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程少堂老师(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在2001年上半年正式提出了“语文味儿”这一理念后,语文味就受到我国语文教学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语文味”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程少堂先生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论享受语文     
学语文是一种享受,传统语文只教学生苦读,得到语文,不教学生乐读,享受语文,是一种片面的语文教育,所以遭致”少、慢、差、废”的责难。怎样享受语文呢?  相似文献   

3.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是温先生自称的为语文教育“敲边鼓”的著作。温先生自称“敲边鼓”,一是自谦,认为自己的专业不是语文教育,是现代文学史,主要精力也不在语文研究上,只是偶有心得,时而提些看法。一是有感而发,温先生认为语文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极少人有科学的语文研究的观念,语文教育研究的总体水平多在经验层面打转,“‘敲边鼓’的本意,就是呼唤更多有识之士关注基础教育,关注语文教育,为社会做点实在的事情,尽知识分子的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仅仅靠每天一节语文课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低年级老师,应针对学生的身心、认知特点,为学生开创学好语文的各类频道,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让学生从内心喜欢上语文。  相似文献   

5.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近十年来,作为一位普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切实感受到了语文——作为一语言工具学科的微妙处境,也深刻认识到了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难度和语文教师肩上沉甸甸的担子。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语言学科,说它“基础性”,不仅是指它是我们学习、传播我们母语的媒介,是一个人立身、为人之根本,更是指学习语文、掌握语文的长期性和语文知识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6.
张晓华 《云南教育》2007,(10S):40-41
(一)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实现自我、创造价值的主阵地,一节节语文课构成了一名语文老师职业生涯的内涵。因此,不断反思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追求。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是诗意语文,是情智语文,是对话语文,是童年语文……不同的看法,反映了对语文教学的不同认识。可当自己走进课堂,却发现步入一个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习历来有两条路:一条是封闭式学习,以语文课本学习为满足;一条是开放式阅读,广读书籍报刊,甚至浏览网络,吸取五彩缤纷的语文信息。  相似文献   

8.
一、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曹彬 《陕西教育》2010,(7):45-45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博大精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极为深远,其关键之处在于编写一部优秀的语文教材,更需要的是语文教师的具体发挥,本文仅对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谈一点粗浅看法.以便和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0.
语文作为一门传统的语言类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语文知识的普适性在当下中国也受到了关注,汉语热成为一种时代的大潮。那么,为了帮助学生学好语文,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应当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精彩是一种功夫,精彩是一种手法,精彩是一种状态,精彩也是一种效果。让教师在语文教学的精彩上作出个性化的努力,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精彩上享受教学艺术,感受精彩,从而使语文教学艺术在学生身上产生作用,成为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重要因素,这就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出发点与归宿。因此,学生是语文教学艺术最终的赢家与受体。所以,创造和运用以学生乃至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艺术,将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为之奋斗的主要方向。那么,精彩由何而来,怎样铸造精彩?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专题教学作为语文探究活动的尝试犹如一缕阳光,照亮课堂;犹如一滴甘露,滋润了课堂,课堂成了师生共同创造的地方。语文专题学习的过程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语文专题教学为学生展现了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学生通过任何一个个“专题”的学习,感受到了“天地大语文,语文小天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应该有语文的味道。语文是一门基础课,在听说读写上是它的擅长,在现代媒体的运用上也是它的擅长,教出语文特点,让学生品出语文的味道,才能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14.
王青青 《小学生》2010,(3):19-19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这一新的理念的确立,引导我们走出语文教学死啃书本的误区,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身边就有语文。  相似文献   

15.
沙家浜记     
鲁迅是一位以身作则的伟大的语文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包括批判旧语文教育内容,重视语文教学规律,关注语文道德教育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鲁迅的这一思想体系对于研究现代语文教学,推进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我们应该赋予语文一种全新的概念——语文与生活同在。  相似文献   

17.
“全语文”(Whole Language)教学研究领域宽泛,它包括全语文学校、全语文教师、全语文教学法。在香港被称之为“全语文取向”(Whole Language Approach),在台湾,“全语文”也译作“全语言”,被认为是一种教学模式,或是跨学科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8.
百无一用是书生,最无用处是语文。听到这话,你肯定觉得它有问题,高考改革了,语文仍是三大主科之一。但问问同学们平常都花多少时间在语文上,就明白了语文的尴尬地位。学生为什么不重视语文呢?因为语文太空了,不好玩,提高又慢,感受不到乐趣。  相似文献   

19.
熊永平 《青海教育》2014,(11):18-18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高中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这一狭小空间,而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各个领域拓展、延伸,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全面提高。那么,如何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呢?下面谈谈本人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曾经不止一次地听人悦:“语文是万金油,任何具有同等学历的人都可以教语文。”这话总让我这个语文老师没法信报。也许,语文因其基础学科的特点,因其用汉字表情达意的特点,难免给人一种易学易懂之感。殊不知,正是语文的这些特点,赋予了语文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谈的涉猎范围,注定了语文最能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独特个性,因此,具有同等学历的人,如果没有相应的审美能力和知识储备,是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的。那么,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