小学生缺乏独立阅读的时间、兴趣和引导。阅读能力是学习的核心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笔者结合六年级语文教学,尝试通过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丰富的阅读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龙纯丽 《学苑教育》2023,(14):42-43+46
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难点教学环节。一年级学生存在识字能力弱、识字量小、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等因素,决定了低年级阅读能力的提升存在着诸多的困境。如何突破困境,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阅读习惯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新课程标准针对低年级段制定了明确的阅读与鉴赏教学目标,以此为基础一年级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阅读兴趣入手,通过课堂阅读教学、课外阅读辅助等环节搭建符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现状的多元化活动平台,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达到提升学生阅读综合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郭建芳 《黑河教育》2013,(10):25-25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的多少和快慢直接影响阅读起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因此,识字在整个小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教学一年级时,精心设计,通过多种途径创设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识字、自主识字、乐于识字。  相似文献   

15.
季佳维  王海燕 《教育》2022,(11):79-80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有兴趣、有能力地开展阅读分享与交流的相关实践活动,是语文能力教学的重要一环.在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神话"的教学实践中,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附属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团队的教师们尝试借助阅读记录单这一媒介,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尝试着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解决疑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并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语文学习兴趣及其培养;历来论者颇多,众说纷纭。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二十余年,近几年又在九年一贯制学校工作,比较了解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况,对这个问题也做过深入思考。笔者认为,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途径可能很多,但如果从学生的终身阅读、终身学习来考虑,就应该注重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把汉字作为奠定语文学习兴趣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而阅读是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核心,更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如何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让孩子们真正走进书籍的世界,在阅读中健康成长,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一、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阅读老师可以不断变换手段来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1.以身示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  相似文献   

19.
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愈加深刻地意识到阅读在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写作水平,以及是否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关键。注重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在小学一年级占据的地位尤其重要,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本文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提出以"亲子读、家校通"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漂流书阅读活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在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